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篇个人原创。
感恩关注,欢迎转发。
写自媒体几年,最近我有一点感悟:
当我对某个感兴趣的话题或社会现象有了一些思考和想要表达的欲望,除此之外没有多余想法的情况下,文章往往就能写得很顺利,有时甚至可以一气呵成。
相反,当我在落笔之前脑中就提前冒出了诸如“这个问题到底值不值得讨论”“这篇文章到底有什么意义”“对读者到底有没有价值”“阅读/关注量会不会高”“能不能涨粉”等乱七八糟的想法的时候,接下来的写作过程通常就不可能很顺利,往往都是磕磕绊绊,甚至最终搁浅。
这种现象出现得多了,我就总结出一句结论:因为想得太多,最终“一事无成”。
本来不需要关注主题之外的东西,只聚焦写作本身就足以顺利完成的,无奈大脑总喜欢自作聪明,在开始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先权衡一番利弊、预判一番结果,并将这个过程视为“理性思考”,于是导致最后什么也没干成。想得倒是不少,手上的事情却没有丝毫进展,最终“一事无成”,这时我再次深刻理解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古训。
原本直接“无脑冲”就能一鼓作气干完的事,结果被大脑的一顿“理性思考”给耽误了。反正据我观察,这种现象在许多人身上都还挺普遍。
再比如健身。
当我刚开始健身时,许多时候都要先对抗本能的惰性——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类似经历。面对“偷懒”这种强大的生物本能,我可以选择什么都不多想,直接到点就去健身房开练;也可以选择直接被大脑预想出来的一大堆健身流程所吓倒:
换适合运动的衣服鞋子;带上水杯、手套、毛巾;走到健身房;练前热身;辛苦训练;练后拉伸;适当休息之后冲澡;回家洗衣服;迎接随后几天的肌肉酸痛……
当我在脑中预演完这一切之后,当天的训练多半也要黄了,因为这整个过程看起来实在太繁琐了。老实说真正的训练过程其实并没那么辛苦,但就这一堆琐事的确令人想起来就头大。你不得不先花上足够多的时间精力来说服自己这么做的必要,而这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精神内耗”。
在你说服自己的过程中,内心时不时就会跳出一个念头:这么麻烦,要不,明天再去?那意思就好像明天就不用应付这一堆琐事了似的。
我绝对同意,脑子是个好东西,热爱思考也肯定是个好习惯,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它们有时候也的确会耽误事,不然就不会存在一种说法叫“不要过度思考”了。你做不成事,往往只是因为你想得太多。
大多数时候,那些已经经过前期思考,并且对个人长期发展也确实有利的事情,最好直接凭直觉去做就行了,这时的“过度思考”反而可能令你止步不前。
古人对这种情况有相当深刻的认识。《论语》里就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行事慎重,凡事都要经过多次思考权衡以后再采取行动。孔夫子听完后说:深思熟虑两次,就可以了。(再多考虑就容易思虑过度、犹豫不决或者错失良机了。)圣人就是圣人,一语中的。
那么,我们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形该怎么办?
根据我的经验,就是先主动屏蔽那些不利于事情开展的多余的想法,先干起来再说。当你把全副精力都专注在要做的具体事情上,脑子也就没功夫东想西想了,能量根本不够用。如果正事都干不完,又哪有时间精力用来发呆和无聊呢?“专注”是最好的答案。
还有一点,我们最常听到的说法是“思想决定行动”,其实这话反过来也成立,“行动”也可以决定“思想”。因为我们内心必须要保持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所以当我们不经思考地做完一件事之后,大脑就会想方设法找出各种理由来解释这件事情的合理性,这叫“自我合理化”,而人类是非常擅于“自我合理化”的动物。
你做的任何正确或不正确的事情,你的大脑都能找到一万种理由来证明“你是对的”。
比如此刻的你明明非常低落抑郁,你却刻意放上一段狂野动感的音乐并随着韵律起舞,只要持续跳上几分钟,你就会明显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比之前开心了很多,体内的某些调节情绪的激素都会随之发生改变。
因为你的行为表现出的是“开心”的情绪,于是你的大脑就只能接受“你此刻真的很开心”的结论,否则它的逻辑就不能自洽,它就无法对“一个人明明很不开心却在开心地跳舞”这件事自圆其说。所谓的“自欺”就是这么来的,你的“行为”就此决定了你的“思想”。
所以,下次当你要开始一件正确但容易被自己的“过度思考”所影响的事情时,记住三个字:“无脑冲”。干就完了,不用想那些有的没的,患得患失的人通常都没什么好下场。毕竟我们都坚决不想要这样的结果:
因为想得太多,最终一事无成。
《如是我闻》
一个思想过度的人,行动非常软弱。
——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