本文最初于 2018-09-21 发布于 知乎 ,后在 《重学前端》 专栏的学习中,重新复习整理,发布于 Github 上,并计划写一系列前端学习相关的文章。欢迎 star 。
HTML 语义化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用正确的标签做正确的事情。
例如:
段落用 p 标签,标题用 h 系列标签,边栏用 aside 标签,主要内容用 main 标签。正确使用语义标签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为什么要关注 HTML 语义化?(为什么要使用语义类标签?)
对人:
- 增强可读性,对开发者更友好,在没有 CSS 的情况下也能较好地呈现网页的内容结构与代码结构,便于团队的开发和维护。
对机器:
-
有利于 SEO ,可以让搜索引擎爬虫更好地获取到更多有效信息,搜索引擎的爬虫依赖于标签来确定上下文和各个关键字的权重,有效提升网页的搜索量。
-
支持读屏软件,方便其他设备的解析(如屏幕阅读器、盲人阅读器等),利于无障碍阅读,提高可访问性。
一些语义类标签介绍
<header>
用于展示介绍性内容,通常包含一组介绍性的或是辅助导航的实用元素。
<footer>
表示最近一个章节内容或者根节点元素的页脚。通常出现在尾部,包含一些作者信息、相关链接、版权信息等。
<aside>
表示跟文章主体不那么相关的部分,可能包含导航、广告等工具性质的内容。
侧边栏是 aside,aside 不一定是侧边栏。
aside 和 header 中都可能出现导航 <nav>
,header 中的导航多数是到文章的目录,而 aside 中的导航多是到关联页面或者整站地图。
<address>
footer 中可以包含此元素。
容易误用,并非表示单纯的地址,而是表示「文章作者的联系方式」。
可以让作者为它最近的
<article>
或者<body>
祖先元素提供联系信息。在后一种情况下,它应用于整个文档。
<hgroup>
表示标题组。
<em>
表示重音。同样一句话里如果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许大相径庭。
<strong>
表示文本十分重要,一般用粗体显示。
<abbr>
表示缩写。
<hr>
横向分割线,表示段落级元素之间的主题转换(例如,一个故事中的场景的改变,或一个章节的主题的改变)。
<blockqoute>
表示段落级引述内容。
<q>
表示行内的引述内容。
<cite>
表示引述的作品名。
<time>
表示24小时制时间。
<figure>
和 <figcaption>
两者常配合使用,表示一段独立的内容,并且作为一个独立的引用单元。
当它属于主体(main flow)时,它的位置独立于主体。这个标签经常是在主文中引用的图片,插图,表格,代码段等等,当这部分转移到附录中或者其他页面时不会影响到主体。 -- MDN
<figure>
<img src="https://xx.com/xx.png" alt="An awesome picture">
<figcaption>这是一张图片。</figcaption>
</figure>
<dfn>
表示术语的一个定义。
<p>
<dfn id="def-internet">The Internet</dfn> is a global system of interconnected networks that use the Internet Protocol Suite (TCP/IP) to serve billions of users worldwide.
</p>
<nav>
<ol>
<ul>
导航栏、有序列表、无序列表
<pre>
中的内容会保持原有格式。
<samp>
元素用于标识计算机程序输出。
<code>
表示一段计算机代码。
总结
对于语义类标签的使用也许会带来一些争议,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尽量只用自己熟悉的语义标签。
用对比不用好,不用比用错好。
提示:
你可以在百度或者谷歌搜索中输入「标签名称」+「MDN」这两个关键字来查看更加专业和详细的解释。
另外安利一个 HTML 标签的学习链接:
HTML Reference - A free guide to all HTML elements and attributes
(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