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中会有把时间忘记或记错的情况,这里面的信息量其实很大,能敞开心扉讨论这部分,两个人的关系正常不是更远,而是更近。
回想我自己做体验的96次,好像没有一次忘记的,迟到的情况好像有,但不多,且一般都提前和咨询师说一下。
严谨,在做事上,绝对是优秀的品质。在与人相处上,遇到懂的人,惺惺相惜,遇到不理解的,这个点可能会成为一种隐性的障碍,有机会多谈论各自的看法,彼此容易靠的更近。
今天早晨的读书会,蜻蜓点水式的谈了一点点。102天的阅读,有一位伙伴,一次都没迟到缺席过(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她是老师,在暑假两个月里,一样正常出席。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自律性多么有力的人啊,佩服!
当然在许可的范围里,请假迟到缺席,很正常。我们是人普通人,自然会有累的时候,放松的时候。。。那忘了了或暂时有事不想参与了,很自然的事。
在读书会要结束的时候,有伙伴说:超过次数也没什么。因为时间到了,没有深入讨论。这里面好像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好奇会是什么。
今天是周四早上一对一的第16次,这次是完全缺席了,大大的问号,发生了什么???
想起了昨天整理《幸福的勇气》里,提到:人生是淡淡的悲伤的过程。因为我们每天在经历各种失去,每一个当下的流逝,每一段情感的失去,每一段财富的失去。。。自然,我们在失去的时候,又有每一个得到。
旧的不去,新的进不来。这个去和来,是共同创造的结果。
还是果断发了文字和语音,会有担心出来,怎么了?(原来她清晨五点才睡,以为今天是周三,完全忘了。知道她平安,就安心了。下周四可以讨论这部分。)
其实缺席/迟到,是很容易成为不一样的人,很容易被关注到,也容易被讨论。。。想起自己第一次有事缺席读书会的时候,会觉得有遗憾,破坏了那个内在完美的感觉。第二次缺席的时候,挣扎着爬起来给大家说下,然后再去睡,感到对大家的尊重,也感到对自己的爱护,因为太累了。第三次,啥都没做,真的睡过头了。有信赖感,也有点不好意思,但能接受。(我对自己是有严苛的一面,不只是严谨了。这个严苛的感觉像极了爸爸对妈妈,完全被内化了。而我很重视规则的设定,就是在框架里,我们体验到有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后,又不觉得严苛,这是不一样的部分。因为规则是一起讨论出来的,非个人行为和决定。)
这个月里,还有五天。这几天把手机闹铃打开了,不盲目自信了。有了闹铃,还是不一样的,这两天效果很明显,没有闹铃的话,估计又睡过头了。因为六点左右,很容易是做梦的时候,而这一个月左右,梦里都是深入饱满的联结,所以没有闹铃,很容易醒不来。
突然想到昨天读书会群里打趣的“坏小蛋”的话题,感叹我们就是做“好蛋”太久了,本我或许有很多被压抑的部分。
如果我是这个“坏小蛋”,会做些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