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天我去你的办公室,看到你两脚跷在桌子上看向窗外,我就把你的工资翻倍。”—— 天使投资公司创始人

现在的职场竞争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身边的同事热衷于完成任务,享受完成解决难题带来的快感,而很少会花时间回头看看自己的“作品”,全然不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任务与任务之间没有留白,在这条“流水线”上,衡量成功的关键在于数量,而非质量。
哈佛商学院教授巴达拉克在他的著作《学会反思》中提到,如今的竞争太激烈,组织比以前扁平和精简,工作不稳定,科技消除了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说到底,我们都是在高速数字传送带上工作的雇员,只有很少时间陪家人和朋友,很少时间睡觉,更不用说反思了。更糟糕的是,我们真有空闲的时候,却会被电子屏幕上那些精心设计的内容完全迷住,欲罢不能地在一次次鼠标的点击中消耗掉我们的“空闲”时间。
# 反思准备
我们为什么需要反思?
为了不重蹈覆辙。自己一直很信奉的一句话: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避免。通过反思,找到失败的原因,下次避开它,你就比原来的自己进步了一点点。
保持正确方向。反思有助于让自己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 校准方向,从“蒙着打”到“瞄准打”。
打开新思路。反思等于让你从未来回到解决任务的时间点,从未来的角度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是否有未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当你立下决心开始反思,而没有时间怎么办?
以60分为目标。自己开始写作那会总是无法动笔,就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只会一次次否定自己,打击自己的信心,最终败在起跑线上。那我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把它当成初稿来写,不再追求完美,只要能够达到60分即可,等完成后再做润色修正。同样的道理,我们做反思也不需要完美,只要能达到60分即可。
当我们有了反思的动力之后,要如何反思呢?
1. 学会慢下来
慢下来不是让你躺平,而是暂时离开手头的任务,与大脑聊天,感受大自然。
与大脑聊天。我们可以花上几分钟,任大脑思绪飞扬,看看此时的大脑正在想什么,它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对我们现在的行动是否有帮助,如果没有,是否可以暂时把它请走。或者你会发现它是个有趣的想法,可以让它变成现实。通过与大脑聊天,可以整理大脑消极情绪,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感受大自然。我们不必请上几天假去远行,只需看看周围的风景,感受自己平时因为着急赶路而忽略的景色,也许它能给你带来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接下来是学会多角度深入反思。
2. 多角度思考
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一遍一遍回到问题,由此尽力得出在这个问题上,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
有一个老盲人坐在路边乞讨,他的面前放了一块纸板,上面写着:“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
然而人来人往,大部分的人只瞄了一眼就匆匆离开,没人停下脚步。
后来,有个女孩停了下来,她拿起老盲人的纸板,把“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这几个字画个大叉,然后翻面,重新写了一段话。
奇迹发生了。
经过的路人纷纷掏出钱来。
女孩只是把“我是个盲人,请帮帮我”,改成“这真是美好的一天,可惜我看不见”。
你看,只要我们换个角度,也许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多去反思练习。
利用问题。如果你热衷于解决问题,可以给自己提个问题,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 设想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做决定?
- 未来的你会怎么做?
- 如果是你的崇拜对象遇到这个问题,他会如何解决?
3. 评估行动
反思的目的就是更好的行动和决策,既要思考做过的事情,也考虑一下打算去做的事情。
校准自己准则。我们可以通过复盘行动,考虑哪些可以形成规范,哪些违反了自己行为准则,需要避免。反过来,经过这次行动,哪些行为准则可以被修正。
剥离出来。把自己从现场剥离出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反思问题,这样的反思能够做到相对客观准确,合乎理性。
#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机器正在让我们的生活提速,在信息洪流的不断冲击下,人会不自觉地变成作茧自缚的蚕,而技术纵容并放大了人类原有的缺陷。
但请不要让机器代替你思考,在机器对自己形成控制之前,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归根结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当下棋的人,而非棋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