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很浪费时间的习惯,对某个事物或某个人痴迷的时候,很喜欢把各种信息都挖出来了解一遍。越关注,就知道的越多。入坑这就是街舞时,总决赛刚刚录制完,我翻来翻去,就得知冠军是谁了。然后又顺便了解了下最关注的舞者韩宇的曾经的两进两出的舞社大哥。某天这人发了一条微博,有些触动到我。微博原文如下:
我昨天算了笔账,给某个为学习成本纠结的学生听。
不算更早年的自学启蒙,98年是我正式开始求学练舞的年份。直到08年以前的头十年,国内文化资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我平均每年的学习机会大概就1-2次。累积了十年的舞蹈资料,电脑里也就存了500多G。花的旅费比学费多,成本没算过,但有些学习经历很珍贵,比如两次跟随Skeeter老师的学习,无价。
从08年开始至今的后十年,是我外出求学的爆发期。
我每年大概上10堂大师的小课,其中包括Pete、Sam、Brian Green等等一堆活化石。到今年刚好十年,视频容量大概2.5T。平均按1200一堂课来算,每年一万二,大概一共花了12万。
首先,我相信国内没有几个人肯像我这样甩开膀子求学,也就是说,每年能花掉的学费,差不多也就这么多了。
其次你如果问我,那2.5T的舞蹈视频,12万卖不卖?我会跟你说——早涨价了。
当初尽情花掉的十几万本钱,还不够买辆好车,如今也就是发两三篇微博就赚得回来。
所以每次我看到那些月收入大几千,生活水准明明远高于温饱线的晚辈,在面对很喜欢的国内外老师,却仍犹豫几百块偶尔小几千的学费时——我固然不能以圣人婊的姿态嘲笑他们,甚至还应该给予足够的理解。但我还是想说:你我的区别可能是在眼界上。
如果我能进步,说明还年轻。
年轻时挣的钱,根本不算钱。
年轻时的本钱,也不只是钱。
能理解,不强求。
想我7岁时拿到张100块,手也是会抖的。
我最初想当然地认为,学街舞的应该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吧。看这就是街舞舞者的故事,其实有不少舞者的家庭条件都非常一般,有些甚至可以算得上差了。学跳舞的时候,没条件,见缝插针地自己创造条件,不顾身体的伤,一直练习下去,不断追求进步。舞林英雄,也是不问出处的。
热爱,对小孩子很容易。他们对自己的热爱毫不吝惜。喜欢什么便去做什么,喜欢蚂蚁能一看看半天。这对很多大人,好像有点困难了呢,不信可以去问一句,你热爱什么?很多人也许能给出一些答案,工作,看书,音乐,户外运动,游戏,等等,但也只是口头上的热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热爱经常被各种条件的限制,就先搁着,搁到后面就算了。他们可能有更多责任要承担,他们可能有太多琐事要处理,他们可能没时间,他们的钱和精力可能需要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他们的喜欢也不是假的,可是,太多的可是,让他们的喜欢不了了之,就到此为止了。没什么事情是一定要怎样,一定要如意的,俗语不也这么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嘛。
你说你热爱看书,买了一堆书却并不怎么看,在网上空叹“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
你说你喜欢写作,然而好好写一篇文章都做不到,每次都应付差事。
你说你喜欢不一样的旅途,但却总贪恋家里自在的舒服。心心念念想去的地方,一直都没去,不是没钱就是没时间。
你说你喜欢积极向上的人生,却延续着旧的恶习,重复过去的错误。
您的热爱仅此而已。
你都不练舞,都舍不得花钱上课,谈什么热爱呢?忘记哪位音乐人说的了,赚钱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音乐。很多人呢,看着做音乐赚不来钱就选择别的更有“钱途”的行业了。
热爱是需要行动的。少一点借口,少一点计较,让你的热爱开花结果,让你的生活像小孩子那样,充满热情和乐趣。也许你愿意更进一步,像韩宇那样,把热爱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成了价值。
网友评论
年轻时挣的钱,根本不算钱。
年轻时的本钱,也不只是钱。
从原来死抠的我变成现在这样真的很爽,发自内心的享受这种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