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八章 结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八章 结论

作者: 百万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10-19 13:56 被阅读0次

结论后半部分

第163-167页

有效的管理者的自我提高,是组织发展的关键所在。企业机构如此,政府机构如此,其他研究机构和医院以至于军事机构都莫不如此。这是所有组织迈向成功的必经之路。管理者如果能卓有成效,那么整个组织的绩效水平肯定能够提高,而且个人的眼光也肯定会随之而提高。

这样组织的工作,不但能蒸蒸日上,而且能承担新的任务,追求新的目标。管理者有效性的发展,其实是对组织的目标和方向的挑战。有了这种挑战精神,我们就能转移视线

由专注于问题转而重视机会,由只见人之所短,转而能用人所长。组织到了这一境界,就会对外界的优秀人才产生极大吸引力,内部既有的能力也将获得更大的激励并作出更大的贡献。组织拥有优秀人才并不一定能更为有效,组织之所以能拥有优秀人才是鼓励自我提高的结果,因此标准日高和习惯日上以及风气日良。

而何以能有这种结果,那就要靠组织中的每个人都能切实进行自我训练,成为有效的管理者。

现代的社会是大型组织的社会

现代社会的运行,不但有爱大型组织的生存,也有爱大型组织的有效性及其绩效和成果以及价值观还有标准在有自我要求的提升。

组织的绩效已不单单是经济方面的课题,比如教育和保健以及学术研究等社会领域情况也一样,现代社会的大型组织已经日益成为一种知识的组织。在这种知识的组织当中,以知识工作者为主题组成分子,不分男女都必须担当管理者的工作,也必须肩负整体结果的责任,并且由于他们的知识和工作的特殊,他们所作的决策将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绩效和成果。

然而环视我们的周围,有效的组织固然不多,有效的管理者尤其少见。当然偶然也能出现几个辉煌例子,但毕竟少之又少。我们敢说大致说来,组织绩效还停滞在原始阶段,我们眼见大量的资源投进现代的大型组织,投进现代的政府机构和现代医院以及现代的研究机构。然而这些现代的大金组织,其成就实在无足,称道其工作散乱无章,请努力尽着重昨天而规避决策和行动。

组织及管理者都必须力求有效,都必须培养有效性的习惯。他们必须学会掌握良机,学会消除问题,他们必须能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懂得衡量工作的优先,做重点的努力,而不能凡事均浅尝辄止。

管理者的工作卓有成效,这肯定是卓有成效的机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而管理者的有效性,本身就是对组织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提高管理者的有效性是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希望所在,也是现代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大保障。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曾反复提到,知识工作者已经迅速成为发达国家的主要资源,知识工作者,也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投资。任何投资都不及教育投资庞大,因此知识工作者又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成本中心。一个高度发达工业社会,经济上最迫切需要的莫过于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

自从二战以来,我们虽然很明显的看出重心已经从体力工作转移到这个工作了,但这种转移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德鲁克承认到他那个年代还没有表现出来。我们试着用衡量经济成果的生产力和利润这两项尺度来看,自从二战结束以来,这两方面的增加并不显著。当然发达国家在各方面的进步也很可观,可是在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这个问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关键还在于管理者的有效性。因为管理者本身是最重要的知识工作者。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者的标准以及管理者对自身的要求,都对他周围的那些其他知识工作者的激励和方向以及奉献具有决定性影响。

尤其重要的是,管理者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今天的社会需要。我们社会的凝聚力和优势的发挥,有赖于知识工作者的心理需求和社会需求,能否与组织及工业社会互相融合?

知识工作者本身不会成为社会的经济问题。

知识工作者大部分生活富裕知识工作者既有职业的安全,也有充分流动的自由。但是他在组织中服务他的心理需求和个人价值,必须能从工作和职位上得到满足。知识工作者通常被视为专业人员,也自视为专业人员。但是在组织中,他却仅仅是雇员的身份,处于听命于人的地位。他的工作虽然属于支持工作的领域内,但是事实上他的知识权威性却必须服从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

在这个工作的领域中并无上下级的关系,只有年龄的长幼。但是组织却不能没有等级制度。这自然不是今天发生的新问题,军队和政府机构里的工作人员对这种等级制度很熟,他们早已知道解决的方法。但是这些问题确实实实在在的问题。知识工作者并不是不能安贫乐道,问题是制作者常常会厌烦和失意以及消沉。用时髦的名词来说,就是它们会产生所谓的疏离感。

19世纪的发展中国家遇到的社会问题是体力工作者的需求跟经济发展的冲突。到了21世纪的今天,当时的那些国家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了,他们的社会问题却是知识工作者的问题了,知识工作者的职位问题和职能问题,还有他满足的问题。

该问题不会,因为我们否认它的存在而消失。声称只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问题才是客观现实,也解决不了问题。近代社会心理学的新浪漫学派也不能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认为组织的目标绝不是在个人目标满足后即可自然达成,因此认为不如撇开组织目标。这种见解又何尝是解决问题,事实上我们既要通过组织的绩效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力求实现个人的成就,以满足个人的需要。

管理者在卓有成效方面的自我提高,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可行办法。它可以使组织的目标跟个人的需求很好的结合起来。想充分发挥自己跟其他人长处的管理者,一定要使组织的绩效跟个人的成就协调起来。他要设法让自己的知识成为促进因素,帮助机构抓住机遇并获得成功。通过强调贡献,它可以使自身的价值转化为组织的成果。

我们往往认为体力工作者只有经济的需要,能获得经济报酬就能满足。

至少19世纪时有这样的看法。但是根据人际关系学派的人士来看,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体力工作者而言,当他所获得的报酬高达某一水平以上时,报酬并不一定会在起作用了。以自制工作者来说,当然也需要经济报酬。经济报酬也是对知识工作者的一种制约因素,但光有经济报酬并不等于有了一切。知识工作者还需要机会,需要成就,需要实现,需要价值。知识工作者只有在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后,才能获得这些满足。

今天的社会有两种需要

对组织来说,需要个人为其作出贡献。

对个人来说,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

只有管理者的有效性,才能使这两种社会需要相辅相成。总而言之,卓有成效,确实是必须要学会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第八章 结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vy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