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曼熳
01
很多人活得不快乐,是因为感受快乐的能力不足。
而无法感受快乐的主要原因,是对负面情绪的压抑。
其实,情绪本身并无好坏,快乐与悲伤,都是人的正常情绪。
但是,因为人为的划分,情绪就有了“好的”与“坏的”;“积极的”与“消极的”,“正面的”和“负面的”之分。
有了分别之后,“分别心”也就产生了。
于是,坏的、负面的、消极的就是不好的,所以就出现了压抑。
一方面,是别人带来的“压抑”。
比如,当一个孩子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表现出愤怒时,身边的大人会压抑他的愤怒。
甚至,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特别是在小的时候:一边挨着打,一边还不允许哭。
一方面,是自己给自己的压抑。
比如,明明受了气,但是觉得表现出“愤怒”有损自己的形象,于是,拼命压抑心中的怒火,脸上还显现出惯常的微笑;
比如,明明自己担忧,却故意显现得无所畏惧……
内外的双重“压抑”,最后的结果是,难过的时候不敢难过,悲伤的时候不敢悲伤,长期的压抑,让人对情绪的感受变得迟钝。
感受“负面”情绪的能力变得迟钝,感受“正面”情绪的能力,也会变得迟钝。
所以,敢于表现出“负面”情绪,才能更好地拥有“正面”情绪
晴晴,就是一个因为“负面”情绪的压抑,而失去了感受快乐能力的人。
02
前几天,晴晴接到弟弟的电话,弟弟在电话中问她:“姐,你现在工作生活怎么样?”
“都挺好的。”
晴晴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只是她一贯的回答。其实她的生活,特别是她的内在世界,一贯地“不好”。
这种感觉,她从小就有。
小的时候,她觉得长大后就好了--长大后生活就有了希望和快乐。
但是,长大后进入社会,她仍然无法感受到快乐。
开始,她以为生活就是一杯苦水,永远喝不完的苦水。但是她慢慢地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人,大部分时间是开心的,有的人,即使有一部分的时间不快乐,但还有一部分的时间是愉悦的。
而自己,好像与快乐绝缘。
她找各种原因。
难道是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她就使劲去折腾自己的工作。
频繁跳槽,频繁换职业,但是,仍然无所改变,不论到哪里,不论到哪个城市,变换的是环境,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忧郁的心情。
时不时地,就要在只有一个人的时候,大哭一场,然后得以继续上路……
直到她知道了,出问题的不是工作,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她的心境。
03
她从小,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她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是别人口中的乖孩子。
在她还是个小女孩儿时,她就处处照顾父母的心情。父母开心,不争吵,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即使这样,有时候母亲从外面回家,带着一身的怒气,会不自觉地把气撒在她身上。
她委屈地哭泣,母亲更加严厉,她只能把眼泪憋回去。
走入社会后,她也从不表现自己的不满和愤怒。
她成了朋友、同事眼里的“老好人”。
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儿,她干。心里不乐意,但是也从不说出来,只会默默地加班加点。
她的愤怒,她的不开心,无人能看见,因为,她把这些情绪都压抑了下去,她展现给这个世界的,总是一副和颜悦色。
但是,内心的悲观和失落,生活的无趣和无意义感,只有她自己知道。
04
机缘巧合,晴晴接触到了心理学,并通过心理学,探索着自己的内心。
她明白了,她一直,都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
她不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她离自己也越来越远,也就没有了感受快乐的能力。
而且,她也明白了,哪些被她压制的情绪,一直都没有离她而去,只是以一种更隐蔽、更具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搅乱她的生活。
她也明白了,接纳负面情绪,遇到悲伤的事情就悲伤,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而且,当能表现出真情实感,负面情绪就有了出口,可以顺畅地流动、流走……
当她不再压抑负面的情绪,她的情绪感受能力渐渐恢复,情感灵活性慢慢地在她身上复现。
她也终于,有了感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
虽然,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还会有,但是,她会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光顾她的那些情绪,不分好坏,只是接纳,感受,发现,觉察……
她觉得,她终于找回了自己,活出了真实……
END.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曼熳共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