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至慧能六代祖师图》是明代画家戴进早年的绘画作品。
画作将山水与人物相结合,在一幅画中依次展现了禅宗初祖达摩到六祖慧能的形象,描绘细致,生动逼真。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a21308ab35db57f0.jpg)
禅宗从初祖达摩时的不被认可,到后来的广传于世,经过了几代僧人的努力,终于使之成为汉穿佛教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教之一。
画家将六代祖师的形象置身于山水之间,人与景物自然和谐。
这些山水草木除了起到间隔的作用以外,更重要的是,也体现了禅宗在自然万物中参悟佛理的思想。
画面从右侧开始:初祖达摩。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bf28e57c3b24c6c6.jpg)
达摩身着连帽僧袍,端坐在草垫上,面向墙壁。
看长相,长眉毛,大胡子,深目高鼻,皮肤黝黑,一副梵人相貌。
此刻他双目凝神,应该正处于入定状态。
再看它周围的环境,俨然是在岩洞之中。
左侧一口大缸。自制的竹子管道将少许的泉水引入。
竹枝上,挂着一条大毛巾,是长期在此生活的样子。
达摩的身前摆放着一个包袱。把包袱放在画面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说明这个包袱里装的不是金银,不是随身衣物,应该是传法的器具。
包裹的前面有一个钵盂,可见饮食十分简单。
右侧的石边露出的繁茂的竹叶,让人联想起它高洁品格的象征。
两人的左侧则有溪水流过,仿佛是智慧在内心的流淌。
达摩的身后侍立一位僧人,这位僧人穿戴整齐,双手合十,姿态十分恭敬。
传说有位神光和尚,得知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便前来求法。
寒冬时节,大雪纷纷,直到雪没及腰部,达摩才开口说话。
为了表示自己求法的决心,神光和尚自断左臂,终得达摩真传。
后来他改名为慧可,成为了禅宗二祖。
画面上,这位僧人双手皆在,雪才刚刚没及脚踝,达摩的包袱也整整齐齐的放在山洞中。
说明画面中描绘的是,慧可还在向达摩虔诚求法的过程中。
我们看整个画面,最右侧为三面墙壁的山洞,最左侧是开阔的空间。
山洞也许正是达摩在困顿中毫不动摇的坚持的象征。
侍立的僧人、潺潺的流水,让禅宗的留传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