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这段经文乍一看有阴谋论的意味,实际上还是客观阐述太极阴阳之理。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个方面。阳在明,阴在暗,阳为正,阴为负。这两种力量在总体上是平衡的,但是在具体的时空点,呈现了千差万别的变化,或者说,万物呈现不同的形态。如果把大宇宙看成一个总集,万物,包括日月星辰,山川人物,花草树木,看成其中的一个个子集,那么总集是无极,子极就是一个个太极。
以太极的角度,看上段经文就很好理解了。“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如果事物的阳展现为张开,那么其阴,内在的趋势一定是收敛。好比鸟的翅膀,一张一合,张与合,如影随形。
同理,如果人生存在于世的目的是为了变强,那么其处世之道当遵循老子的尚柔,不争。外在的尚柔和不争,才能造就其内心/内在的强大。
什么又是微明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起于微末。保持微明的状态,才可以持之以恒地越来越明。就好比财富之道贵在舍得,得了要能舍,舍了才能再得,在得与舍的循环之间,财富的积累才是无瑕的,长久的。养生也遵循同样的道理。合理运动和休息,动静结合,才能使身心长久充满活力和健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