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回来,在飞机摇摇晃晃而牙龈疼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拿起手机,在印象笔记里写下:暂时停止阅读。这是对自我的反动,一次重大的告别。
在过去20多年的日子里,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除非工作过于忙碌,一周一本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习惯带给我许多好处,她让我明事理,她让我知世界广博,她让我大脑肿胀产生倾诉的欲望,她有时还让我产生一丝优越感:瞧,阅读和不阅读的人真的不一样。
但如今我下定决心,要与漫无目的的阅读生涯告别了。原因多种多样,它有时是一股屏障,将自我与新鲜炙热的生活隔离,有时它让我像只鸵鸟,逃避重要的任务。真正下定决心,是因为我突然清晰地意识到:每次阅读时,大脑总会产生学习和进步的幻象,这种幻想让自己觉得光阴没有虚度,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主动式的认真探究,阅读只是另外一种娱乐,和聚会聊天看电影没有本质区别。
阅读可分为两类:阅读式娱乐和主动式学习。许多人抱怨看完一本书不久就忘了,背后的根源便是以娱乐的方式在对待阅读。你没有用心投入,只是走马观花,自然容易把知识忘得一干二净。
如果以主动学习的态度对待阅读,它需要耗费的心血和时间就多出许多,我们需要对书中的知识进行考察分辨,探求其是否可以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之中,并对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在这类阅读中,我们是挑食者,选择那些适用的知识进行学习,看重它们带来的改变。
回顾过去的阅读时光,常常以为在学习,事实上不过是娱乐,这种南辕北辙的感觉有些糟糕。
人类是习惯动物,总在不停复制昨日
热衷阅读的人,有时候是通过书本来逃避现实。理论、新知识、概念游戏,这一切都如此熟悉,阅读的过程简直驾轻就熟,我们阅读,我们觉得自己正汲取信息,我们以为自己在进步,却把知识和实践混为一谈。只有实践才能造成真正的改变。
许多知识青年会在不自觉间把阅读用来当作逃避的工具,通过阅读这种看起来积极向上但实际上成效不多的活动,去逃避那些艰辛的挑战,尽管我们明知:只有越过艰难,才能真正成长。
唯有不断面对新事物,不停尝试新挑战,持续地遭遇挫折并且学会承受,才可能迎来真正的成长。阅读,难以带给我们这一切。对热爱阅读的人而言,阅读是心灵和身体的舒适区,只有跳出舒适区,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行进。
书中并无黄金屋,书中并无颜如玉
热爱阅读的人常常有一个毛病,认为知识只藏在端正的书本里。但现实世界是一个更广阔的海洋,同事、路旁的小摊小贩、一个席卷朋友圈的新闻事件,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
只要拥有学习意识和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从周遭的任何一件事情上收获知识与经验。比如,在观察他人如何待人接物时,我们可以借此反省:自己与人相处的过程,是否让对方愉悦。万事万物,都可收入眼底,一一从中学习。
嗨,是时候放下陈腐书本去做重要的事了,它浓烈、苦涩又让人着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