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古诗词无戒90天往期挑战营
杨万里与陈师道是好友?李教授你搞错了

杨万里与陈师道是好友?李教授你搞错了

作者: 曾联惠国学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19:16 被阅读224次

    诗词解读莫轻视考据

    曾小云(瑞金文学艺术院)

    程千帆先生,源自网络

    程千帆先生在一次与硕士生的谈话中说过:“我一辈子就是两套本事,既搞考据,又搞批评。”将考据和批评密切地结合起来,这种方法是程千帆先生治学的精髓,也是程先生为后世研究者在方法论上作出的重要贡献。遗憾的是,有些诗词解读者只把重点放在品悟诗词意境,而对涉及诗词的基本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等,不去作一番考据。殊不知考据是诗词解读乃至文史研究的基石。基石不牢,地动山摇,写出的文章、作出的结论往往站不住脚,甚至出现低级错误,闹出笑话。借助网络、微信等媒体,这些因为不严谨而产生的错误、笑话迅速传播,以讹传讹,在误人子弟的同时,也影响自己的写作和学术声誉。兹以两首宋诗为例。

    宋人刘翰《种梅》云:

    凄凉池馆欲栖鸦,彩笔无心赋落霞。惆怅后庭风味薄,自锄明月种梅花。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笔者在百度上搜到的惟一说法是,乃作者于宋亡之后避居武夷山十年重返故里时所作。这一说法不知原始出处。有某地语文试卷用此诗作为诗词阅读题,采用了这一说法,特地作注写于宋亡之后。长沙市雅礼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徐昌才亦采用此说法,其《宋朝那些诗生活》一书在赏读此诗时说:“虽然历时十年,但是诗人心中仍然满腔郁愤,无心吟诗作文,无心观花赏物,不屑变节求官,不屑同流合污,心中自有不变信念和独立操守。”然而,这首诗的写作年代,绝不可能是宋亡之后。

    房来宾画作自锄明月种梅花,源自网络

    查阅《全宋诗》,刘翰有介绍如下:

    刘翰,字武子,长沙(今属湖南)人。曾为高宗宪圣吴皇后侄吴益子琚门客,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今存《小山集》一卷。

    虽然《全宋诗》没有写明刘翰生卒时间,但根据“有诗词投呈张孝祥、范成大”“久客临安,迄以布衣终身”的记载,我们可以推知,他应该与我们熟悉的中兴四大诗人大致同时生活在南宋,不可能在宋末元初。

    根据以上线索,笔者找到刘翰投呈范成大的一首诗《春晚呈范石湖》:

    风日萧萧两鬓华,倦寻银笔赋馀霞。五更枕上无情雨,三月风前薄命花。春困有时因病酒,客怀何日不思家。年来事事心情懒,惟有归耕策最嘉。

    “倦寻银笔赋馀霞”,遣词和命意与“彩笔无心赋落霞”何其相似乃尔!笔者不禁猜想,两首诗会不会大致写于同时呢?

    继续搜索,笔者发现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对刘翰其人其诗的评价。

    在《诚斋诗话》中,杨万里列出了“自隆兴以来”和“近时后进”出名的十五位诗人,其中有“刘翰武子”:

    自隆兴以来,以诗名者,林谦之、范致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翰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徐贺恭仲、汪经仲权,前五人皆有诗集传世。

    在以上名单中,有一个与刘翰并列的后进诗人“汪经仲权”。汪经,字仲权,网上极难找到相关资料。不过,杨万里读过他的诗,并欣然为其写下跋语,即《跋汪省干诗卷二首》。其一云:

    向来刘翰有诗声,近日汪经更得名。月在梅花冰在月,与君句子各争清。

    这里,杨万里把汪经与刘翰相提并论,主要源于两人写作风格相似,概括为一个字“清”。遗憾我们没有读到汪经的诗句,不知道其如何“清”,不过可以参照杨万里所举刘翰的诗句进行想象。“月在梅花冰在月”,应该是刘翰当时广为流传的诗句,为诗界所熟知。查询刘翰现存的诗作,并没有这句。直觉告诉笔者,这应该包含了两句诗。“月在梅花”是一句,“冰在月”是另一句。刘翰流传后世最有名的诗作就是《种梅》。其中“自锄明月种梅花”被人屡屡一字不改抄袭,如元人萨都剌的《赠答来复上人》,明人卓敬的《栽梅》,清人郑燮的自题联。月下锄梅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故“月在梅花”肯定指的就是“自锄明月种梅花”。“冰在月”是哪一句呢?笔者搜索到刘翰的《天上月》:

    春冰一片净无瑕,万里清光遍海涯。欲与常娥移桂树,月中先合种梅花。

    可以肯定,“冰在月”隐括的是这首诗无疑。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刘翰《种梅》写于南宋前期,绝不可能是南宋灭亡之后所作。基于误判写作时间而作出的解读,如前述语文试卷认为此诗借陈后主典故(将“后庭”注释为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揭露宋末统治者醉生梦死,《宋朝那些诗生活》中所谓此诗“表达了一个南宋遗民不肯屈节事元,忠于宋室的爱国情操”云云,都是错误的。

    宋亡后避居武夷山中十年的诗人,倒是有一个。他就是爱国诗人谢枋得。其名诗《武夷山中》云: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两诗都是写梅花。会不会是有人将两首诗混淆了呢?

    诚斋集,源自网络截图

    今年夏至这天,笔者读到杨万里的《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其一云: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在微信公众号“大连文化眼”,笔者看到对第一首诗的解读文章。解读者这样解说写作背景:“夏至这一天恰逢雨后天晴,杨万里与好友陈师道(字履常,号后山居士,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傍晚在溪边漫步……”等等!杨万里是南宋诗人,陈师道是北宋诗人,陈师道去世大概二十五年之后杨万里才出生,两人怎么会是好友呢?显然,这是个有关穿越和乱入的笑话。看看闹笑话的专家,竟然是大连市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辽宁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李成教授。这个赏析是“传诵经典·节日节气”讲座的一部分,由大连市学习办、大连市社科联、大连日报社、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堂堂大学教授竟然出现这么大的常识错误,实在不应该呀。

    李成教授对杨万里《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 其一的解读,源自网络截图

    其实,只要稍微备课,作些查阅工夫,就可以避免这个错误。

    翻检杨万里的诗集,除上述夏至诗之外,还有至少两题与陈履常有关的诗作。一题是《送陈婿履常县丞之官泰宁》,另一题是《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

    第一题全诗云:

    玉润非冠玉,东床忽易东。

    一官斯立样,五字后山风。

    明月来宵共,清尊何日同。

    看君即飞兔,老我自冥鸿。

    诗题中,杨万里称履常为陈婿,可见陈是其女婿。注意第一题诗中的首联、颔联,从中可以更明白陈履常是杨万里的女婿无疑。

    前两联用了五个典故,都很巧妙,切合赠诗者与受诗者的关系,以及受赠者的名字、宦所。玉润,典出卫玠。卫玠的岳父乐广,时人以“妇翁冰清,女婿玉润”称呼岳婿,后因以“玉润”作女婿的美称,诗中有可能是陈履常的字。冠玉,原指装饰帽子的美玉,此指美男子,这里似乎亦可指身份高贵之人。东床,典出王羲之,后指女婿。易东,典出丁宽。汉代丁宽随从梁项生向田何学《易》,水平反而超过梁,于是事奉田。后来丁宽学成东归故里,田何对门人说:“《易》到了东方了。”斯立,指唐朝蓝田县丞崔斯立,韩愈曾为其作《蓝田县丞厅壁记》,反映县丞有职无权、低声下气、纵有抱负亦无所作为的境遇。后山,指陈师道,字履常,号后山先生。

    首联“玉润非冠玉,东床忽易东”,就是说,虽然女婿字玉润,却不是美男子,亦非高贵之人:这次去泰宁,希望他能像当年丁宽一样把学问传播到东方。颔联“一官斯立样,五字后山风”,就是说,所任之官县丞仅仅是崔斯立那样的庸碌小官;不过,所写之诗有陈师道五言诗那样的风格。

    颔联用类比手法,相当于对联的“拉人作衬”。类比之点,一是官职相同,二是名字相同。与杨万里大致同时代的江西诗派诗人赵蕃也用过这种写法,其《寄郑伯元》有云:“文学崔斯立,才名郑广文。”由郑伯元时任之职和其姓氏,联想到县丞崔斯立和其本家郑虔。

    杨万里把女婿比况为陈师道,不无夸赞和勉励之意。让他没想到的是,后人竟然会把此陈履常误以为彼陈履常。需要提醒注意,斯立在古代也有好几个,他们的名和字也相同。其中,唐朝有崔斯立,字立之。宋朝有萧立之,字斯立;郑斯立,字立之。“一官斯立样”中的“斯立”乃唐朝的崔斯立。斯立、立之、立之、斯立,还请诗词解读专家仔细辨别,不要再闹笑话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万里与陈师道是好友?李教授你搞错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oa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