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魔王琪琪是我小外甥,今年快满12岁了,是个聪明的小调皮蛋。小小年纪,反应快,思维敏捷,特别擅长诡辩,没点应变能力真应付不过来。
活泼劲也是一流,从早到晚没有一秒能安静下来,除了玩游戏的时候。他喜欢的活动也是清一色的动态爱好,像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等,只要是运动,都喜欢,也都玩得不错,用他自信的话说,我是有运动天赋的人。
一边擅长,另一边就相对要弱很多。像阅读这种安静活,他是没有耐心看的,偶尔有本喜欢的书,估计也是囫囵吞枣。
因为离得远,我跟他的接触也仅限每个节假日的一两天相聚。我对他不了解,他对我也算不上很亲近。这是我最近在反思的事,从前忙于自己的孩子,无暇顾及到其他,想想十多年来,他到我家的次数曲指可数,我也不曾好好陪他玩过。
这次把他从老家带过来,主要目的是培养亲情,也试图改一改他急燥的个性,前者是肯定有作用的,后者想要在短短的十天时间有所改变,估计很难,无论怎样,都要做一些尝试,做一些努力,为孩子好。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好了,家庭才会更幸福更和谐。
周五中午到家,他表现出种种不适应。因为没有游戏,女儿也因为有课不能陪他玩,当然其中也有他的超强粘人性让女儿退避三舍。他时不时就要用力捏住女儿的手腕,死死地用力晃或摇,要不就是捏着女儿的手压在我头上,各种调皮方式皆由他创造性地发挥。作为姐姐,这点得表扬她的涵养,捏得红红的,痛了也只跟我嘀咕几声,没有发火,更没有对弟弟生气,虽然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想着小姨的好依旧像个大人一样包容着这个比一般孩子调皮N倍的弟弟。
下午给他找出一堆女儿读过的书,一本都不想读,好说歹说都不行,才坐下来就嚷着要回家,嘴里一直念着不好玩不好玩。坐在家里要出门,出门才下楼又要回家,一会儿说好去打球,下楼又变卦了,不打了,走两步又要上楼,定不下心来。我力图纠正他的一些不良习惯,讲了几句道理,捂着耳朵走开,只能立马打住不说。担心再说下去他要发飙,性子很急,越要求他越反着来,真正急不得。罗马非一日之功,养成这样的个性也不是三两天功夫。
吃饭要哄,洗澡要哄,喊一遍两遍都不起作用,必得他自己愿意了,不喊他了,才慢悠悠去做,自己也能很快的忙完。挺聪明的一个孩子,脑瓜子灵活,记性又好,就是做任何事喜欢对抗着来。可能与他爸的棍棒教育有关,小时候不听话时,一言不合就打。男孩子的教育比女孩子本就难一些,不讲究方法只会适得其反。
周六加班半天,没有听到任何消息,一直担心着。下午回家,挺安静,姐姐的平板在手,游戏玩得正欢,这是唯一能让他安静坐下来的事了。问过已经玩了近一小时,到了姐姐约定的时间,他也还遵守约定,归还了平板。哄着写了篇作文,总算熬到快五点了,我提议下去打羽毛球,同意了,下楼又不打了。再提议去买零食,到了店子里,问想买什么随便拿,一律不要,我只好随便挑了几样自己喜欢的,他也能吃的零食买回去。
吃晚饭,同样的剧情上演了。一家人围着吃起来,他一动不动,任你叫上好几遍,反正是我自岿然不动的状态。待大家都各自吃得正欢,也无人再顾及到他时,才自动开吃起来,而且速度很快。我只能说是我没懂他的节奏。
饭后,邀约他出门去逛商场,权当散步。商场里有影院,我游说他看场电影,不想看,无功而返。下楼到运动衣物区,问要不要衣服,也是否定。见某店内有篮球,他自己相中一款,想买又嫌贵,要货比三家再看看,转了一圈,没有合适的型号,折返回去买了那个他嫌贵的篮球。孩子还是很有想法,不想乱花钱。
今早,吃完饭带着去橘子洲玩,不曾想景区火爆得一塌糊涂,预约得提前三天。太轻视了这个暑假旅游热了!因为没有预约,进不了园,坐小火车也买不到票。咨询了下工作人员,没有办法。打开景区公众号,惊喜地发现还有游船可预约,票价不菲,含了入园小火车,无须取票,赶紧付款,排队入园。没想到在自家门口赶了场热闹,花高价才进了门。
想给他拍张照,坚决不同意。一路小火车,也算安静,好歹是带着出来玩,心里想应该介绍一下景点吧,结果才说了一句,便生着气不让我说话,然后就一路无语。但排队等小火车的地方,他远远就知道往哪里走,坐地铁回家买票我不会付款,他一下就懂,付了钱取了票,脑瓜子真的很聪明,就是缺乏点耐心。
这几天下来,老妈自觉招架不住,我也很累。初心是好的,但好心办了坏事,惹得大家都不太舒服。孩子的教育真是大事,这三天相处,其实相对还算不错,至少沒像在外婆家那样大吵大闹,吃饭也没费劲,我感觉还算可以,只是外婆又担心外孙女要备考,怕她受影响,外婆的心里负担很重,一定让我买票送他回家。
原本想让孩子来玩玩,也多接触一下,增进些交流,不曾想是这样的结果,让我心里反生了些不安与愧疚。一个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影响他一生的事,真的值得每一个父母好好学习如何当好父母,家庭教育太关键了。
(2023.7.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