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投资者心理之过度自信

投资者心理之过度自信

作者: 喝杯好茶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2:12 被阅读31次

自我认知偏差

今天我问了一下我妹妹,你感觉在班上各方面综合素质来说,你大概能排在什么位置呢?

妹妹想了半天,说自己应该在中等偏上,综合素质应该算前十吧。

我一听,又问她,如果你把班上的同学都问一遍呢?他们会怎么说。

他们···大部分应该,也都觉得自己挺好的。

有意思。那如果一个班级大家都是同等实力水平的,有可能吗?

我给你讲个故事。有次Marshall Goldsmith在某个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讲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我很严肃的告诉大家,调查数据显示,你们这一批的毕业生中间有一半人都没有达到平均水平。
  
讲完这句话之后,当时就有一个学生跳起来说:这怎么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但是这不用经过调查,其实就已经可以得出一个必然的正确结论。

因为,如果你能把学生从1到100个人,拉条线来比,谁比谁的成绩好,谁比谁更优秀的话,一定有50个人是在平均水平线以下的。

这是由平均这个词定义的,所以他这话其实不需要去调研。

但为什么讲完这句话,会有学生立即跳出来反驳,不愿承认呢?

因为,很多人对自己的水平,都是过于高估的。

所以,对一个人来说,有个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是特别特别困难的一件事情。

人天生过度自信

听了上面的故事,你是不是觉得过度自信不太好?其实在生物学上来说,乐观情绪是一种生物适应的本能,比如说当早期人类开始狩猎的时候,我们每天要面对伤残、死亡这些问题,所以人在受伤的时候,会释放出一种激素,这种激素缓解疼痛,又能够产生愉悦感。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生物意义上的乐观,人类可能不会繁衍到今天。所以过度乐观这种倾向是深植于我们的基因之内的。

可问题是,在投资这件事情上,这种对自身能力的过度乐观估计,就未必是好事了。

投资中的过度自信

1999年,加州大学的Terrance Odean教授,他找到了美国的一套数据,里面包括了1990年到1995年,美国6万多个账户的真实交易记录。他对这套数据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现象。
一般来讲,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人,就容易去频繁地交易,因为一个人对自己特别有信心,他就总是觉得自己能够准确地预判。Odean教授把开账户的投资者按照交易频繁的程度分组,结果发现,那些交易频繁的投资者,比市场平均收益差不多低了整整30%,这个趋势特别地显著,交易得越频繁,亏损得越多。


自信但不过度自信.jpg

这个故事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

第一:为什么说金融市场上的人都是过度自信的人?

传统金融学中有个定理,叫“无交易定理”,意思是,在没有什么新信息的情况下,理性人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判断没有分歧,既然没有分歧,就不会有人要买、同时又有人要卖,因此均衡的时候应该没什么交易量,称为“无交易定理”。

而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是,市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成交。原因就是,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你只相信你的判断,认为价格低估了;他只相信他的判断,认为价格高估了,那会怎么样?

成交!所以,成交实际上就是意见分歧的体现。

总体而言,留在金融市场上的人都是过度自信的,因为你肯定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能赚到钱,才会留在市场上的。

所以,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这一点和传统金融学恰恰是相反的,传统金融学认为,留在市场上的人都是理性的,恰当自信的。

过度自信能放大市场的成交量、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所以,过度自信对于市场来说是有益处的。

当然,过度自信也有不好之处。过度自信使人感觉良好,做一些在理性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但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在医生诊断病人、法官审判案件或央行设计利率时过度自信,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在金融市场上,过度自信使人忽视风险,做出过度的交易。

第二:过度交易的危害是什么呢?

首先对股票这样的正和市场,频繁交易会带来昂贵的手续费,而手续会将正合市场变成负和市场。其实在负和市场博弈的玩家,出手也很少。

我们看德州扑克的老牌手们,最后赢钱的一方,并不是那些出手最多的人。反而是有好牌再大仓位博,没有好牌就歇着,或者迷惑其他牌手。

分析拆解最后的盈利时,大部分都是好牌挣得钱,又要身处赌局,还有减少操作,不管投资还是赌博,想挣钱总是要有一些反人性的做法。

其次过度交易就会导致你在不该买入的时候,不断地买入;不该卖出的时候,你又不断地卖出。很多投资者做了很多交易,但发现没赚到什么钱,做的越多,亏的越多,这也是一个原因。

结尾

想要克服过度自信,就必须就要有自己的投资纪律,在投资前理清买入的逻辑,计算好自己的持有期限和止盈止损的位置。不受信息干扰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投资法则,就能克制过度交易的问题。

相关文章

  • 投资者心理之过度自信

    自我认知偏差 今天我问了一下我妹妹,你感觉在班上各方面综合素质来说,你大概能排在什么位置呢? 妹妹想了半天,说自己...

  • 在投资方面,哪些人更有优势?

    心理学研究发现,有一个群体比其他投资者更加过度乐观和过度自信——我很难过,这个群体就是男性投资者。特里和布拉德继续...

  • day3《巴菲特投资之道》

    day3《巴菲特投资之道》第6章 投资心理学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不是股市,而是自己;判断失误通常发生在人们过度自信...

  • 投资者认知偏差-【香帅北大金融学课】笔记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保守主义。 过度自信:即对自身能力的过高估计,会导致我们在投资上轻易和草率决策。 要克...

  • 认知错误(1)——过度自信

    人可能会过度自信。心理学家认为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水平,低估风险并夸大自己掌控事件的能力。 过度自信表...

  • 行为金融学和传统的有效市场理论是对立的

    认知偏差 1. 过度交易 过度自信 2/8心理 2. 心理账户 赌博心理账户 买股票的心理账户(等反弹,落袋为安)...

  • 此乃投资十戒

    一戒过度自信。 投资者通常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往往会因上一次交易的成功而对自己过度自信,导致可能忽视下一次交易的风...

  • 邓宁-克鲁格效应

    每个人都有点“迷之自信”,过度自信是人之常情。 今天,万维钢老师在他的专栏里,讲了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叫“邓宁-...

  • 认知偏差3

    日更(177/365) 《陆蓉.行为金融学》学习复盘 D7 什么是过度自信? 心理学家说了,过度自信大概是最经得起...

  • 自知之明

    有人骄傲,有人谦虚。 美国人自信,中国儒家思想则倡导谦虚。自信不能过度,谦虚也不能过度。人,还是贵在有自知之明。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投资者心理之过度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xl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