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卓子
身边的人陆续买车,国产的,进口的,小轿车,SUV,买车被陆续提上日程,成为近期的小目标。
同事去年买的奥迪,最少也得二三十万吧;朋友今年买了雪佛兰某款,十五六万,一把付清了;一同学也有空就看车展,目标是二三十万的某款本田;而冲击最大的是,昨天遇到楼上邻居,也新买了三菱的某款SUV,直接都不好意思问人家多少钱了,看着别人纷纷高兴的开着爱车,盘算下自己的收入支出,失落忧伤不满足一起涌来。
作为名义上的会计老婆,(做会计没几年)最见不得就是老公的一副消沉伤神的表情,比不上别人就不比了呗,虽然最能以阿Q精神自我安慰,但关键时刻,还是得用会计知识分析分析,不能浪费了一身本领不是?(请自配捂脸动作)
买车与否就像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的关系。
过去,小规模纳税人达到一定的条件就必须转为一般纳税人。就像人们,有钱了就要买车,因为车是衡量一个人经济地位的基础。
一般纳税人的好处是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账务更清晰,管理更规范,合作范围当然也就更宽广,合作方可以拿到进账专票作为抵扣,大一点的公司就更愿意与一般纳税人合作,而自己进货如果拿到进项专票也可以抵扣。买车的好处也是众所周知,出行方便,脸上有光,不用挤公交,不用赶地铁,冬天不冷夏天不晒。回一趟老家还能炫耀炫耀,没事发发朋友圈,满足一下虚荣心。
优点也伴随着缺点,小规模升为一般纳税人看上去就像是从一个小喽喽上升到了正规的士兵,然而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愿意把公司升为一般纳税人的,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只需按三个点的征收率缴纳,而升到一般纳税人则需要上升到百分之十七(18年5-1之后调整为16%),多了十四个点能否从进账中抵减掉呢?如果进账很少,没有可抵扣的专票,那么小规模相对来说低税赋似乎更有利,而且过去的法律规定,小规模一旦升为一般纳税人,将不得再转为小规模,只能是永久的一般纳税人。买车也是一样的道理,对于我们这种蹦一蹦也可以买个车来开开的人也应结合实际分析问题。第一,离老家太远,一年回去一两次都要计划一番,坐火车相对安全更轻松,开车回去费用高,危险系数也大,那么买车为了回家方便似乎说不过去。第二,上班地方也比较近,步行四十分钟,骑自行车跟开车一样快,公交更是随便坐,打车也就起步价,如果为了上班方便,家里公司每个月都多支出几百块的停车费,似乎更划不来。第三,小孩小,出游有车能方便点,但是在这炎热的夏季,在离会计中级考试还不到一百天的时间里,这三个月内所有的出游计划都将取消,顶多周末运动公园玩两个小时,天气太热了也不一定适合外出,这个理由似乎更牵强。再算算如果买车各方面的开支都会再上一个台阶,对于买车的想法,还是想想就OK吧,本人觉得弊大于利。
再回到会计话题,18年5月1号开始,国家出台了新政策,一般纳税人想要转为小规模也是可以的,这样灵活的选择对于老板和财务来说真是一则好消息!国家都看到了一般纳税人的不容易,觉得应该把选择的主动权交回到老板和财务的手中,而在这个出租车网约车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如此发达的新一线城市,我们不应该把买车与不买车的心态放到平和知足吗?毕竟生活的目标是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为了赚多少钱,更不是为了买多少钱的车。
当然赚钱买车无疑会让幸福的生活锦上添花,所以奋斗的决心还是要有的,但如果因为周围的人都有了车,而我们没有就失去了快乐的源泉,这样的思想是万万不可取的。欲望永远不会被满足,结合实际,适可而止,在有限的条件内让幸福最大化,才是人生应该追求的终极目标。
——仅以此篇献给容易焦虑的海龙童鞋,愿我们无论贫穷富有,都能牵手幸福!
爱你的,会计老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