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互联网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关于互联网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作者: kavern | 来源:发表于2018-04-28 18:53 被阅读0次

    在“互联网+”的浪潮席卷而来时,很多人坚信互联网银行会取代传统银行。可有个问题首先要思考下,为什么网络银行在美国、韩国、日本、欧洲这些互联网经济比我们更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尝试了十几年都没有取得成功?

    有人说是因为品牌和信任的欠缺,但我们可以看看美国运通的例子。它是金融业中的老牌企业,巴菲特几十年来的重仓股,品牌号召力不可谓不强,客户的信任度不可谓不高。他们也设立过网络银行,网络银行付的存款利息也比许多传统银行高,你可以和其他银行一样开支票、在线支付,用户体验非常好,但最后也没有成功。

    互联网的本质是“人生人”,优势在于能以极低成本服务无数客户,规模效应体现在“人多”,二八现象不明显,是典型的散户经济,得散户者得天下。银行业的本质是“钱生钱”,规模效应体现在“钱多”,80%的业务来自20%的客户,二八现象显著,得大户者得天下,而且那20%的大客户是需要线下的高端服务的,这就是网络银行至今在欧美日韩都没有很成功案例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人生人”主要靠两条:一是网络效应(例如淘宝,买家多,卖家就多,卖家多买家更多),二靠人多提升用户体验(用户越多搜索结果越精确;用户越多,对餐厅的点评越靠谱)。可惜的是,网络银行并不会因为用户多而形成网络效应或者提升用户体验,因此优势并不明显。

    中国电子商户增长速度比美国快得多,于是许多人就认为中国互联网对银行业的颠覆也会比美国快得多。其实,这种观点忽略了中美两国的产业格局的巨大差异。

    美国的线下零售业在互联网出现时就已经很强大了,涌现了沃尔玛、家得宝百思买等一批世界级的零售巨头,因此美国互联网很难彻底颠覆线下零售,目前美国前10大电子商务网站大多是由传统零售企业经营的。中国的线下零售业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并未形成沃尔玛、家得宝那样的全国性大企业,而且线下零售的物流成本、租金成本居高不下,从出厂价到零售价链条过长、运营效率低下、加价倍率过高,所以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企业才能一路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城略地,可以说,中国线下零售的分散和低效是中国线上电商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反,中国的线下银行也比美国的线下银行业要集中得多,五大国有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的市场份额、资本实力、品牌认知、网点优势都远胜于美国同行,因此互联网银行想要颠覆中国银行业,难度远大于颠覆零售行业,原因很简单:线下对手要强大得多。

    相比之下,中国的基金行业比美国的基金行业要弱得多,美国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一家就管理了3万多亿美元的资产,而中国的整个基金行业加起来才管理了3万多亿元人民币,差距巨大。同时,基金行业没有像银行业那么高的资本金门槛,国内大型基金公司管理着数千亿的资产,但是注册资本金大多才一两亿,净资产也才二三十亿。因此中国的互联网金融首先从金基业取得突破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认为互联网应该能够轻易击败传统银行的观点,严重低估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事实上,银行在IT和科技上的投入丝毫不比互联网公司少,互联网金融崛起的结果更可能是科技进步帮助传统银行业更好地服务于既有客户,而不是颠覆性的改变现有格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互联网银行及互联网金融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nb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