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作者: 奇思异笔 | 来源:发表于2020-09-02 17:29 被阅读0次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时时记在心里。一方面因其高寿而喜欢,另一方面又因其寿高而有所恐惧。”

读到这一则,大家可以在心里问一句,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今年有多大了?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的。说起来真是让人伤感,很多人可以记住爱人、孩子,甚至是同学、朋友的生日,可是却记不住父母的生日。

父母爱孩子,是不言而喻的,孩子爱父母,却需要一再强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怪现象,有一句话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现在与父母真正相处的时间其实很少,从在襁褓之中到上大学,这一段时期有一半时间都在学校,而在剩下的这一半时间里,又有一半时间在睡觉。上大学之后,所能陪伴父母的就只有寒暑假了,再到成家立业,所能陪伴父母的时间也就更加少了,其实不光是我们,古人也有这样的经历和感触,否则怎么会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呢?

          有一次,孔子到齐国去,在途中听到有人哭的声音,而且那声音非常悲哀。于是,孔子对他的家仆说:“这哭声悲哀是悲哀,但却不是丧亲的人的悲哀。”结果他们继续驱车上前,刚走了一段路,就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只见那人抱着镰刀,戴着生绢,哭的样子却不甚悲哀。

孔子下车之后,追上去向他问道:“您是什么人?”那人回答说:“我是丘吾子。”孔子问:“你现在不是在办丧事的地方,为什么还哭得这么悲伤呢?”丘吾子说:“我年少的时候出门在外,寻师访友,多年后,学成归来,发现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树想要停下来,但是风却不停;儿子想服侍父母的时候,可是父母却已经去世了。不再回来的是时间,不能够再见的是双亲,话说完,丘吾子投水自尽。”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我们应该多关心父母,多问问父母开不开心,自己的孩子人生路还长着,又何必一味只关心孩子而将自己年迈的父母忘却脑后呢,孝,需要一再强调,更需要默默实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mws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