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间大部分事情都是靠运气,碰上就碰上了,碰不上安安静静地过一生也不错啊。
因为你总想着勤奋就会成功,就很容易忽略眼下的小日子、小情趣。最悲剧的莫过于你勤奋了,到头来也没享受这个过程,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人分四类。第一类只知道每天瞎勤奋,而忽略了眼下的享受,这叫忙碌奔波型的命。他们希望上最好的大学,上了大学希望拿一等奖学金,拿了一等奖学金希望找到最好的工作,找到最好的工作希望得到老板最大的赏识……累不累啊?第二类人属于每天不勤奋,只知道享受快乐,这叫享乐主义,他们可能会去吸毒啊、酗酒啊、纵欲啊。第三类人属于既不享受眼前的快乐,也不勤奋,这叫虚无主义。如果你是这类人,可能是患了抑郁症啊。
>> 他们也不再轻易谈起理想,嘴里全部是房子、车子、儿子、票子这类务实得不能再务实的东西。
离现实越近的人,就会离灵魂越远。离现实越近的人,也越容易蝇营狗苟、患得患失、亦步亦趋地被眼前的现实所驱动,而忽略了自我的反省,也就忘记了自律。而一个人一旦不再自律,就会迅速让身体和精神状态滑向不可救赎的境地。
一个人要摆脱中年危机,首先是不要让自己的肉体堕落,因为让肉体堕落就是对灵魂不负责。虽然在笛卡儿那里这两者可以分开,当身体在大快朵颐的时候,灵魂说“管它呢,反正不是我”,但是灵魂这样袖手旁观,就忘记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古老的谚语。如果肉体不在,灵魂也将无处安放。
>> 论自恋,我只服沃兹基。
他竟然没有表达感激之情就低头看手机了,上面有什么秘密呢?嗯,我不能要过来看,那显得我多小气,要不我也玩手机?算了,老娘还是去看书吧,上周买的《解忧杂货铺》还没看完呢。男人还不如本书靠谱,你付出多少他都觉得习以为常,书随便翻两页,它就会告诉你好多秘密。
念至此,我赶紧放下手机利索地把洗衣机里的衣服晾了,把被窝暖好,然后大喊:娘娘,该来睡朕了!
这么思考人生是不是会很有趣?如果每个人都能经常这样转换角色思考问题,我相信都能体会到对方的不易,且做到当下的自觉。
>> 世界很大,不要动不动就困住自己。任何你引以为傲的东西,都可能是束缚你前行的枷锁。离开一个人,你会发现世界上有几亿人等着你爱。离开一家公司,你会发现无数的机会摆在你面前。离开一座城市,你会发现更多的生活体验。只经历两点一线,很难说一个人真正活过。勇敢前行,不念过往,不困眼前,温暖向善。
>> 而是彼此在相爱时,就成立了一个爱情储蓄罐,每个人都往里投入爱,两个人可以共同享有的爱就会越来越多。
最后,必须要给予对方一定程度的自由,这个自由就是对方可以有自己的一些爱好或习惯,而这些爱好和习惯未必有你的参与。这个自由让双方有一个弹性的空间,不至于一发生矛盾,就立刻上升到爱与不爱,离与不离这样的问题上去,而是彼此可以在爱好和习惯里得到救赎。
物极必反,
情深不寿。
在爱情里不迷失自己,
也不试图去占有别人。
>> 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对方长得好看,脾气就不一定好;脾气好,性生活未必就和谐;性生活和谐,生活习惯、为人处世未必就符合你的期许。这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一个人,跟你全方位契合。
如果有,那也仅仅是因为热恋期掩盖了这些不足。那么,怎么办?
首先,热恋中的人应该确定好大原则或者底线,比如哪些绝对不可以接受,我认为应该开诚布公地讨论。很多情侣却避讳说这些事情,而是依赖对方自觉。自觉是非常不靠谱的一件事,讨论的过程就是让彼此了解对方底线的过程,也是彼此交换心灵的过程。
其次,热恋中的人必须要明白,爱情并不是一场交易,爱情很可能是你这辈子需要签订的最不平等的双边协定。并不是你投入十分爱情,就可以得到十分回报。
>> 当然,如果对方拥有的优点,都不是你在乎的,而对方拥有的缺点,又恰恰是你无法接受的,就勇敢结束,及时止损,去寻找那个真正具备你在乎的特质的人。吃一堑长一智,不要再盲目地闯入婚姻,然后重蹈覆辙。
单身的人,
要找到真爱,
先要找得到自己。
婚后的人,
找到的真爱,
能否真正过日子。
这两个问题,
才是解答我们文章标题的核心本质。
>> 简单说就是:人们婚前喜欢追求完美,发现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人;婚后接受了不完美,于是认命了,开始寻找纯粹的爱情。
所以单身的人,要学习婚后人士的心态,越早接受不完美越好,因为不管你跟谁结婚,对方都会让你失望。所以单身的人要做的,就是去寻找一个最不会让自己失望的特质,而不是一个人。比如你觉得会做饭非常重要,那就找个做饭手艺好的。欣赏一个人的特质,比欣赏一个人更靠谱。
而婚后的人,要努力把现任变成真爱,用谈恋爱的方式去过日子,每天增加点小乐趣,努力去挖掘对方身上的闪光点。比如:虽然对方大大咧咧,但是很豪气,不计较你总是给父母送钱啊;虽然对方柔柔弱弱,但是很体贴,总能照顾你的情绪啊。
>> 我希望一个我爱的人以她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和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而且我要接受她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她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爱情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了解,你只有了解对方才能尊重对方,如果不是以了解为基础,那么关心和责任心也会是盲目的。如同廖一梅说的:人这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爱情到底是什么,其实古往今来没人说得清。但爱情不是什么,却一直就有定论:爱情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是巧取豪夺;爱情不是自私的占有,也不是商品的交易。爱情更像是,我遇到你,愿意去爱你,关心你,对你的承诺与别人不同,尊重你的个性,并且陪在旁边了解你。
>> 弗洛姆总结的爱的知识包括五个要素:给予、关心、责任心、尊重和了解。给予就是通过爱对方,去体会爱情的美好,去体验自己的活力。关心是对别人的一种在意,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在意你,在意你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而不是漠视。在心理学上,漠视是一种极大的心理伤害;在人际互动中,漠视是对人最大的鄙视。
责任心是对别人的关心的一种回应,也是彼此对承诺的一种坚守。我们这一生会遇到许许多多我们喜欢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见得每个人我们都要发展成爱情。因为对一个人承诺,就意味着暂时放弃对其他人的暧昧,这就是责任心的体现。
没有了尊重,责任心就很容易变成控制或奴役。尊重就是努力让彼此在自己的领地里成长,而不是经常去剥夺对方的自由。
>> 因为爱一个人有假想的部分,
于是就可以包容她的不足。
真实的她,
跟你假想的她之间,
有了一个缓冲。
她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消息,
你会假想她手机静音了。
她没有呼应你的情绪,
你会假想她工作正在厌烦。
而不至于勃然大怒,
觉得对方没有随时守候你的需求。
跟真实的她生活。
跟假想的她相爱。
给她留一点缝隙,
也给自己留一点释怀。
天长地久地相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