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套的问题: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最幸福?这个老套的问题有个同样老掉牙的标准答案:心中装满爱的人最幸福。
最真的理,往往就是这么浅白。
为什么基督和佛陀都苦口婆心地让我们有爱和宽容,我猜(好大的胆)他们目的不是为叫我们对世人慈悲,而是迂回对自己慈悲,他们是努力用浅显可见通俗易懂,来教我们怎么样抵达绝对幸福,他们肯定是自己达到了,体验到那种幸福,知道那种幸福的美妙,于是用各种启示引导我们,想让我们同样抵达,为此甚至不惜献祭自己。
所以他们才是真的对世人慈悲。
可是心又不是容器,爱又不是东西,怎么办呢,那就不停不停不停地长啊炼呗,如果想抵达那种幸福。
相亲相爱看《流动的斯文》,说到张家四姐妹的曾祖张树生,原来清廷涂地腐败里,也有那么一两股清流,哪怕风气已经坏到极致,也有人愿意选择力所能及,这种沉稳务实的品质,也是张家门风之一。
大厦将倾,毁点肯定在根基,即使大势已定,也有那么一两根砥柱,明知无望也拼力抵死支撑。张树生的遗折字字披肝沥胆,句句呕心沥血,其心其情,堪比诸葛亮的出师表。
突然对斯文一词有新理解,它不仅仅表示书生文弱风貌,更是一种凝重品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品质,不止风流文雅,更有铮铮傲骨,碧血丹心。
这种傲骨一度被传承,抗日战争时期避难四川宜宾的林徽因就这样教导过儿子:万一日本人打过来,不怕,中国读书人总还有一条后路,家门前不就是扬子江吗?
家国天下向来是中国文人自觉的精神格局,是一种更为恢宏博大的爱。
以前有个说法——知识越多越反动,面试课时李老师举了个知识分子与文盲得同一种病,同样治疗方法最后文盲痊愈,知识分子迁延不愈的例子,感情现在是知识越多越烦恼。
为什么呢?知识离智慧实在还差的远,有知识不等于有智慧,我的浅薄理解,智慧里面,一定包含有宽容、接纳、慈爱这些因素。
所以支撑构建起中国传统文人“斯文”品质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是他们有大智慧有大爱,才有那样的精神格局。
很有气度《少有人走的路》是李老师特别推崇的一本书,好几年前读过,内容几乎全都还给派克老师了,只有一个点印象特别深刻,大意是爱是人类最好的自我救赎,生活中遇到任何事儿,如果你已经穷途末路无计可施,问天天不语问地地默默,那你就去爱吧,爱能解决所有问题。
真是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没有晦涩枯燥的理论论述,不是居高临下的人生指点,派克老师用通俗流畅的叙说,慈悲温和的态度,加上丰富厚实的专业背景,娓娓道来,力图让读者明白该怎么样正确对待个体成长、家庭关系、孩子教育问题,以及对人生意义、终极目标的探讨,把宗教和心理咨询对成年个体成长的影响近乎完美地融会贯通,有兴趣的一定要看看这本书,受益多多。
宗教也好哲学也好心理咨询也好,对“人”的关注解析帮助,在某个层面真的是殊途同归,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佛教说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能成佛,成为最好的自己即成佛。而派克老师说,当你成为最好的自己时,上帝就住在你心间。
扯得有些远,其实我只是想说一句:让自己变成个心里有爱和温暖的人吧,即使不指望自己成佛成仙,至少能让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近,越来越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
成为最好的自己……好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