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作:凡所拥有,皆是负累。
想一想的确如此,从大件的房子车子,到小件的柴米油盐,房子要定期交物业费采暖费还时不时需要通地漏维修管道,车子的维修保养加油洗车也更不必说。疫情期间才发现,以前采买的很多食材都没好好利用,却还占用的大量空间。
在极简的践行上,自去年9月决心一年不买衣服后,打算再增加一项每天舍弃一样东西,照着《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提到的替代原则,有可替代物的就合并同类项,只留一样。比如杯子,只留1只就好,酒杯、水杯、茶杯统统可以合并成1个。看过一个人帖子里写的甚至连杯子都不保留,只有一个碗,吃饭、喝水、喝茶等等都用一只碗。
当然也不能太绝对,意思就是尽可能少的持有物品,让自己的居身之所清爽整洁。
松浦弥太郎说过:桌上什么都不放,从一张白纸的状态开始工作,为了桌子上什么也不放,好好整理整顿。每天清零,将自己变成白纸的状态开始。
桌上什么都不放的状态,在几个同事的办公桌感受过。一个是财务的同事,去报销的时候,发现她的桌面除了电脑和一个装着整整齐齐的票据的文件篮之外,真的什么都没有,当时立刻就觉得好清爽,下决心回办公室后要把自己的办公桌好好收拾收拾。还有两个同事是蓝色性格的,做事都是一丝不苟一板一眼,做事寻根问底,解决问题能力强,他们的办公桌也是几无杂物,没有绿植,也没有杯杯盏盏,更没有堆积的材料,一眼望去就是整洁有序。
我想,这几个同事一定是做事非常有条理,而对生活工作的掌控感也很强的人,也是工作中非常靠谱的人。想一下,两个人,一人桌上整洁有序,一人桌上杂乱无章,哪个人更让人觉得信任呢?
认真思考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哪些是合适留下常常久久使用的,哪些是可以被替代的,哪些是可以立马处理掉的。谨慎的拥有,珍惜的使用,是对物品,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少拥有,多自由,不妨试试从每天处理掉一件物品开始。
2020年2月18日
清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