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导读七十五|一代狂哲熊十力【3】

导读七十五|一代狂哲熊十力【3】

作者: 罗益明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15:12 被阅读0次

第11章,由于跟复兴书院的创始人马马一浮先生在教育理念上的不同,谁也不能说服谁,所以他就没有在复性书院待下去了,就又去到了梁漱溟先生待的地方,后来他听说这个欧阳竟无先生来到了江津,所以他就前去拜访自己的老师,可是这一次的拜访呢,非但老师没有原谅,反倒还写了两篇批判他的文章。

1942年,欧阳竟无先生去世,他自己拖着病体,前去吊唁欧阳竟无先生,但是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呢,组成这个人墙拦住他,不准他去吊唁,那他就远远的看着这个欧阳竟无先生的灵堂,深深的鞠了三躬。

后来他跟这个欧阳竟无先生的弟子吕秋逸先生通信的时候呢,他肯定了这个欧阳竟无先生的学识功底深厚,开辟了一代风气等等,但是呢,他对于自己不认同的地方,也是毫不讳言的直接批判,这也引起了他们后来之间的争论。

两年之后,这个欧阳竟无先生又收了一个弟子,这个人叫徐复观。徐复观这个人也很了不起啊,后来他跟老师齐名并称为这个新儒学八大家之一。熊十力先生在教这个徐复观先生读书的时候呢,有这么一件事情特别有意思。

这个徐复观读书啊,就是说,会提出很多跟书中完全相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但是这个熊先生呢,就骂他,他说,你这么读书怎么能行呢?在他看来这个读古书,你首先得读出他的益处,然后再去评判他的坏处。

其实熊十力先生的意思呢,就是说你这个学问不要太自负了,你连这本经典著作当中这一段话的深刻意味都不清楚,你还去奢谈自己的观点,那这不是狂妄自大吗?后来这个熊十力先生回忆的时候,这个觉得熊十力先生当时对他的批评,可谓是当头棒喝。在这个期间呢,熊十力先生,又完写了自己的另外一部著作,《读经示要》。


第12章,在这一节里面就是大体记述,这个熊十力先生的一帮学生就是帮助他把这个《新唯识论》翻译成白话文,以及帮他整理相应的文稿等等,他门下的弟子很多,其中前面也讲了,就是说跟他并列为这个新儒学代表的就有这个三个人,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也简单谈到了,就是他对家庭教育有所缺失,因为就是这个作者在这个资料当中很少见到,就是说这个熊十力先生教育自己子女的一些言论和具体的事情。

不过,这个书中提到的就是这个熊十力先生教育他这个有点不学无术的这个侄子的一封信,这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个人认为很好就摘抄下来供大家参考。“余信学问之事,不由天启,不由人授,唯自心之诚,发不容己。将夙昔习染痛切荡除,而胸无滞础,则天地万物之理,自尔贯通,而不知其所以。古人所谓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至此始信其非妄语也。”

第十三章,当国民党这个败退之后,这些文化人士也面临了选择了,到底自己是留在大陆呢,还是前往台湾呢?这个熊十力先生呢,也在考虑啊,考虑了很多地方,香港,台湾,甚至是印度啊,后来呢,他觉得啊反正自己也无心于政治,就想做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那么这个他们,也应该不会为难自己,所以说他就选择留在了大陆。不过他那三个学生倒是离开了大陆,唐君毅去了这个香港,而这个徐复观和这个牟宗三就去了台湾。

没过多久,这个他的老朋友,董必武郭沫若他们,就邀请这个熊十力先生去北京共商国是,所以他就去北京,那边定居了下来,在北京定居之后,他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那就是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齐白石先生跟他一见如故,气味相投,两个人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他也在北大继续教课,他教课还是老样子,就是说让学生跑到他家里来听课,在这听课的人当中,有两个人是中国学术素养深厚的两位大学者,一位是贺麟,一位是任继愈。在教学之外,还写出了四万字的《与友人论张江陵》等著作。


第14章,这里讲的这个熊十力先生,虽然在北京呆了一段时间,但是也没呆多久就又离开了北京去了上海,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这个思想体系啊,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说法,那就是唯心主义哲学,那么当时很多学者,你比方说有名的这个,冯友兰先生,他就把自己的哲学系统完全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来重新建构,但是呢,这个熊十力先生呢,拒绝改造,他要坚持自己的那一套思想体系,那你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之下不成了一种异类么?

所以他后来选择去了上海,去到上海之后呢,这个当时的上海市长陈毅先生对他特别好,帮他安排他想要去的那种比较安静的房子,而且也经常帮助他解决生活上的难题。这个时候,他的学术著作《原儒》《体用论》等等也在上海这边的书局出版了。

在1961年2月份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这个他就把门窗紧闭,然后升起火炉,结果弄的煤气中毒,听经抢救确实强救过来了,但是呢,他原来患的那个病啊,神经衰弱,就是又更严重了。在这个时候他还是坚持学术研究写作,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写出了《乾坤衍》。

第十五章,在其晚年的时候,他在那边办事的朋友,就是送给了他这个《实践论》《矛盾论》,还有这个费尔巴哈的一些著作,就是希望他能够接受这个唯物主义,然后放弃自己的那一套唯心主义学说,但是呢,他还是拒绝改造,比方说,那个时候,你看别人家里挂的相片,都是你懂的那些人的相片。而在他家里挂的相片是啥呢?孔子,王阳明,王夫子,由此可见,他对自己所研究的那套传统文化系统的坚守与执着。

1966年那个事件爆发,无数的这个文化学者,陷入到了一种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他作为一个信奉唯心主义哲学的人,更是首当其冲,他曾经说过,如果说我不能自由研究学问的话,我就绝食饿死,后来他果然这样去做了,当然最终饿死,倒没有饿死啊,但是却死于肺炎,享年85岁。


本书作者在后记当中,从6个维度精炼地概括了熊十力先生的一生坎坷经历。他认为熊十力先生,第一,是一个草根逆袭的典范,第二,是一个独辟蹊径的创客,第三,是一个不迷信权威的学者,第四,是一个蔑视权贵的牛人,第五,是一个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国者,第六,是一个不畏困境积极豁达的乐观主义者,诚哉斯语。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虽然这本书从头到尾把熊十力先生的基本经历给梳理了一遍,但是呢,当中有很多小的细节作者没有展开,而对于这篇导读也同样是如此,因为我是在作者的基础之上,再进一步细化和提炼,这就导致我们对熊十力先生的认识,还是比较的表层。

如果真的想对熊十力先生本人有更深入系统的理解获得体验,个人以为还是可以去读一读熊十力先生的相关学术著作,或者说从熊十力先生的学生当中去看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老师的,怎么去研究老师的相关学术思想的,那么这样可能会帮助我们更深入的去体会熊十力先生,他本人经历以及他本人的思想。

不知道千百年之后,是不是还有人会记得,民国时期,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人能讲,其余都是混扯”呢?

导读七十五|一代狂哲熊十力 【1】

导读七十五|一代狂哲熊十力 【2】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读七十五|一代狂哲熊十力【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dv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