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跟着张文质写作
回看•觉醒•提撕

回看•觉醒•提撕

作者: 伊人微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0-16 23:46 被阅读196次

        国庆假期,由于表妹一家要来我家,我的福州之行计划搁浅。所幸这一期的教育写作研修班开通了线上直播,于是6号表妹回去之后就赶紧补课,几天来,反复回看课程,张文质老师提到的三个词语“回看”“觉醒”“提撕”不断地回响在耳畔,提醒我去回看自己的生命历程,从而剖析自己,提撕自己。

回看

        张老师说:“老师要讲故事,讲自己生命的故事,不断地跟孩子回看自己的生命,回看自己从生命经历里获得了哪些颖悟。”

      说实在的,年逾不惑的我,还从来没有认认真真地回看过自己的生命历程,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回看对自己的意义。

        我出生于一个教师家庭,妈妈是一位教师,教过初中,也教过小学,爸爸是一个政府公职人员。应该说,这样的家庭条件对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多尚处于温饱线上的家庭来说,是优越的。小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分居两地,照顾我和弟弟的担子就落到了妈妈一个人身上。记忆中,妈妈还经常要外出参加统一培训,一去就是几天,每到这时我和弟弟便被寄放在好心的村民家里。不过,妈妈只要在家里,总是会陪伴着我们,尽管有时候只是在一旁操持家务。因此,我和弟弟的童年还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那时候,身边的人都没有阅读的习惯,妈妈也没有。身为老师的她,工作忙,还要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确实忙不过来,所以除了备课,我几乎没见过她读书,直到后来上初中时才偶尔看到妈妈读杂志的情形。这样,我和弟弟自然也没见过什么读物。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到课外读物已经上四年级了,那是一本《少年文艺》,书里的文章很快吸引了我,在我的要求下,妈妈给我订了《少年文艺》和《小溪流》,这才开启了我童年的阅读之旅。然而,那时候的阅读似乎并没有唤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我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在这两份杂志里读了为数不多的儿童文学作品。初中毕业到了师范学校,第一次见到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我也并没有表现出异样的惊喜,还是只像原来一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读了一些中外文学作品。那时候,我以为,只要读好学校要求读的书,考出好成绩就行了,那些课外的书可读可不读,读了也没什么用。

        师范毕业以后,我回到了家乡的一所初级中学担任老师。在教学中,我慢慢发现,原来在学校学习的很多理论根本没有办法在工作中落实,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专业上的不足,我只能向身边的老教师求教,同时开始买一些书来读。小镇没有图书馆,也没有书店,买书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市里,很不方便。身边的老师们也不读书,他们课余的主要活动就是打麻将,时间一长,我也渐渐地融入其中,成为了他们中的一份子。跟他们有点不同的是,我还是会时不时地读读书,研究研究教学。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不大上进的我居然脱颖而出参加了几次镇级、县级的教学比赛,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样过了九年以后,我骨子里的不安分在一个朋友的激发下彻底释放了——我来到了深圳,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犹如百花争艳一般尽展其才,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在这里,各种培训活动精彩纷呈,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生性要强的我开始奋起直追:我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从他们的课堂和工作中获取智慧;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跟着专家们开阔眼界,更新观念;我认认真真读书,在书本中汲取养分,放飞思维;我积极思考,研究教学的策略,让想法在实践中落地生根。我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我不仅在区市的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通过考试从一个借聘教师转为正编教师,又通过竞聘从一个普通老师成长为一个学校管理者。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书中认识了张文质老师,他提出的生命化教育引发了我对自己过去工作的思考。虽然,我过去的教育教学成绩不斐,但是我从来没有站在生命的立场思考过它们,更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教育教学对孩子和自身生命的影响。张老师为我打开了教育工作的另一个视角,厘清了我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追随张老师的过程中,我变得勇敢了,变得睿智了,变得达观了,变得平和了。

        今天,当我回看自己走过的生命历程,有几点让我感触特别深:宽松安全的生活环境是孩子快乐幸福的源泉;阅读和成长一样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关键期,如果没有自己的内驱力,要再培养阅读兴趣也许会比较困难;不断向上的内心需求是改变一个人的强大动力;一个优秀的导师的引领是一个人成长的最短途径。

觉醒

        2017年10月4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因为那天,我误打误撞闯入了第一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见到了从书本里走出来的张老师,他跟我想象中的张老师不一样,没有那么高大,但是更谦和,我想用“温润如玉”来形容是丝毫不为过的。

        那三天时间里,我全情投入,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句子。我从张老师的讲座中感受到了他对教育的情怀,对孩子的热爱,对人性的思考,对写作的热情;我从明霞老师的讲座中感受到了她朴实的文字背后深刻的思考;我从谢云老师的讲座中感受到了他对于写作的独特理解。三位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字带给他们的生命觉醒,感受到了写作对于他们的人生意义。记得当时写作班教室的横幅上写着一句话:“写作是人生一件大事”,我想对于他们而言,这句话再贴切不过了。

        除了认识了三位老师,我的另一个收获是知道了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与我不一样的、充满了写作热情的人。10月6日,我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用心聆听着这群人的故事,他们有的穿行于山水与文字之间,有的用文字自培自养,有的开启了童话的私人定制,有的月月与期刊约会……虽然来自不同地方,来自不同学科,来自不同年龄层次,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葆有对文字的无限热情,笔耕不辍。我惊叹于他们对文字的敏感,惊叹于他们对文字的热爱,惊叹于他们对写作的自信,惊叹于他们对写作的坚持。惊叹之余,更多的是汗颜,是心动。”

        虽惊叹,虽汗颜,虽心动,我却还是在自己和他们之间划了一条线,因为一方面,我感觉自己相比他们而言简直“弱爆了”,另一方面,我发现他们彼此之间似乎早已非常熟悉,原来他们中很多人早已因为写作,因为生命化教育在“1+1”教育网上认识了。这样一来,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私人领域的擅入者,既羞愧又尴尬,唯有默默地,一声不吭。

        培训班结束以后,我也曾立下宏愿,要开始动笔写作,一开始热情很高,想好了好些标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繁杂,这好不容易拾起来的笔又被我丢了——我重新被打回了原形。

        今年的国庆假期到了,第二期写作班又来了,我回顾自己一年来的写作,感到非常羞赧,甚至有些害怕见到张老师。表妹一家刚好要来我家,于是我只好在线上回看课程。这次的课程简直太精彩了!我一遍遍回看,记录下了老师们的许多金句。这次,张老师的讲座如同给了我当头一棒,我一年来的迷茫猛然间豁然开朗,如同一个醉酒的人,突然间被人用凉水浇醒了一般。

        张老师说:“写作是人的天性,所有人都需要写作,人生来就需要表达,人生来就能表达。”是啊,人生来就有表达的需求,这是一种天性,可是我的这种天性是如何消失的呢?我认真地剖析了自己:首先,是我对写作的认识存在误区,我以为写作就应该是“情动而辞发”,换句话说,就是情动了辞才发,有需要才表达,却忘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情动,处处是表达;虽然我也曾兴之所至写过一些小文来打发时间,但我还是以为写作就是作家的事,普通人的写作不过是闲来无事时的妙手偶得,或者是激动愤懑时的情绪发泄。其次,正如方心田老师所说,“写作是思想的裸奔”,由于自己对于生活和工作的体察不够细致,对周围的人和事思考不够深刻,所以缺乏足够的勇气将自己的思想袒露于人前,以致引人议论而失了自己的面子。最后,是自己身体里的懒虫作祟,它们时不时跳出来吞噬了我的这种天性。

        从2017年国庆到现在,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寻找自己写作的方向,我以为,我之所以“言语堵塞”是因为我的阅读不够,因此这一年,我一直坚持阅读,从教育教学到文学哲学,从儿童心理到思维训练,我广泛阅读,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写作的突破口。然而,一年过去了,我还是茫然四顾,没找到方向。张老师的两句话提醒了我:“所有的阅读都是有益的,对一个写作者而言,在有了真正的写作自觉之后,所有的积累最终都会感到不够。”“只有在不断的写里面,才可以找到写的感觉,这不单是一种训练,这种训练会把你身上原来束缚你的各种枷锁用写的方式突破了。”我终于明白,我之所以没找到突破口,不仅是阅读积累不够,更重要的是动笔太少,还没有挣脱“言语堵塞”所带来的各种束缚。

提撕

        “提撕”,是我这次研修班学习到的一个新词。在张老师说过之后,我上网查了查,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一是拉扯,提携;二是警觉,提醒;三是振作。我想无论取哪一个意思,都足以反映我这次研修后的心态。

        记得这期写作班结束以后,有一天晚上,我在群里说了一句:“我可以申请回炉再造吗?”当然,炉早已不是当初的炉,自然是回不去了,唯有时时以去年一年的迷茫不断提醒自己,不断写作,才对得起已经浪费的时间。

        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特别有主见的人。因为不满足于原来浑浑噩噩的工作和生活,我只身带着孩子来到了深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为不甘人后,我积极求学,努力提升自己,追求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因为不满足于目前安逸的生活,我不在乎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坚持做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我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追名逐利,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想,这大概就是张老师说的独立精神和生命自觉的一种体现吧?“言语的背后关联的是独立精神”,从这一点来说,写作对我来说应该也不会太难吧。

        其实,我也曾有过一段时间对写作的坚持。那是微博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就发现了它的妙处:140个字的要求,真的不太难。于是,为了每天能完成这140个字的写作,我的眼光变得敏锐了,我的心思变得细腻了,我的思考变得深刻了,我的文字变得灵动了,慢慢地还写了一些长微博。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今年,文芳领着大家一起共读《教育的勇气》,我紧跟文芳的节奏,坚持每天晚上听完分享后写感受,慢慢地感受越写越长,越写越得心顺手。其实,在任务的驱动下,我也是可以坚持写作,并越写越好的。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彭懿老师的《阅读与经典》,对儿童绘本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买来了一些相关书籍,又聆听了一些这类讲座,开始尝试着带领孩子们读绘本。我带领孩子们从故事情节里跳脱出来,关注作家的文字,关注绘本的构图,关注绘本背后作家与画家倾注的情感,使很多人看起来简单的绘本有了非常丰富的阅读资源,绽放了不一样的光彩。可惜的是当时没有留下文字记录。

        张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需要有自己的文字成果,来为自己的职业增添价值光彩。”作为一个还算资深的教师,我自认为我是有自己的教学主张的;作为一个引领者,我善于学习,自认为还是能够对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给予切中肯綮的指导的。记得一个徒弟曾经对我说过:“师父,你怎么就没有想过把自己的教学主张整理整理,成为一个系统呢?那样,相信会有更多人受益的。”徒儿的话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感觉挺遗憾的。

        为使这种遗憾不再出现,我唯有写作,唯有回到起点,把自己当作一个学习者,一个初学者,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开始,从记录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从观察自己的课堂开始,从思考教育教学中的小事情开始,像钟杰老师那样“少聊天,少刷屏,少辩论,少围观,把时间留给自己,好好写作。”也许,慢慢地,就会像明霞老师所说的:“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周国平说:“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为了安顿自己,从现在开始,“真实地出发,自觉地行走。”

相关文章

  • 回看•觉醒•提撕

    国庆假期,由于表妹一家要来我家,我的福州之行计划搁浅。所幸这一期的教育写作研修班开通了线上直播,于是6号表...

  • 提撕自己——2018写作研修笔记(四)

    福建陈秀玉 听完张老师的课,印象最深的不是“生命觉醒”,不是“深入思考”,而是“提撕自己”。因为这个词第一次听到,...

  • 美:静默

    觉醒开启智慧([转载]阿迪亚香提--觉醒的纯真,阿迪亚香提--触摸你闪亮的核心) 当我体验到深度的觉醒时,我...

  • 2019-04-29 一起来抓妖 体验

    基本玩法扔球 抓妖 精准度 旋转球妖 属性,等级,技能等级,级别,觉醒敲鼓 药,球,石头,材料药,复活 回血,提...

  • 往事不要再提

    别跟我提往事 我虽然是已经决意与往事做个了断 可是往事很粘人 你只要一提 它会纷沓而来 而且会粘在身上 撕都撕不掉

  • 那拉提的草原

    回看照片,不禁再次感叹那拉提的美。油画般的美。

  • 看《觉醒时代》看到停不下来

    昨晚看《觉醒时代》,周树人来了,胡适又来了,辜鸿铭又要讲中国人的精神~停不下来,最后看通宵。 然后在豆瓣看到有人提...

  • 七绝.春来了

    草木春来渐觉醒,枯根悄悄长新芽。 不知千树天天绿,回看山村处是花。 (平水韵,仄起)

  • 你撕的人,一定比你强吧

    01、 生活就是这么精彩,不是看别人撕逼,就是自己跟别人撕逼。 前几天,郭德纲的徒弟和郭德纲撕逼,在互联网上看呆了...

  • 电影|驴得水

    高中的时候老师讲悲剧,最常提的一句就是:“悲剧,就是把美好撕碎了给人看。”我一直不懂,美好撕的碎吗? 朋友圈里的一...

网友评论

  • Fairy好菇凉_7f55:小天听说自己出现在姨妈的文章里,好兴奋,非要我读给她听,边听边乐呵,还补充一句:那下次再去深圳找姨妈玩😄
  • 我是老卡:姐姐啊,你好厉害,这篇文章有血有肉有灵魂,好厉害!崇拜~
    伊人微语:@我是老卡 你的文章思考的深度是我无法企及的,还要向你学习。
  • 一起写吧3721:刚刚才静下心来读尹姐姐的文章,尹姐姐想了很多,读了很多,也写了好多
    伊人微语:@晓霞的写吧 向你们学习,向你们靠近。
  • 人中每文:安顿自己!说得好
    伊人微语:@廖仲敏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很多人的写作都是为了安顿自己。

本文标题:回看•觉醒•提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oq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