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出现“坏”(不良)行为时父母通常可以遵循有规律的五个步骤来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第一步,孩子的不良行为必须被制止。
第二步,孩子必须恢复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并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
第三步,他需要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且理解其产生的后果,包括这些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哪些影响。
第四步,解决问题,有时候当孩子试图做出弥补时,还会涉及各种谈判与妥协。
第五步,后果、弥补、道歉与原谅。
没有孩子喜欢做出坏行为,尽管有时候看起来似乎他是故意的。当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他也有可能因为别无选择而再次做那件事情。但需要确保的是,每当你限制或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时,要帮助他找到一些可以替代的不同事情去做。
当孩子“坏”行为反复出现时,仔细寻找原因,一般情况下是因为他每次得到的回应都不尽相同,并且可能对规则感到不确定。
你可以注意一下自己是如何回应他的,以及周围其他照顾他的成年人又是怎样回应他的,和他们聊一聊,确保孩子每时每刻从不同人那里得到的信息都是一致的。
下面是一些关于孩子对于自己不良行为的态度问题,能帮助我们决定采取哪些步骤来帮助他停下来,并且让他自己恢复控制。
首先问问自己:
孩子是否还没有到可以理解这些“坏”事情的年纪?
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吗?
这些规则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而言是否过于复杂了?
是什么促使他出现不良行为的?
相较于更大一点的孩子
他能够接受现实吗?
他能控制住冲动吗?
他需要被提醒吗?
他是否需要确定你是认真的?
他知道后果吗?
他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羞耻还是骄傲?
他是不是从中获益,例如得到了你的关注?
他是否觉得规则不公平?为什么?
他是否只是需要和你单独待一会儿, 拥抱一下并得到你全身心的关注?
当孩子不断地出现不良行为时,可能背后有一些无意识的“积极”后果在驱使他不断那么做。消极关注对他而言总好过完全没有关注。父母对此的感受和回应不断强化着他的不良行为,导致他一次次重蹈覆辙。例如,当父母对那些滑稽的举动大笑时,这会促使他再去做一遍。
如果孩子在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后故意让你发现,那么他可能迫切需要规则与限制。如果你没有给予及时而清晰的回应,他很可能会感觉困惑,并且觉得没有人关注他。
更糟糕的结果是,他会重复这些不良行为,或者出现些更严重的不良行为。
父母如何检视自己对孩子“坏”行为的反应
你自己的态度会影响你反应的方式,有时候还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本身。以下这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自己:
1,你对此感觉矛盾吗?
2,他正在做的事情有没有一些滑稽可爱之处?他的行为是否有让你感到骄傲的部分?
3,他是否在把一些你内心无法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例如,你对于老师、另一个孩子或者配偶的情绪?
4,是否所有照顾这个孩子的成年人都认为他应当停止这种行为?
5,你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是否也这么做?如果是的话,当时是什么驱使着你那么做的?
察觉你自己对于孩子不良行为的感受是有帮助的。例如,开心、恼怒、失望、挫败、恐惧、急切或失败,或者你自己的失控感。他的行为会激起你的内在感受,并且最终影响你所做出的反应。另外,孩子一定会读取你的面部表情,这些都会让他觉得眼前的情形更加明朗,也有可能会愈加困惑。
如果你觉得他的行为很滑稽,尽量不要表现出这一点,这样他就不会认为自己的“坏"行为是你想要和他一遍遍玩的一个游戏。
父母需要意识到:小孩子某些必然会出现的不良行为,例如咬人、打人、大发雷霆等,这些并不能预测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的表现。
如果你对自己过于严苛,你也许会对孩子过于严格或者不够坚定。如果你能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孩子考虑,你就能寻找到正确的平衡点,并且帮助孩子为其行为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