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过心中那座山》

《越过心中那座山》

作者: 爱读书的海霞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20:11 被阅读0次

将我们的心灵牢牢困住的,往往并非外在的力量,而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牢笼,是我们自己植入脑海的想法。

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我们不去坦然面对,却指责苍天不公,被困在受害者心态里;

面对亲朋好友的期待,我们隐藏甚至扭曲了真实的自我,被困在他人的眼光里;

面对至亲挚爱的离去,我们用懊恼和内疚逃避现实,被困在未解决的悲伤里。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本书描述的12种最普遍的心理困境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却不知道,获得自由所需的力量就藏在我们的内心;

我们都在自己建造的这些牢笼里苦苦挣扎,却不知道,打开牢笼的钥匙就握在自己的手中。

1受害者心态牢笼, 把一切归咎于命运。

2逃避型牢笼,麻木,屏蔽痛苦的同时也屏蔽喜悦。

3自我忽视型牢笼,忽视了自爱,总想依附在别人身上,爱别人然后从别人那里获得爱。

4秘密型牢笼,秘密带来羞耻,羞耻带来成瘾。

5内疚和羞耻型牢笼,“给自己创造糟糕的预设,不允许自己快乐。

6未解决的悲伤型牢笼,只有接纳。

7僵化思维型牢笼,人与人的思维模式是有不同和高低之分的,且改变十分漫长,不必强求。

8怨恨型牢笼,没必要,别执着在情绪的幻境之中。

9恐惧型牢笼,与8同理,该干什么干什么就好,事情不会因为你害怕了就不发生。

10评判型牢笼,总是活在对别人或者对自己的评价中。

11绝望型牢笼,诱惑人们过早的放弃

12不宽恕型牢笼……

你在哪个牢笼里无法自拔……

相关文章

  • 越过心中那座山

    ——十二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 美国伊迪丝•艾格尔博士如今已经九十四岁了,经历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

  • 越过心中那座山

    1.如果我们长期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如果我们一直在燃烧,或者一直充当一名帮助别人的殉道者,我们就会积攒很多怨气,那么...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心中那座山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山,我的那座山不是孔夫子的泰山,也不是李白的敬亭山,更不是辛幼安妩媚的青山。我心里的山则是被称...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也有内心里想要越过的“那座山“。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 心中的那座山

    很久未曾爬山,想念曾经爬山的那些日子。想念爬山辛苦的过程,怀念登高远眺的感觉。 年少轻狂时爬山,因为傍晚迷路,看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过心中那座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na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