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媒体都会将雾和霾两个字连起来用,雾霾读起来似乎也非常顺口。可是,雾和霾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气象状况。百度上关于雾和霾是这样解释的:
雾——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气温接近零点,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雾形成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增加水汽含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1370/ac57630467fcaf62.jpg)
霾——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1370/bbb3fea5419101a9.jpg)
雾其实是一种无毒无害的自然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为污染造成的。黄帝战蚩尤起初不胜,据说是因为“蚩尤用妖术制造了一场大雾,使黄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蚩尤当然不会妖法,但这也说明大雾这种气象状况雾自古就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28141370/19ac01776a7cfeb6.jpg)
水汽在高空中凝结成云,来到地面自然就形成雾了。我们南方人自小就见惯了大雾,从来不会大惊小怪。而以前污染少,霾是基本上见不到的。霾就是人为造成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牲畜养殖和砍伐森林造成的沙漠化……都是罪魁祸首。可现在在媒体上总见到雾霾这个词,让人很不懂,真怀疑这是混淆视听的一个阴谋。为了减轻霾的形成罪过,就故意拉雾来陪着挨批?至于治理雾霾的说法就更让人无语了。霾可治理,雾怎么治理?我觉得雾根本就无法治理也无需治理。治雾这种说法,就像要让天空中从此不再出现云朵一样可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