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对牛弹琴。那么对牛弹琴,究竟是弹琴人的问题,还是牛的问题,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见仁见智......
我们看看,对牛弹琴的典故: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 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这样看来,应该是弹琴人的问题......
现在假设一个场景:职场上,领导对牛弹琴,那肯定问题出在牛(你)身上,因为领导不可能有问题,只有有问题的领导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再假设一个场景:学校里,老师对牛弹琴,那肯定问题出在弹琴人(老师)身上,因为老师就应该做到因材施教......
假设第三个场景:生活中,朋友、情侣、家人如果说对牛弹琴,那就要视角色、身份、收入、感情等因素来确定是牛的问题还是弹琴人的问题......这个时候,它又成了一个社会学的问题,你是仁是智可能取决于你的社会角色......
所以,不是所有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校解答不了的问题,社会将教给你答案,这还要看你有没有天赋学......
呵呵,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