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在读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大学的时候,专业老师就推荐过这本书,但以前我以为这本书是一篇一篇的理论性文章,所以迟迟未阅读。这周,阅读之后才发现,自己差点错过一本好书。
《遇见未知的自己》张德芬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了读者心理学的知识,一点都不枯燥乏味,相反,引人入胜的故事,还时时刻刻吊着读者的阅读兴趣。
这本书除了小说这种形式吸引人以外,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关于情绪的那几个章节。
要知道,情绪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伴随一生。
被别人肯定时,我们会有向上的情绪,被他人否定时,我们会失落,会难过;情感上受到挫折时,会非常悲痛,与他人有争吵时,甚至会暴怒。对于,好的情绪,我们都知道接受就好,不需要怎么去处理,而对待坏情绪,很多人束手无策。
张德芬在书中指出,很多人对待“坏情绪”要么采用转移法,要么是打压法。比如:失恋了,不敢面对悲痛的情绪,有些人选择暴饮暴食来回避转移,有些人选择用新的恋情安慰上一段失败的恋情,而结果,“新仇旧恨”一起来。
再比如,当孩子因不听大人的话而生气哭闹的时候,很多大人,会通过转移情绪的方法哄孩子,哄不好,就各种训斥、打压。也许,孩子闭嘴了,停止了哭闹,但同时,孩子的情绪也被忽略了,原本对大人敞开的心也许会慢慢关闭。
那么,面对情绪,该怎么做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臣服事实,接纳自己的各种情绪。情绪就像一个“路标”,它的背后有一定的指向,如果我们觉得伤心、难过,那么难过的背后一定有着我们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样想清楚之后,会发现,自己不会再沉迷于“坏情绪”中,会对自己有更加客观的认识。
我们总是不喜欢“坏情绪”,打压它,或逃避它,最终逃避的是自己的内心。只有敢于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包括混乱的,艰难的,我们才能收获成长。明白这一点,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勇敢,敢于面对自己,敢于面对身边的人。
“情绪是数据,不是指令”。《遇见未知的自己》让我明白,接纳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