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
开题先说明一下,设计模式告诉我们如何组织类和对象以解决某种问题。让代码变得更加优雅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
策略模式
- 设计原则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为什么要如此做,下面会做出解释,现在心里先存着这个念头
talk is cheap,show me you code
// 飞行接口
public interface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fly();
}
//叫声接口
public interface QuackBehavior {
public void quack();
}
//不会飞行的实现
public class FlyNoWay implements Fly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I can't fly");
}
}
//可以用翅膀飞行的实现
public class FlyWithWings implements FlyBehavior{
@Override
public void fly() {
System.out.println("I'm flying");
}
}
//不会叫的实现
public class MuteQuac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slience");
}
}
//会叫的实现
public class Squeak implements QuackBehavi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quack() {
System.out.println("squeak");
}
}
//鸭子类
public abstract class Duck {
FlyBehavior flyBehavior;
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public abstract void display();
public void performFly(){
flyBehavior.fly();
}
public void performQuack() {
quackBehavior.quack();
}
public void setFlyBehavior(FlyBehavior flyBehavior){
this.flyBehavior = flyBehavior;
}
public void setQuackBehavior(QuackBehavior quackBehavior) {
this.quackBehavior = quackBehavior;
}
}
//具体的鸭子类
public class ModelDuck extends Duck {
public ModelDuck(){
flyBehavior = new FlyNoWay();
quackBehavior = new Qua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display() {
System.out.println("ModelDuck");
}
}
//测试 结果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uck duck = new ModelDuck();
duck.performFly();
duck.setFlyBehavior(new FlyWithWings());
duck.performFly();
}
}
上面代码就是策略模式的内容,如果觉得十分疑惑,那就听我慢慢道来。
- 背景
某公司开发了一款十分欢迎的关于鸭子的游戏,游戏中有各种类型的鸭子,一边游泳划水。一边呱呱叫。有一天老板说,这个游戏太受欢迎了,我们要加入新的元素,要加入会飞的鸭子。两天搞定!!!
于是这个任务被排到了小明身上。 - 实现构想
其实小明拿到拍着胸脯的说到,两天的时间太轻松了,于是他开始风风火火的做了起来。小明写了一个Duck类,让所有鸭子都继承这一个类,用来保证得到的鸭子的行为一致性,不会出现玩家想要一个鸭子,这边却画出来一只鹦鹉。然后在Duck类里面实现了一个fly()方法,这样也就成功的给子类鸭子加上了fly的飞行方法。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所有的鸭子都具有飞行。所以这个做法被否决了。
后来小明冥思苦想,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在Duck类里面把fly()方法 定义成抽象的,Duck的子类都需要自己实现这个方法,如果不会飞的鸭子就把fly()方法实现为不会飞,如果会飞的鸭子就把fly()是实现为会飞,这样会导致每种类型的鸭子必须实现fly()方法,如果鸭子种类太多,但就两种类型,会飞和不会飞。就会导致代码里面写了十多次的fly()方法的实现。 - 策略模式
正巧这个实现被路过的主席大神看到了,和小明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小明顿感敬佩之情如同滔滔江水,络绎不绝。而主席大神所说的便是上面的代码,也就是 策略模式。
代码分析
- 分开变化和不会变化的部分
首先肯定要有Duck类,用来定义一些鸭子其他的属性,比如 腿和嘴的个数等。而会变化只有一个fly()。那就要把fly 和 duck 分离开来。代码里是定义了一个接口FlyBehavior ,然后FlyBehavior 和FlyWithWings实现了它 。先解释一些为什么要如此做,因为我们应该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对象编程。
//片段一
Dog d = new Dog();
d.bark();
//片段二
Animal animal = new Dog();
animal.makeSound;
//片段三
a = getAnimal();
a.makeSound();
通过上面三个片段,读者可以自己理解一些面向接口的含义,第一个直接new Dog(); 第二个用到了接口,第三个才是最好的实现,它表述的含义为,外面并不知道getAnimal()里面是如何实现的,或者说他获得的是什么。外面唯一知道的是getAnimal获得的动物会叫。所以可以调用makeSound()方法,会叫的动物很多,包括鹦鹉,鸭子,狗。
而在大神的代码里面向接口体现在 Duck类里面的performFly()方法里面的flyBehaviro.fly()。
- 实现鸭子的行为
定义了FlyBehavior接口,FlyNoWay和FlyWithWings 实现了它。
对于不同的鸭子我们可以给飞行这个行为做不同的实现,而在真实的ModelDuck 鸭子类初始化过程中赋一个值即可。或者也通过 setFlyBehavior()方法改变鸭子行为。
对于多用组合,少用继承的理解,
组合在上面代码指的是,Duck这个抽象类里面包括FlyBehavior 和QuackBehavior这两个接口,这表明fly和quack这两个行为是通过组合来实现的,即一个Duck类拥有两个属性,而不是通过继承获得的
测试执行的结果为
I can't fly
I'm flying
上面说的不是很详细,因为有些东西并不需要讲解。理解东西的话,没有比看代码更好的途径了
迟来的需求
- 小明该如何做?
要有的鸭子会叫,有的鸭子不会叫。这样该如何实现那?
上面代码已经实现好了,可以略作参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