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是一首周民族的创业史诗。
-
临冲闲闲,崇墉言言。执讯连连,攸馘安安。是类是禡,是致是附,四方以无侮。临冲茀茀,崇墉仡仡。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
临车冲车震地摇,崇国城墙坚又高。抓来俘虏一群群,泰然自若割敌耳。祭祀天神求胜利,招降崇国安民众,四方不敢侵我国。临车冲车多强盛,哪怕崇国墙高耸。冲锋陷阵士气旺,把那顽敌斩一空,四方不敢再违抗。
闲闲: 摇动的样子。
言言:高大的样子。
汛: 读为“奚”,俘虏。
连连:接连不断的状态。
攸::所。
馘:古代战争时将所杀之敌割取左耳以计数献功,称“馘”,也称“获”。
安安:安闲从容的样子。
是:乃,于是。
类:通“禷[lèi]”,出征时祭天。
祃:师祭,至所征之地举行的祭祀;或谓祭马神。
致:招致。
附:安抚。
茀茀:繁茂强盛的样子。
仡仡:通“屹屹”,高耸的样子。
肆:通“袭”,袭击。
忽:灭绝。
拂:违背,抗拒。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大雅》共有三十一篇,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的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
《文王之什》:文王、大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文王有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