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天和友人一起吃东西、散步
观察:昨天下午临时约友人一起出来逛逛,晚上一起去江滩散步,然后吃东西、看《灌篮高手》。
感受:我感觉特别开心。我最近好久没有玩乐了,工作时间就是忙于工作,回到家里除了打篮球、一个人呆着外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也许会有一些人会问我为什么不去找人一起玩,找人一起玩对过去的我来说是一个挑战,现在我选择来面对这个挑战。
需求:我的需求是玩耍。这位友人天天吃喝玩乐,几乎没有什么焦虑,不用为房贷车贷操心、还贷,父母又可以帮衬一下。我及其他不少朋友,包括我的家人,对生存有不少焦虑而缺少玩乐,这样的生活很不平衡。
请求:计划下周回老家,看看自己小时候玩乐的地方。
回顾:玩耍是我一直欠缺的需求,记忆中小时候都不会玩。现在,我选择直面这个需求,开始学着去面对不会玩耍的过去。
2、今天参加活动,我先行离开
观察:活动预计时间是3点到5点,结果到5:30 还没结束,于是我果断离开。前几天的事情,我还没有完全消化,导致今天的情绪很不好。到了5点,我就挺想结束、去休息。但是考虑到活动没结束、大家需要支持,于是继续耐着性质等了半小时。
感受:我很愤怒。既然活动约定了时间界限,为什么居然可以延长30分钟还不停止?不停止就算了,我就自行离开了吧,因为课程延时已经多暂用了我30分钟,我觉得继续超越界限地占用我的时间。
需求:我需要界限。既然大家约定了时间的界限,为什么不去遵守?还有前几次的活动,既然约定了时间界限,一次次拖堂,居然还责怪希望按时结束或者少超时的行为,这是践踏规则。超时的人,因为自己看中一些东西而把时间界限抛在脑后,对守时的人来说是一种越界的侵犯。
请求:参加下一次活动时,强调活动结束的时间和自己离开的时间。用清晰的时间界限,在人与人之间画一条舒服的红线。
3、晚上吃完晚饭感觉无所事事
观察:晚上吃完饭,开始找电视节目《嗨,这就是街舞》(第二季)。
感受:感觉有些心里迷茫,觉得自己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在某件事上持续精进并有效提供价值。感觉我的家庭生活几乎没有情感交流,没有持续精进,只有日复一日的粗放重复,好像是一眼就看到了尽头。
需求: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某方面持续精进,能够高效提供某种稀缺价值,这样我就会被需要、被认可,然后我就可以更好地满足我自己。我的需求是滋养,我希望我有能力获得各种机会,以便自己得到充分滋养。
请求:我做哪些事情可以滋养自己?过完我并不会滋养自己,也没有被滋养,现在我选择滋养自己。先静坐二十分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