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幸参加了中职语文统编教材的线上培训,聆听专家们讲述中职新教材编写意图以及授课方式方法,收获较大。
这次培训分为10多个专题,每个专题以讲解编写意图和备课示范为主,既为我们备课奠定了理论依据,又为授课提出了方向,确实很有指导意义。
新事物的出现,往往需要一些人率先尝试,总结经验,传递经验,后人踩在经验上,有选择性的拿来,积累又创新,接着将接力棒传递下去,诸事如此。
收获的同时,我不断地反思之前的语文教学,确实看到了很多问题,所以趁空闲,将听到的感受到想到的记录下来,捋清楚,为备课和上课更规范也更符合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首先,便是这次培训最为强调的“主题教学”,意如其字,选取同一主题,围绕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性质,将相似,相关的文章或整本书整合起来,合成整体进行教学,通过整合,实现课内的大量阅读,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也是为何此次会议分专题培训的首要原因,潜移默化让我们习惯其中思维,培养格局意识,整体意识。明白此中道理后,再看新教材的目录就能够理解了,每个单元都有专属的培养主题,抓住每课培养的相似性,制定单元整体目标(教学重难点),再根据每课文体,具体思想,文章特色以及学情的不同而制定本课发展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落实到具体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单元整体目标,课文发展目标的制定,培养某一主题时的活动探究设置……所以这不仅需要我们读透课本,学生,自己,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其次,便是这次培训强调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的箭头要一致对向教学目标,超越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细细想来,之所以我常常不知学生真的学到了什么,是因为我未能很好的设置对每一阶段的评价与总结,从而导致“有头没尾”,实在畸形。
最后,单元目标,课文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一定是居于首位的,它们就像领头羊的存在,是极其指导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而非几笔带过,否则整个教学便会失去重心,偏离方向,飘飘然不知去向。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对待语文的这两个性质要雨露均沾,一碗水端平,平衡才是王道,不得不感叹,语文教学总是遗憾的艺术啊。
我总能在下一次的备课与教学中,发现上一次的不完美,于我而言,无所失,于学生而言,实属不公,我尚且有补救的机会,而他们却错过最恰当的时机,这份时光,我该如何弥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