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寻味中国
论狗不理的倒掉

论狗不理的倒掉

作者: 冯晓晖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21:51 被阅读0次

    本文为系列美食游记《寻味中国》第89篇,请关注作者阅读系列文章。

    听说,天津狗不理退市了。听说而已,我不炒股票,退市是怎么个情形也无法亲见。但我却在天津见过上市时期的狗不理,酒店装饰得如宫殿般,张灯结彩、雕龙画凤、红黄蓝相间、熠熠闪光,老远就能闻到油漆而不是包子的味道,我以为。

    中国特色饮食中,我知道最早的却是这狗不理。在孩童的心中,他的名字既有趣又费解,常言道:“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狗不理的名号,是什么道理?后来听说,当年这包子铺的老板绰号叫“狗子”,因为手艺好生意兴隆,来不及招呼顾客,被人骂“狗子不理人”,就有了“狗不理”。生意好怠慢人,却又将骂名转成自己的招牌以彰显低调,透着十足的小生意人的狡黠。我觉得,狗不理品牌的成功,未必在于他家的包子,而是这反转又上口的名字。

    来源:网易新闻

    后来生意做大了,就要编故事贴金。据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期间,曾怀揣热腾腾的包子进宫献给慈禧。慈禧一口气吃了十八个——我猜的——凤心大悦道:“山中走兽云中雁,陆地牛羊海底鲜,不及狗不理的香,食之长寿。”显然,这包子已是白娘子偷来的灵芝草的级别。

    狗不理店门口有组塑像,黄袍的慈禧没羞没臊地手举莲花般托着只包子,身边一位留胡子的猥琐官吏——长得不像袁世凯——手上还捧着一笼,君臣二人倒也是亲如一家,就像是儿子到楼下买了份早点,回来给孝敬给老太太。我估摸着雕塑者的理解能力就是这样。出笼就要趁热吃的包子竟被送到数百里外的宫中?一堆没常识的瞎编且不说,就凭慈禧的素质,她要是能说出那段话,大清没那么快会亡。

    来源:美团网

    这等有辱城市文化的东西,很让人倒胃口。但当年我站在狗不理的门口,却是因为穷才没进去。一份套餐128,让你确信包子馅里必然有给许仙续命的灵芝草。进去可以摆脱穷的标签,但天津人都会说我傻。穷或傻,我宁肯选择前者。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这家店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虽然不是店,而是上市的股份公司,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天津的大街小巷,探听民意去。凡有老师傅大婶,小妞儿混混,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嫌狗不理给天津城丢人,不怪他这等做派?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包子铺做好包子就行,搞什么幺蛾子?

    狗不理早就不是当年的狗不理。十几年前它就被卖给了同仁堂,走的是资本化道路,上市之后便飞一般地在全国开了数十家酒店,甚至还搞起了咖啡连锁。巨大的成本压力总要转嫁到食客的身上,包子才值几个钱?制作技术早就不是秘密,“一招鲜吃遍天”哪还能维系上百年,那就只有炒作老字号的身份。

    “十八个褶”的烂梗,那两个天津相声演员竟在春晚用了那么多年,你卖的是包子还是时装?当资本为了逐利圈钱开始搞咖啡连锁时,当他们家的总经理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老字号说一定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时,当狗不理酒店将速冻包子卖出天下第一时,狗不理品牌只留下了他名字的原意——傲慢,他的倒塌已是必然。

    莫非他这么做时,竟没有想到,无论是多大名气的老店,若是丢弃了立业之本,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来源:腾讯网

    后记:

    本文是对鲁迅先生那篇文章的戏仿。也有些标题党的意思,毕竟倒的只是上市公司,而非老店。其实也没有什么所谓的老店,狗不理不过是个品牌,天津包子的奥秘,谁都知道。若是说倒,它早就倒了,反过来说,作为符号的牌子也可以千秋不倒,只要需求存在。

    那年到天津,当然要尝尝包子。挺好的,鲜甜多汁,绝不塌陷,入口暄软,再嚼却劲道。一家人不仅吃了传统的鲜肉包,还在一家面向本地人的馆子里,品尝了十块钱一只的大包子,相当实惠,个头这么大,馅料十足,喷香扑鼻,用的是切碎的肉丁,颗粒感极佳。这才是北方包子的代表,在南方可不易见到。

    以狗不理为代表的天津包子,不仅是这个城市最具特色的饮食,也是北方包子“水馅儿”工艺的典范,更是当年北方第一商业城市的文化符号。

    其实,谁都不会真心想让狗不理倒下,无论是挨宰的游客,还是天津人本地人。我们只是不愿被傲慢的资本家玩弄。

    《寻味中国》之包子系列,本篇开始。

    原创图文,转发请声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狗不理的倒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zr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