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运营的五个手指

作者: 润屋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9:42 被阅读0次

看了一下校长的微信群,有几十个,有自己建的,有任课老师建的;同一群有问“孩子到校没有”等事务性,也有问专业问题的;有提问没有回应的;不同专业混杂同一群的;不同阶段混杂的……社群运营现状堪忧。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解决呢?

图片来自网络

拇指——规则

拇指居首,规则为先。运营社群,建立规则为首要任务。

1.区分管理规则和运营规则

入群实名、按模板发帖,发言顺序、讨论时间等等诸多规定,只能叫社群管理规则。那什么叫运营规则?

2.建立核心运营规则

就是要产生一个非常核心的玩法。

学校社群核心玩法建议是这个样子:

主题:随手拍作业

制定原则:眼高手低,就是着眼点要高,情怀要高,情怀要盛,但是具体落实在行为上,门槛要低。

具体操作:参加乐器类、舞蹈类、语言类的家长把孩子在家学习的视频、参加书画类的家长把孩子的作业照片按规定发到群里,如果不发,那对不起,你要发一个红包,群里的所有的小伙伴来抢。

好处:有了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能够把群友连接到一个共同行动的规则,每天都会通过UGC的方式自发的产生内容,同时因为有红包的刺激和促活,大家又会自然而然的成为这个规则运营的监督者和执行者。这样的一个规则的设置,使得这个群在后期的运营工作量极小,群体很精准,利于后期转化。

核心运营的规则随着社群的发展要不断的去迭代和演进。

食指——内容

规则指向人行为的运营,传播指向的是关于内容的运营。

1.内容产生机制

内容运营上要设置能让用户产生内容的规则,如随手拍作业、亲子互动等等。

2.内容服务机制

通过媒体中心如公众号、简书等工具平台。利用这些媒体平台为用户进行内容的服务,社群运营有个很重要的核心,就是要服务好每一个人。要把家长每天拍的视频、图片作排序,还可以配上优雅的小诗,发一条公众号,或者编辑排版好发到视频、图片专业平台。内容是大家共同来创造的,所以那么大家会愿意共同去传播,传播就不是问题了。

例如,《无戒365极限挑战营训练班》收录学员文章进入专题《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就是借助平台为内容服务的很好的案例。

中指——传播

中指养尊处优但曲线优美,长度最长,代表你能触及的最远处。

1.传播

内容产生机制和内容服务机制的建立,直接决定传播机制难度有多大。

在引流成本高企的时代必须进行全网推广,尽可能的覆盖各大平台,扩大影响力。

2.沟通

社群对外叫传播,社群内部传播就叫沟通。

如何沟通,就是会聊天。什么叫会聊天呢?

第一,有提供,既有反馈。

社群里面有一个人说话了,如果没有人回答的话,他会很尴尬,接话就是最好的提供,回应就是最好的提供。很多群有专门跟别人去接话,就别人说任何一个内容他就去回应,这种人往往承载的信任和他未来要去做一个传播所受到的关注度是最高的。

在社群内部去进行传播的时候,与其去做一个疯狂的提供者,不如去做一个优秀的回应者,你给别人的回应,别人也一定会给你回应,这就是社群的一个特点。

这是社群运营者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不管是“孩子到校没”,还是‘孩子学得怎么样”,你都应该认认真真回应家长。

第二,要注意我们要去用“无“的方式去跟别人聊天。就是明确我们自己没有什么去跟别人交互和对话。

内部传播的时候呢,我们往往会流于去表达自己的有,老师举例道,我有一个茶馆儿,我有一个产品,我有一本书。“有什么”在社群的这种自组织的环境里面,跟别人是没关系的,这个时候你要表达我没有什么,比如说我写了一本书,我想开新书发布会,但是我没有场所,有没有地方谁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场所呢,这时候会发现就会出来了好几个人帮你解决。

放低姿态,摆正位置,有效实用才是内部沟通的正确方式。

无名指——持续做好社群的势能

社群运营的两个关键点,一、社群的背后,有实力的传统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去给社群做推动力;二、社群要具有社交能量的流动,就必须要有社交的势能产生,这种势能往往体现在一个或者多个的外部或内部的KOL上。

1.建构势能

这个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产品设计和规则设计要保持两个关键要素,第一个叫做成瘾性,就是要高频次,第二个叫僭越,就是我们说的是势能,那你一定要让屌丝有可能认识到这个成功人士,让这个创业小白有可能认识到创业导师,让这个这个普通用户有可能认识到这个进阶达人。在这种产生了势能差的环境下,这个社群才有可能持续活跃,如果都是一群差不多的都是小白,这种在一起互相交流的话,很快的这个群的势能就会进行衰减,因此势能的建构,KOL的配置至关重要。

培训学校的KOL可以是任课老师、优秀学员、行业大咖等等。

2.保持社群能量的流动

社群的成员要源源不断的进来,同时也要让它源源不断的出去,这个出去不是让他走,离开我们这个群体,而是让他进阶和升高。本身这个KOL是在这个社群内部产生。他原来是一个小白,结果在你这里玩了三个月以后,他可能就变成达人了,那形式上他要去你一个达人群,可能在内容上他要进行分享,他有一些权益来组织活动等等,给他自己创造这种自豪感和荣誉感。

进而会对新近的小白可以通过新晋达人这样的一个进阶途径,明白自己的成长路径,知道怎么变成达人。这种社交势能就会持续的产生。

尾指——线下活动

尾指可以拉钩,可以建立与人的联系。通过线下活动勾连线上线下,实现价值转化。

学校社群本身就是学校+社群,而不是社群+学校,线下才是社群产生的基础和根本。社群是学员沟通信息、联系学校、分享成果、自我成长的平台,是学校畅通信息、家校共建、宣传推广、增强体验的窗口。

线下活动的开展应注意规模、质量和频次。

规则的设置、内容的生成、创造传播和沟通,然后持续的让社群当中有社交的势能,以及不断的落地,线下活动转发价值,就是社群运营的五个手指。组织协调好五个手指,搞好学校的社群运营。

【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五天

文/润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群运营的五个手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e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