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在路上,收音机里播放着“小跳蛙”的曲目,“23,23,6 23,23,6”欢快的节奏,遗传有娄老太音乐天赋的宁娃一定会跟着哼谱吧!身处道路上,思想跟着小跳娃快乐的旋律,小学情景在脑袋里冒泡。
每一个家庭,从孩子呱呱落地,都在想如何在一张没有任何墨迹的"纸张",书写非凡的传奇。我为宁娃选择了学而思的线上网课。张新刚老师在课程的结束,会放歌曲,“小跳蛙”就是曲目之一。小学毕业,张新刚老师最后一课继续播放小跳蛙,宁娃与视频上张老师合影。是内心洋溢着解放的开心还是不舍老师呢?
除了数学网课,我这个只言传不身教的家长,在孩子学习的道路上,一路探寻新方式。小学时候,语文有幸选择了吴老师,这位“先生”,在作文方面,她没有让孩子们不停的写不同题材,而是,一篇作文,不断修正,不断修改,直到写的她满意了才进行下一篇。我原以为作文就是要多尝试新鲜的,多写新的,与吴老师言谈考试作文写法。她郑重的说:千万不要写新的作文。将深谙于心的作文写下来就好。现在想想非常认同吴老师的观点,有几个是七步成诗的娃娃?在中招考试来临之际,我将一篇母爱的作文和其他类型的一篇作文,为宁娃修改了又修改,宽泛的母爱题材在中招中得以运用,一是紧扣作文标题,宁娃灵活运用“又”字,二是写作速度提升,十分钟写完,基本上属于背诵模式。
“妈妈,化学老师那天说他的那节课改为自习课,我就拿出英语来写作业,梁老师走到我身边问我,'你化学作业写完了没有?', 我说,没有写呢。”周六接到宁娃就听的他的“轶事”。
“谭泊宁,你要是这次月考化学考不到100分,你就等着差一分做一百道题吧!”梁老师愤愤的说。
“是啊,化学老师的课,老师就在教室,你怎么敢拿其他科目的作业写呢?”脑子里闪现出他介绍班里某一位学霸同学吃饭快,干什么事情都迅速,此同学在文科老师说出最后两个字“下课”,他已如鬼魅一样,站在了班级门口,手里拎着书包。异曲同工的是,娃娃们的可爱又自我,单纯又痴傻。
“物理课,有同学写其他作业,东东都不管。这周末回家还得看看化学呢!”
“看来化学老师盯上你了”暗自欣喜,我!化学梁老师是一位善于鼓舞士气的老师,上过央视传统文化节目《我是先生》,善于抓学生心理,能把“差生”忽悠强把优等生“忽悠”得更牛。
“化学书带回来了吧?”
“带回来了”宁娃说。
“恩,那我就把基础知识点划出来,整理一下你的必修二”,母子同看过的书,一定有所不同吧,时间的复刻,赋予书额外的情绪。宁娃看到会感觉新鲜吧,嘿,小子,那条线我是拿尺子比着划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最重视的是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外辅导老师已经由一位升至两位,宁娃以语文班级第一的成绩考入的枫杨,顺利当上语文课代表。某年在班主任李老师婉转的语言下卸任:宁宁,我觉得你更喜欢地理,就做地理课代表吧。宁娃骚头给我讲:老师含蓄的表达,实际上是因为自己语文成绩下降当不了课代表。
高一期末的暑假加入了语文辅导班,模块化的学习古诗文、现代文阅读、语言与运用、诗歌、作文,预设性的安排:高一,高二把语文、英语拿下,高三主攻理综。陪伴宁娃等待下课,看着夕阳逐渐没落,视线逐渐朦胧起来,路灯给予了夜的宁静,天已渐凉......望楼内有北大的家长传授经验,孩子西班牙语,现在哥伦比亚体育管理专业,若干家长认真端坐洗耳恭听,这些被河南高考现实所负累的家长和孩子们那,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走着每一步,看似谁也经不起现实的轻轻敲击,而我知道,他们是最顽强的一群人,打不怕,击不垮。
“学的怎么样?”问询19点准时下楼的孩子。
“赵老师一讲,我就有浓厚的学习语文兴趣了,今天讲的诗词的意象,比如渔樵耕读,渔夫就表示隐退生活之后的象征。”
“哦,那还不错,我给你买的创之路的周历也是介绍诗歌意象的,一周就一页,一分钟读完,花一分钟看看好吧”,顺势推荐创之路的周历。
“好的”,
我现在已经是越来越搞不清楚'好的'代表了什么意义,宁娃似乎从来不拒绝我。心口涌动命令的满足与得到肯定答案的疑惑,永远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互相重复的内容。
“本周跑步没?”
“跑了,一天7、8分钟吧。”
“一圈400米,跑了6、7圈的样子,不错,不错!”我连声说。
学习、生活都是关心的部分,先生之爱,增学问、学理智。身体之健,亦促学增智。
据说下周学霸郭文炅约了大家跑5公里,拭目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