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评价(二)

作者: 宏石deng | 来源:发表于2019-06-02 20:22 被阅读6次
    漫谈评价(二)

    高考一直是指引着我们教育方向的指挥捧。我们一面高喊着素质教育,而一面又一考定终身,分数唯上。每年都在极力宣扬着那些高考状元,那些媒体更是不顾一切地推波助澜,但是可笑的是我们有的人不知道历史上的状元除了留下给后人一个状元的虚名,没几个有流芳后世的成就。

    更多的却是那些没状元之名,反而行了状元之实的人,给后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贡献。可见那些各种宣扬状元的评价并不一定好。

    在此特别奉劝那些有状元情结的人冷静看待。好在现在有的高校也发现了分数并不代表全部,于是开始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了,当然这可能比只看分数麻烦些,但却更加靠近公正和科学了,那也是进步了。

    只重视培养,不重视评价,主要是没有有效的手段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

    赏识教育,其实是用鼓励的语言,赏识的态度去激励孩子发挥潜能。也算是积极评价带来的力量吧。

    漫谈评价(二)

    民间有句话,流传很广,“棍棒之下出孝子。”过去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打骂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当然我们也知道那是最粗暴最简单的教育方法。

    评价是有教育作用的。而且这种作用发生在任何时候,尤其是对孩子。

    我们常常发现生活中最缺少的就是对他人的赞赏。对他人的赞赏最终将是让大家获得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如果稍微留意就会发现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晋升提拔的尽是一些享受福利型的人物。因为我喜欢那个人,那个人又与我亲近,于是我就提拔他,这就是私心用事的评价结果,由个人喜好决定的。

    “三千宠爱集一身。”可惜我们有的人不明白,钻业务的疏于迎奉,爱迎奉的疏于钻研,两者是不可兼顾的。

    上海有一个消息,因为与西方文化习惯相悖,据说“龙”在西方文化是邪恶的象征。所以有上海专家建议,传统的“龙”形象被指不再适合作为中国的形象标志。

    有吴专家提出,“龙”的形象容易让不熟悉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误读,甚至遭到别有用心的歪曲。

    有人认为那个教授建议修改龙,有崇洋媚外的嫌疑,干吗老是要迎合别人的意愿而活着呢?别人要怎么看,谁管得着呢?那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一下龙在中国是吉祥的象征呢?难道说外国人不乐意的,是不是我们都有要改啊?

    常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就连外国人也说OK。你说中文要外国人说OK吗?难道我们自己的赞美真那么不值钱吗?干吗总要标上个外国的评价就权威了呢?要我说定是他们总是认为外国的月亮更圆些,自己没有那个自信罢了。

    如果我们稍留意一下,我们的周围总是听到的批评比赞美要多得多,突然间你真会发现我们的对人的赞美竟真的少得那么可怜。

    漫谈评价(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评价(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hf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