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整理(李岚岚)
困惑1: 老师,我就是对反驳那个不知怎么弄️?@怡名
回答:先了解一下反驳的概念,就是提出反对的理由辩驳。
比如针对某件事别人对你有一些不好的评价和误会,你对此会有什么样的反驳?如:我已经很尽力了,我已经力所能及的去做我该做的事情,或者事情根本都不是你想的那样……
或者你整理出别人对你不够好的原因后,去换一个视角对某个原因去阐述。去跟随你自己的感受,表达你内心最想表达的话就好。
困惑2:老师,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被忽略的感受?@Vivid
回答: 被忽略感受的成因有很多,有一部分是我们没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而理所当然的认为别人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当别人的行为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时候,也会产生一些被忽略的感受,你看到了这部分很棒!
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我们内心的主观体验,跟我们的思考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同一件事情,可能仅是我们自己产生了被忽略的感觉,而其他人可能未必会有这种感受,所以我们要面对的是曾经失落伤心难过,被忽略的那个感受和情绪,了解情绪感受背后的那个心灵的成因,看清楚事实的真相,才能协助自己更好的去解套。
困惑:3在冥想中把那个孤儿院的小孩带走又不知道如何了?@xinli_lesson_JwxiKy
回答:看到你在冥想中能跟那个小孩儿去产生那么深的链接,真的为你感到开心!那个曾经失落的孩子,内心是那么的孤单,是那么的彷徨无助,他在那里等待了你很久很久……
他是多么的渴望你的爱抚,你的陪伴,你的拥抱,你的宠溺,他其实就是我们内在很重要的一部分,过去的我们也许忽略了的他的存在。
我们渴望一段亲密的情感关系,渴望一段美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疲于奔命,拼命地付出与人为善,我们追求爱和慰藉,渴望赢得他人对我们的投入一些看见,很多时候即便我们多么努力也会徒劳无功,这里面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很多的方向都是向外的,忽略了我们内在的那个孩子。
我们渴望与他人得到亲近、亲密,真相是: 我们不懂得关心那个内在失落彷徨的自己,别人也很难关心我们,事实上最不关心我们的是谁呢?是我们自己!只有跟内在的自己产生更深的链接,我们才有可能跟他人的感情越来越好!
我们可以时常跟他产生链接,发自内心的去重视他的存在,尽最大的努力去疼爱他,让他不再受苦,那怎么做呢?方法有很多种,有可能的话就像有幼儿的母亲一样,尽最大的努力去疼爱孩子,跟他沟通和交流 。
随时聆听内心想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先尝试着自己勇敢的表达自己,尊重自己内在的感受,记住当我们越轻视自己,越容易牺牲我们内在的那个孩子。
当我们持续的能跟自己的内在孩子链接的时候,将会有令人非常惊讶的变化等待着我们!从今天开始就好好照顾自己的内在的孩子吧!让我们一起加油!
困惑4:拯救集体、团队问题的冲动也属于讨好吗?防御挫败和丧失是对生存的恐惧吗?@吉祥yry
回答:是否讨好,首先要了解一下讨好的定义,是为了得到好感而去迎合。所以拯救集体、团队的问题的冲动是否属于讨好,要看一下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同样一种行为,某些人为了赢得他人的好感而去做的话就不排除有讨好的行为,但对另外一些人未必是。
对某些人而言,为了让他人开心,可以时时刻刻委屈自己,牺牲自己的快乐,围绕着别人的喜怒哀乐而行事,极力维护人际和谐的行为模式,用自己的憋屈懦弱来换得团队的和谐和他人的开心,这里面就有讨好的成分。
而拯救集体、团队问题的冲动如果源自于防御失误是对丧失的恐惧。就不属于讨好的范畴。
丧失的恐惧会让我们无法面对,生存的恐惧人生来有之,但一个人过于惧怕挫败和丧失跟我们过去的创伤性经历是有莫大的关系,有机会的话去看一下背后的成因。
困惑5:问一下我这个年龄不应该问的问题:怎样才能增强自己的边界意识?怎样才能分清哪些是自己的界限内的?如何做才能更了解自己呢?@wgg
回答 :在这个年龄你能有边界意识的观念是很棒的!这个话题的探讨无分年龄,边界的意识从某种角度来讲,它主要是自我的主观感受,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系统,所谓边界,是将自己与他人分开,在中间划出一条界限,不让他人控制我们,而我们也不去控制他人。
随着我们个人的身心成长,会慢慢懂得去建立起自己的边界,边界的建立意味着我们开始在这个世界能够按照“我们的想法”去活着,表面上看,好像当下会得罪别人,觉得有点不通人情,但是长远来看,当你懂得尊重自己的时候,也会赢得他人对你的尊重,边界清晰了,会有自己的空间,会有尊重自己的内在的感受和感觉,要想活得轻松自在,我们要锻炼自己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困惑6:我的疑惑是人际边际模糊应该怎么办呢?可以通过不断和男生相处并且反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方式吗?@Sue
回答: 赞叹你非常的勇敢分享你过去的生命经历,今天的课程让你对过往人际关系模糊产生了反思,这是一个很大的跨步!
意味着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尝试去设立自己的人际边界;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回到真实的自己的人际角色当中,去理清我们在人际关系的角色定位,当我们不想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学会温柔而坚定的去拒绝!这种拒绝是我们对人际关系彼此的最大的真诚!当然这部分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这也是我们成长很重要的一个关键部分。
你问可以通过不断和男生相处并且反省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方式吗?
我想说的是: 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永远在你之内,不是在你之外!去看一下为什么我们会导致目前这种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够胆拒绝别人?我们内心恐惧焦虑的是什么?我们过去生命中经历了哪些创伤性事件?让我们产生了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爱的感受?有机会去疗愈它,才有可能去拿回自己真正的力量,才有可能真正有底气的说”不”,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不用着急,通过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断的去反思,也或多或少会有帮助,看到了就是疗愈的开始!
困惑7: 今天作业的第四题,自省自己不知道怎么做了?@xinli_lesson_zZG1r2
回答:很棒啊,你有自省的观念,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分析自己,说明我们内在有很深的探索自己的意愿,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可以先从自己的行为开始,去了解一下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这也是一个让我们了解自己,探索自己比较好的途径。
困惑8:为什么当看到外界不好的反馈,就会长期在心里进行反刍。当看到外界好的反馈,就会直接忽视掉?对追求完美的执着,杀死人鲜活的生命力。@吉祥yry
回答:很开心看到你有很强的自我反思能力,看到自己一直以来对完美的苛求,容忍不了缺陷,也看到了这种苛求赋予邪恶的力量,杀死人鲜活的生命力。
看到了我们就有机会去改变,可以尝试着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允许自己犯错,当踏出那一步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可能会因此而不同,会多了很多的允许,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再深入探索我们完美苛求的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去疗愈背后的创伤性事件。
困惑9:老师我现在很想知道,为什么我对课程不上心,明明很想改变讨好的自己,可对课程的学习一点也不上心,困惑? @仄隅
回答:这个问题要抛回给你自己了,明明很想改变讨好的模式,而且也付诸行动报了课,但就是对课程的学习上不了心,去更加深入的去跟自己呆在一起,去感受一下自己那个上不了心当下的感受,是因为课程的哪些内容触动了内在的心弦,让我们感到焦躁不安,不愿意静下心来去学习?还是其他的缘由?
去审视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明明确定了一个目标,但做的时候又无法让自己安心下来达成我们要的目标?当我们深入去看到自己内在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去协助自己!
困惑10: 丧偶式的家庭,或单亲家庭,如何补上缺失的养育者所应该提供的榜样和引导的力量? @心有花开
回答:丧偶式的家庭指的是夫妻一方冷漠地对待家庭,无视家庭的义务,虽然名义上没有丧偶,但是婚姻生活如同丧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
如果有可能的话,要看一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些是受到传统的观念,”女主内,男主外”的观念影响,再加上很多家庭的女性当起了全职的妈妈,父亲自然而然就规避了带娃的责任;或者是夫妻一方长期的外出;或者即便在身边,也跟伴侣与孩子缺乏情感的链接……(丧偶式家庭形成的原因要引起我们反思 ,在这里不过多赘述)
首先要回归到夫妻之间的情感关系当中,正视彼此之间互动模式,改善夫妻之间关系的困境应该是首当其冲的,让彼此双方开诚布公好好的沟通,明确这种关系继续下去,不仅仅会对夫妻之间的情感造成恶劣的影响,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制定计划去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的努力!
无论是丧偶式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养育者先从自己做起,成为榜样和引导的力量是养育者本身的课题,如在面对逆境,我们是否有勇气面对?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勇气与韧性以及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孩子,所以作为养育者要不断的成长学习,疗愈自己过去的缺失和创伤,做一个清醒有觉知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榜样和引导的力量!
困惑11:领导是军人出身,对纪律要求很高,我是自我驱动的人,觉得核心问题解决了意义更大,不大喜欢这些面上的东西。很难认同这种管理方法,怎么办?@板栗开花
回答: 看到你跟领导是不同类型的人,对管理有不同的方法,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同等经历的人,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不一样,自然而然产生不同的信念系统,我们的信念系统也会随着我们的生命经历有所调整,所以当发现自己跟别人观念不一样的时候,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你可以继续秉持自己的那部分,但前提不让自己因为别人跟我们不一样而产生不舒服的感受, 毕竟别人的生命经历我们没有体验过,让自己用开放的心态去尊重的同时也可以贡献你的智慧,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相信对团队的成长会有帮助。
困惑12:不懂得如何分析自己?@xinli_lesson_zZG1r2
回答: 首先赞叹你有自省的观念,但是不知道怎么样分析自己,说明我们内在有很深的探索自己的意愿,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可以先从自己的行为开始,去了解一下行为背后的起心动念,这也是一个让我们了解自己,
困惑13:在冥想中到了狭小黑暗的空间,感觉被一种感觉搂住了很害怕怎么办?@xinli_lesson_JwxiKy
回答:看到你冥想到狭小黑暗空间会害怕,感受到被一种感觉搂住了,理解你的感受。
我们一般人对未知的事物都会产生一些恐惧、不安全、不确定的感受,如果有可能尝试着让自己跟那种恐惧的感觉呆在一起,虽然这种滋味不好受,当我们愿意静下心来跟它呆在一起的时候,也许能唤醒我们内在深层次的某些记忆,会让我们看到那过往的某些事件,依然会让我们产生很大的情绪和感受,当我们愿意去面对它,就是我们的疗愈的开始。
困惑14:从小在家父母对待我和弟弟之间就从来没有公平@Z
回答: 理解,这种不公平对待的滋味一定很不好受,父母对待弟弟与自己的方式天壤之别,让我们内在会产生很深的失落感和不配得的感受, 重男轻女在东方文化背景之下十分的普遍,许多女性的创伤来源于重男轻女,这是一个文化背景下的伤害,有机会让我们去疗愈自己。
困惑15: 如果不做人格的归纳评判会不会好些呢?@猴儿
回答:说的真好,只做行动上的调整而不做人格上的归纳评判,我们要学会把人和事分开,无论事情做得如何?即便事情搞砸了,只针对事情本身我们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哪里?而不是跟一个人的人格挂钩,
要知道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是有价值的,这点毋庸置疑!所以不能用简单的把好与不好往人格上贴标签。
困惑16:今天的冥想反复听了几遍都听不懂,不明白是什么意思?@xinli_lesson_JwxiKy
回答:今天这个冥想,如果不太清楚什么叫莫比乌丝带的话,冥想的过程中的确会感到很困难,很难想象,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莫比乌斯带。
百度上可以搜索到,也有它的制作方法,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Mobius,1790~1868)和约翰·李斯丁发现:把一根纸条扭转180°后,两头再粘接起来做成的纸带圈,具有魔术般的性质。普通纸带具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两个面可以涂成不同的颜色;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一只小虫可以爬遍整个曲面而不必跨过它的边缘。这种纸带被称为“莫比乌斯带”(也就是说,它的曲面从两个减少到只有一个)。
如果带的两面代表两个独立事物,那莫比乌斯带最大的意义就是象征着融合,可以让两个面在同一面整合在一起,就像冥想的过程中讲的,当我们看到我们内心不够好的贬低自我的各个信息的时候,在另外一面中就呈现的我们足够好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当我们看清楚就有机会让自己不陷入在善恶黑白对立执着当中。
试问:这个世界上没有黑又何来白呢?协助自己跳出自己不够好的执着当中,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我们现在开始学习跳脱这种二元对立的观念当中,毕竟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两面即一面,即矛盾的对立统一。
困惑17: 课程让我看到不仅仅是自己的问题,还有养育者带来的伤害,听课的过程中总是卡在课程里,有时候痛苦的听不下去了,为什么对父母养育过程中给予的伤害依然耿耿于怀?这条路很漫长吗?@小鲸鱼652d0f
回答:亲爱的,我看到了你学习的努力,也看到了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痛苦的感受,你说有点坚持不下去了,但是依然还坚持着,为你的学习精神点赞!
很开心看到了你在课程中的收获:了解到之所以成为此刻我们的状态不仅有我们自己的问题,还与父母的养育方式、周边的环境文化及我们曾经创伤体验息息相关。
了解到这一层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会不会稍微有点松动?不必执着于我是否真的不够好,他们才这样对待我?其实父母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他们认知的盲区,当我们有这个视角的时候,会不会感觉更加宽广一些?
当然我讲这句话的目的不是在说服你放掉对父母的耿耿于怀,因为这只是头脑想当然做的动作,我们曾经的伤痛,曾经的感受情绪,在我们没有好好的面对它,疗愈它的时候,会依然滞留在我们身体里,让我们无法释怀!大量咨询经历,让我有很深的感悟,恨出来了,并看清事情的真相,才能让我们真正的得以释怀,爱才能真正走进来!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健康和行为模式的养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办法决定我们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但是我们后半生的命运依然可以靠我们自己来把握!这条路究竟有多长?跟我们面对的勇气和投入的精力有很大关系!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困惑18:每个人都具有多面性,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都会有不同的呈现。不能简单的称之为面具吧?@心有花开
回答:面具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人格面具,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人格面具是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
成长就是不断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的过程。人格面具让我们去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顺利的与各种人打交道,就像你说的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多面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就会有不同的呈现。
困惑19:整个这11天的学习,我不知道这些东西中间有什么关联,包括冥想和我们所学习的内容?
回答:理解,听完明天的课就知道了,明天的课会把这几天的课作一个梳理和总结,做一个整体的回顾,可能会对你现在的问题有一些帮助,没关系的,课程一年之内都是有效的,想听的话可以有空再重新听一遍,跟随自己的感受就好。
困惑20:怎么自测自己是不是讨好型人格?唯我独尊@
回答:去检视一下你生命经历中,有没有为了得到别人的好感或讨人喜欢而去迎合某些事情,即便是不想做,不愿意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如果这种现象比较多的话,就不排除有讨好型人格,让自己去感受一下那个当下我们内心的感受?任何行为背后都有起心动念,当我们看清楚的时候。就有机会弥补到我们内心的匮乏,就不需要因为他人的好恶来决定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会更加遵循自己的心,我们想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