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行走的母亲》写作背后的故事

《行走的母亲》写作背后的故事

作者: 夏海波 | 来源:发表于2016-12-31 06:21 被阅读0次

    农历腊月初二是我母亲生日,原本估好时间,出版社三审三校,书号审批,印刷、发行,大概需要三个月……我在2016年9月将稿件寄给出版社,希望母亲生日时收到我的书,可是因为路途遥远,因为物流还有其它,这本书姗姗来迟。

    其实一直想为母亲写点东西的,思绪蠢蠢欲动却没有下笔,有太多不便言说的原因。我从17岁开始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年近35,这18年来,为了给我治病,母亲常年在外奔波,从中年到暮年,历尽艰辛,广受嘲讽。而我的病却没见好转,断断续续的恶化及控制,从起初的跛行到靠着一根竹竿行走天下,再到股骨头坏死拄上双拐……如今只能用便宜药维持,激素止疼,身体浮肿残变。母亲也将继续在路上,辗转求助,仰望明天。

    母亲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一天一晚也说不完,如果完全表达出来,那肯定是一本好书。比如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她第一次从家乡走到武汉,花了六天六夜,比如在摆地摊卖书时被人用假钱欺骗,比如遇到冒充神医的要求请吃烟喝酒,比如假菩萨的法事和传销陷阱……

    为了筹集医药费,多年来母亲一直在各城镇售卖我的第一本书《乞讨日记》,穿行大街小巷,用脚步丈量人间冷暖。严寒酷暑,艰辛跋涉。可是生活成本太高,交通、食宿、物流、通讯,陌生环境的试错消费,图书市场的低迷,书籍本身的无人问津,城管驱逐……其实这样流浪售书根本攒不下钱,却没有更好的办法——窝在家里,靠那不到四亩的薄地,越发贫困潦倒。卖书,除了有时候可以遇到一些热心人,还是对我文学梦的一种支持。母亲一直默默支持着我的梦想,虽然她没有读多少书,却不断地给我制造读者。好在有些媒体的帮助,有记者报道母亲的故事,渐渐地,母亲的名字似乎也成了网红。

    原本想为母亲写一本完完整整的书,单纯的为母亲写,不夹杂一丝其它。可是我遇到了很多事情,生活琐碎及邪恶诡诈之人扰乱,但这并不是我偷工减料的理由,只是我觉得,自己的才华还不能匹配这种写作的高贵理想。

    所以我读书,几乎每晚都读,除了浏览新闻和网络玄幻快餐,也背诵几段经典,传统的国学诸如《增广贤文》《千字文》《朱子家训》《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原本以为这十年于我是个空白,从最开始的流浪到现在依然一无所有,物质生活匮乏生存艰难自是不必说,比不了同学朋友们个个出人头地名车豪宅入则老总出则美秘的高端大气,甚至我觉得,有人从我身上截走了十年时间,仿佛十年失忆,十年荒芜,人生长满杂草,十年里一无所得,比沉睡更可怕,学识似乎没有一点进取。虽然没什么学历,但我不能没有文化。

    有一天站在街上卖书,我回忆这十年来在路上读的书,出租屋里,破旧小旅馆里,城中村,起初有一块钱租一天的旧书,还有成斤卖的废品杂志,到后来用上手机电子书,仔细想想,我还真读了不少书。英国的狄更斯,印度的泰戈尔,《远大前程》与《沉船》,《简*爱》《呼啸山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的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那在小时候就读过。我记得2007年在海口的出租屋里,过年的时候出门讨钱,回来必在街角小店租一本书打发晚间寂寞时光,很多书已忘记名字,大约有铁凝的《大浴女》,池莉的《生活秀》,为了看看来双扬,还专门跑到武汉的那个什么吉庆街,才明白书里和现实根本是两码事。再想想,那些得过矛盾文学奖的作品,那些有点名气的书,还有现在起点中文网上流行的玄幻作家,像辰东的,唐家三少的,《鬼吹灯》《盗墓笔记》《藏地密码》等等,我都专程追寻过。

    想着想着,不禁有些飘飘然,我居然阅读如此丰富。虽然有的同学家财万贯,可是他们哪有时间阅读我的阅读。虽然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可我也同样惊心动魄。然后我们死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同样化成灰烬。人生是一帘幽梦。

    我想,每个人的存在皆有不同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和奉献。我要在感恩中完成一些理想,文学的梦还有对好心人的赞美——其实我活在很多人的爱心当中,虽然也遇到过恶。我想要记录,一直记录,路上的点滴和感悟。或许不经意的,你是我生命里一个匆匆的片段,或许有一天,你是一个故事的主角。

    我写了不少东西,写残写败了很多文字。谁说过,错误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街上卖书时,我遇到了现在的爱人,我的老婆梁二玲,我写了一本书,20多万字,书名暂定《梁二玲》,或者《迷魂记》,感觉不太满意,先放放,想着以后好好修改。

    我对《乞讨日记》亦有不满,那时急功近利,急切地想要看到文字变成书籍,只用了大概三个月时间完稿,没有修改,武汉社的编辑老师说还可以深挖,我也没去做,就那样草草出版,姑且算一部作品。现在再看,好多东西欲言又止,好多东西矫揉造作。我曾想,有一天,等我自由,我会好好的重新写它,做成精装版,全国书店发行,那不再是寒碜的地摊文学。《西游记》不是教人取经的,《红楼梦》不是教人做梦的,同样,《乞讨日记》也不是教人乞讨的,它只是一个残疾青年的人生碎片,讲述社会底层生活的艰难不易,教人珍惜眼前幸福,里面有爱情,而且稍显悲苦,那大概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街上,很多家长为孩子买,说很有意义……

    而如此有意义的事情当初却被我搞砸得一塌糊涂。

    其实我想写一部经典传世著作的。大浪淘沙,唯有经典才能长存,很多年后,希望有一本《波波流浪记》活在人们心中,虽然名称媚俗,但和《乞讨日记》一样,名符其实。我想要达到的高度,《波波流浪记》要和《围城》《废都》《尘埃落定》《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生死疲劳》等同级别。理想似乎有些浮夸,但万一实现了呢?梦想和爱,是我们存在这个世间的希望。

    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值得炫耀的作品问世,渐渐的,修为内敛,光华不再。连为母亲写本书的念想也搁置。

    一直在路上奔波,挣扎,迁移,膜拜苦难……

    今年终于逮到机会,我想出版一本书,弥补这些年的缺失,也为街头摆摊生活增加一点新的资源。可是出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我想了想,随便收集了一些留在网络的文字。那篇《行走的母亲》,是2014年母亲节在厦门故宫路写的,那天和《海峡导报》记者聊天,本想用这题目在报纸上做一点版面的,可惜我上午睡觉,下午交稿迟到。漂泊途中遇到诸多热心人,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难忘,像《记八字桥谢万祥老先生》,写的是我在绍兴时和八字桥边诗书老叟谢先生的忘年交往。中学时的老师亦有记录。曾经在四川都江堰拜访过著名的“范跑跑”,他花300块请我在岷江边吃鱼,我将此收录在集中。那些诗歌,像《昨夜在嘉禾望岗》《卖包包的傻姑娘》等皆从生活琐碎中来,有时候和老婆闹别扭也会留下蛛丝马迹,比如封面背后的无题,就是有天和老婆吵架,我一个人从白云区江夏村跑到海珠区琶洲村卖书,坐在林子里休息时随手发的一条朋友圈……散文,小说,诗歌。这本书的主体,占用篇幅最长的是半部玄幻《残破天》,按照我的预想,这只是《残破天》的三分之一。原要写一百万字的,写到三十多万字时发觉意义不太,网络上写玄幻的太多,写得好的太多,不可能和那些大神去比,而我的优势,依然是从现实中来,表达生活。很少文化人会有我的这种特殊经历,有这种经历的人大概也没有表达的能力,所以我最看重的还是《波波流浪记》,那将是传世经典。至于《残破天》,如果读者反馈好,如果以后有时间,再写吧,那只是写着玩的。

    说真的,《残破天》是我瞎写的,没有特别的构思,没有列写作提纲,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写一两千字,天马行空的想到哪里写哪里,大概半年没有赚到一分生活费,便停止了网络更新。我是需要生活费来养家糊口的,但又不能像那些大神级网红写得特好拿到打赏。我其实不太擅长虚构,更热衷于现实生活的描述。

    这是一部综合文集,以其中一篇散文为代表定名为《行走的母亲》,算是稍稍弥补我没能为母亲写本书的遗憾。像《羊脂球》,大概也是以这种方式取名,其实它里面还包含很多作品。有朋友说《残破天》应该单独出版,那也是一本厚厚的书,再收集整理一些路上的人和事,另外出一本《行走的母亲》。可是我嫌麻烦,就这样做了一本头轻脚重的集子,但是也很好看啊,几乎包罗万象,散文,小说,诗歌,还有穿越武侠……

    至于为什么要加进去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让一本书变得不纯粹。因为这样出书的机会对我来说很少,所以多一些感恩融入,多一些内容渗透。前面的部分,算是现实生活中的残酷人生,后面的玄幻,那是梦想里的火花闪现——不是有个文学梦吗?姑且叫做梦想照亮人生。

    关于《乞讨日记》后面的生活,那些好心的人,朋友,同学,点滴无私的帮助和感动,还有街头卖书的凄凉,我会单独写一篇,大概20万字以上的表白。

    这本书,因为字数过多,内容超载,校稿时删除了一些东西,为了尽量多包容,降格为小五号字,一般的书用五号字。所以30块钱,大概很值吧,买到一个人的经历,那么多的字。这大概就是我前段人生的了结,然后靠着它在街头养家糊口,努力去实现一个经典的梦……


    最牛乞丐夏海波卖乞讨日记 - 腾讯视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走的母亲》写作背后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cu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