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三百首-39

唐诗三百首-39

作者: 芦苇在读读写写 | 来源:发表于2024-08-31 21:55 被阅读0次

古意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这首诗《古意》由唐代诗人李颀所作,充满了边塞诗的豪迈与悲壮,同时也融入了细腻的情感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交织。李颀的诗歌风格豪放、慷慨悲凉,尤其擅长五、七言歌行体。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广阔,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映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的诗歌成就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句“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直接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和背景——一个自幼生长在幽燕之地(今河北、辽宁一带,古代为北方边塞要地),立志于投身长征(即边塞征战)的男儿。这样的开头,既展现了主人公的豪情壮志,也暗示了他与边塞的深厚渊源。

接下来的“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他在马蹄之下争强斗胜,视生死如草芥,这种豪迈与无畏,让人不禁对这位少年英雄心生敬意。同时,“轻七尺”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轻视,但这并非真正的轻视,而是因为他将荣誉与使命看得比生命更为重要。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他的须发如同刺猬的毛一样根根竖起,面对敌人时无人敢上前一步,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战场的残酷与主人公的英勇。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突然转入了柔情与哀思。“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这两句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风光,寄托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竟事业的遗憾。他深知自己肩负着报国的重任,因此在未能完成使命之前,他无法返回故乡与家人团聚。

最后两句“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则通过一位辽东少女的形象,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温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女,擅长弹奏琵琶和表演歌舞,但如今她却只能为出征的将士们吹奏羌笛。那哀怨的笛声触动了将士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他们泪流满面。这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也展现了人性中柔软而温暖的一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三百首-3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nq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