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功名富贵求在我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就是道德仁义、功名富贵都在我内在,不在外在。所以你不要认为功名富贵在外,道德仁义在内。因为很简单的一种逻辑你都会这么认为:功名富贵,那绝对是功名在我身外,富贵在我身外,所以需要抓取啊,需要努力啊,需要拼搏啊。而道德仁义呢,在我内在,我想讲道德很快就讲了,我想讲礼貌很快就讲了,我不需要去向任何人去要,不需要向外在把一个道德拿到我身上,不需要向外在拿一个礼貌放在我身上,我由内而外的就可以有礼貌,由内而外的就可以去具备道德,但功名富贵不行。所以我们都认为功名富贵在外,道德仁义在内。
02 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
袁了凡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袁了凡说:求道德仁义可以求,求功名富贵求不得。告诉大家,不光袁了凡这么认为,现在很多读书人也这么认为,现在很多修行人也这么认为。现在很多人也认为功名富贵在我身外,道德仁义在我身内,所以他是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割裂开来的。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今人之学把圣学割裂了,支离破碎啊。其实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而我们认为修身是修身,齐家是齐家,治国是治国,平天下是平天下,各不相融,各不包容,每一个都搞得累的不行,不是这样的。
云谷可是在教袁了凡,这个很重要啊。所以袁了凡可不是一个平常的人啊,可不是你认为的他没什么能力,没什么水平的人啊,就这段话,他悟不到他写不出来啊,也就是说袁了凡他至少悟到了功名富贵在我之内。就是云谷禅师给他的一番开示,虽然借云谷禅师的嘴说出来,但是袁了凡写在书里面告诉他儿子的,袁了凡如果不认可这个,他一定不会写给他儿子看的。那就意味着袁了凡认同云谷禅师的说法,功名富贵求在我,也在我内在,跟道德仁义是一样的。
——节选自《了凡四训》第15集之坐而论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