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里,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谁也改变不了谁,只有精神上的互相信任和理解。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423/d0c21a626face55f.jpg)
我们知道,按照前八十回暗示,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随着黛玉的早逝终成泡影,宝玉最后与宝钗成婚,完成了“金玉良缘”。
然而宝玉最后还是丢弃妻子宝钗悬崖撒手,出家为僧了,只留下宝钗一个孤独终老。正如三家评本所说,”黛玉一朝身死,死不同穴,此恨绵绵无绝期”固然是悲剧,那”宝钗才成连理,便守空闺,良人一去,绝无眷顾”又何尝不是悲剧。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423/daca0366a0bd4d9c.jpg)
宝钗这样简直比黛玉还可怜,黛玉至少活着的时候得到了宝玉的爱,然后她死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倒是宝钗,一个人孤孤零零,焦首煎心日日月月年年,更是堪怜。怪不得脂批讲,
宝玉之情古今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到后半部,则洞明矣。此是宝玉三大病也。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之为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玉一生偏僻处。
宝玉为什么会离开呢?家族的毁灭固然是一个原因,宝钗自身的原因也并不是没有的。红楼中有一次宝玉作酒令,女儿悲愁喜乐四个,看下来都是关于未来夫人的,宝玉唱的是,女儿愁,悔教夫婿觅封侯。一个悔字,把宝玉离开的原因和宝钗的情感反应说的清清楚楚。如果宝钗知道规劝宝玉仕途经济会导致宝玉离开,是不是就不会那样逼他?可惜没有如果!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423/6b6035cdf33cdf27.jpg)
宝玉厌恶功名吗?其实未必的,看贾政的成长之路,
(贾政)起初天性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
贾政从开始的诗酒放诞,到正经严肃,再到给孩子以自由是有一个过程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青少年时期都曾经叛逆过,渐渐长大做了父亲,成了家庭的支柱,逐渐成熟起来。如果没有外力,宝玉大概也和绝大多数人和贾政一样逐渐成熟起来,长大以后我也成了你,安心仕途经济,还打孩子,想让他读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423/017403b23351354e.jpg)
但是,宝玉自己成熟,和宝钗逼迫其实是不同的。宝钗规劝宝玉要苦读圣贤书,被宝玉直接嗤之以”混账话”!其实,如果这话从贾政嘴里说出来,宝玉反应决不是这样的。甚至王夫人掰着手指头骂一顿劝一顿宝玉的反应也还好,父母管儿子那是天经地义。
宝钗算什么?可能很多话换个人说就变了味。就像还珠里的小燕子皇阿玛可以骂可以打,容嬷嬷也来说三道四,小燕子马上反驳,你是老几?你凭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12588423/c1805a966588fd68.jpg)
作为表姐也好,作为妻子也罢,宝钗都和宝玉是平等身份,如今又有哪个男人喜欢妻子天天叨叨自己不中用吗?每个人都渴望长大,年幼皇帝能够亲政标志就是大婚,如果成年男子婚后还被老婆管教,势必引起强烈的冲突和抵抗。不止宝玉如此,如今不少婚姻破裂也缘于此,”悔教夫婿觅封侯”,他不如小李赚钱多不如老王做官大,很多女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把男人逼走。
其实婚姻,最后每个人的选择,都是选一个处的特别舒服的,而宝钗绝不是宝玉舒服的那个。宝钗以自己的价值观要求宝玉管教宝玉,想把宝玉改变成她心中的好男人,结果就是弄丢了那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