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火星头条
迪丽热巴又演烂片,盛世美颜也拯救不了奇葩三观

迪丽热巴又演烂片,盛世美颜也拯救不了奇葩三观

作者: 谈心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13:28 被阅读116次

“阴差阳错,欢喜冤家”向来是国产爱情轻喜剧的典型桥段,虽然老套,但照样有《失恋三十三天》这样的佳作珠玉在前。

可惜这样的佳作只是个例,剩下的大多电影仍然充斥着生硬俗套的段子、东拼西凑毫无逻辑的剧情,以及并不精良的制作和毫无演技的小生小花。

对坐在影院的观众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最近上映的《21克拉》是由同名话剧改编而成,原版话剧作为导演何念的爱情三部曲系列之一,演出了300多场,口碑爆棚。

电影版《21克拉》的男主角由话剧版男主郭京飞饰演,女主角则由当红小花迪丽热巴出演。

上映三天,累计票房超过6400万,口碑评价似乎也很不错,评分创下了迪丽热巴所有电影的新高。有观众称其为:“神经喜剧教科书级的示范!”

可是坏消息是,有这样的IP基础和演员,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三好学生”的电影版《21克拉》,评分仍然只有5.5分。

许多人看完以后都在疑惑,“话剧和电影是不是真的是在说同一个故事”。

和近年来的都市题材电影类似,《21克拉》旨在探讨探讨金钱与爱情,以及金钱与生活的关系。

迪丽热巴饰演的拜金女刘佳音,因为和男友分手导致破产,不得不出租自己的房间,因此遇上了郭京飞饰演的抠门穷小子王继伟。

于是老调重弹,男女主角顺水推舟住在了同一屋檐下。

正当观众以为俩人要过上一段欢喜冤家式的同居生活时,突然刘佳音就因为疯狂购物把自己的所有财产全部刷光了,房产被没收,两人不得不流落街头。

刘佳音是个花起钱来不顾自己死活的人,她可以喊出“没有包包毋宁死”的口号,即使债务足以让自己流落街头也不想变卖奢侈品。

王继伟则完全是刘佳音的反面,他在省钱上所做的一切足以让人“叹为观止”。

例如每天把电动车带到剧院充电,不停地把剧院的手纸拿回家,让许多同事因此常常体验无助地坐在马桶上的尴尬时刻,并且美其名曰,“省钱是门艺术”,“花有限的钱享受无限的人生”。

两个极端的、脸谱化的形象凑在一起,却没有足够合理的剧情支撑。

在塑造完天差地别的消费观以后,两人又因为看起来并不怎么艰苦的漂泊生活,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性格大变。

在漂泊生活中,两人情愫暗生。拜金女为爱所动,忽然吃苦耐劳不拜金了;抠门男因为几日陪伴,忽然大方起来上交积蓄。

一个人多年养成的的性格和习惯,在这部电影中说变就变,而且难以找出能令人信服的由头。

当一切正要渐入佳境的时候,刘佳音遇上了富太诈骗,险些入狱。

为了搭救刘佳音,王继伟不惜裸奔吸引大家注意力,也因此“一脱成名”,重新回到剧院当男主角,并且两人合作做起了外卖便当。

甜蜜的剧情没有持续太久,刘佳音的前男友贝总就回来了,利诱刘佳音回到自己身边,刘佳音拒绝了。

随后,王继伟接到一个电话,两人做的外卖导致许多人吃坏肚子进了医院,病人家属要求索赔200万。

刚刚消失的贝总突然又出现在医院,并且深情款款地拿出钻戒,告诉刘佳音,如果你愿意嫁给我,你们的债务我来还。

于是刘佳音大义凛然地告诉王继伟,“因为你没钱,我们付不起赔偿金,所以我们不能再一起了,我要跟着贝总离开了”,徒留王继伟一个人愣在原地愣神。

虽然结局是意料之中的大团圆,但饶是再身经百战的观众,也被这样过山车式的剧情发展绕昏了头。

导演试图拍出一部笑中带泪的电影,可是这荒诞的剧情和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却成了全片最具有喜剧性的地方。

比起荒谬俗套的剧情,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部喜剧的三观。

为了增添喜剧元素,故意将男主角设置成一个结巴,但是为了不影响男主角话剧演员的角色设定,又将他的人设改成了,“平时都结巴只有演戏不结巴。”

这种设定从剧情上看毫无必要,仅仅只是为了好笑而已,可是拿结巴作为笑点本身就充满争议。

再看男主角“抠门”这一点。如果只对自己抠门尚可理解,可是王继伟的省钱之道,很大一部分在占别人便宜。

在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贯彻全片,“花有限的钱享受无限的人生,这是一门科学。”

在单位给电瓶车充电,拿剧团的手纸回家。不承担水费,因为可以从单位提水回来。网购七天无理由退换,所以可以天天换衣服。宽带,破解别人家的用就好……

为了彻底贯彻这句话,两个人在漂泊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匪夷所思的蹭吃蹭住方式:住在商场的家居店里,吃饭睡觉都在这里,直到被警察抓住,他们又改变策略去剧院蹭睡。

所谓“花有限的钱享受无限的人生”,就是占便宜。

让人无法赞同的还有这部电影想要表现的爱情观。

《21克拉》的人物很鲜明,即有钱的都是坏人,没钱的都是好人。

它把“拥有物质基础的爱情”,完全放在了真爱的对立面。

贝总有钱,所以他这个人物设定就一定得好色花心,贪得无厌;王继伟没钱,所以他的爱一定就是真爱。

“5块钱的爱情一定是纯洁的,50万的爱情就一定是不纯洁的。”

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是,“21克拉的钻戒远不如21克的灵魂”,但“21克的灵魂”就必然和“21克拉的钻戒”不兼容吗?

童话里金钱是肮脏的身外之物,可现实里金钱却是生活的通行证。

探讨金钱和爱情关系的结局有很多,但《21克拉》偏偏选择了最单薄最刻意的一种。

这部电影的原版话剧极其成功,甚至在豆瓣上,有不少观众冲着话剧就给电影打出了好评。

但这样优质的IP,改编成电影以后,却充满了浮夸和生硬。

舞台上的金句搬上银幕就成了生硬的段子,再加上毫无逻辑的剧情,仿佛被人塞了一嘴肥得流油的五花肉,只能记得油腻的感觉。

如果硬要为这次糟糕的改编找到一个原因,那就是,导演在用话剧的方式拍电影。

在话剧中,情节的转折可以通过拉幕闭幕,灯光更改,舞台旋转,布景更换等等方式来改变。可电影的时空和话剧是有差距的,简单地利用转场进行切换的结果就是让剧情生硬到极点。

话剧舞台上,喜剧追求金句频出,引得观众哈哈大笑,此时逻辑的重要性就被削弱了。

可电影缺乏逻辑,却足以致命。

但这并不意味着,喜剧话剧没法翻拍成好电影。

相反,近几年红到发紫的开心麻花拍出的几部大热喜剧作品,《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驴得水》,都是由话剧改编。

这些经过话剧舞台验证过的好作品无疑为一部好电影的诞生打下了基石,很多影评人甚至预言,话剧改编电影会成为一种潮流。

这几部电影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优质的剧本,更在于团队想要拍好一部电影,所以改编时,会把过于浮夸不合理的情节统统打磨掉。

再加上,如今人们决定是否要看一部电影,首重的不是电影本身的质量,而是看这部电影里有没有“角儿”。

《21克拉》就是这样一部充满“角儿”的电影,有近期人气颇高的郭京飞,也有当红的小花迪丽热巴,更有早早成名的喜剧演员大鹏和包贝尔。

尽管有人早早猜到这并不会是一部好电影,但很多观众还是选择因为这些名角儿走进电影院。

明星知道自己演的是烂片,观众也知道自己看的是烂片。在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沉默中,诞生了电影市场浮躁不堪的现状。

当红小花小生出演的结果就是电影评价十分两极。流量明星的电影上映,很少看到对于电影本身的理性探讨,只能看到粉丝拼命刷好评、攻击所有批评电影的路人……

迪丽热巴出道以来,参演、上映的电影一共四部,分别是《怦然星动》《傲娇与偏见》《解忧杂货店》和《21克拉》,在豆瓣上,四部电影的评分都在5.5分以下。

当红演员总是被吐槽演技,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解的宿命。

过去,人们会因为一个角色记住一个演员。现如今,一个明星扮演过无数的角色,人们只能记住明星的大名,记住无数块屏幕上一模一样的表情和动作,却再也记不清他们扮演过哪些角色。

观众需要的,是有着演员灵魂重量的“21克”,而非刻意追求“21克拉”的尴尬,诚意欠佳的作品,只有粉丝奋力叫卖,“她那么努力了,你怎么忍心给差评!”让人哭笑不得。

谁都希望,有人能拍出超越《驴得水》的话剧改编电影,但达成这一点需要的,是导演和演员在作品质量上的不断打磨,而非自我感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5448e611fc3b:总的来说烂的不能再烂了,纯属是消费群众,我觉得这既浪费了拍摄的成本又浪费了群众的时间
  • 1ba60edb86d1:迪丽热巴已经签了公司了,所以所有系都是公司代接的,他没有权利去选择
  • 再见吧再见:这就是网络时代的影视圈的悲哀,粉丝经济既给了太多人红的机会,也给了很多粉丝群体狂欢的盛宴,理都懂,可没有用

本文标题:迪丽热巴又演烂片,盛世美颜也拯救不了奇葩三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z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