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晚安”后,我们真的去睡了吗?——题记:《惜福阅历(Sisyphe Calendar)》2020.03.21
说了“晚安”之后,你真的去睡了吗?
其实我觉得,“晚安”有两种。
一种是小孩子的“晚安”。据说,训练得很好的小孩说完晚安,接下来就是闭上眼睛,等待沉入梦乡。或者,就是困得眼睛睁不开的小孩,被逼着含含糊糊咕哝了一声“晚安”,转头便睡沉。
还有一种是长大了的“晚安”。长大以后,就充分意识到,闭上眼睛到真正睡着之间,还有一个过程,所以,这时候的“晚安”,与其说标志着接下来的动作是闭上眼睛,等待睡着,不如说是一个告诉自己放松下来,酝酿睡意的信号。
这时候,说“晚安”,就成了一种仪式。套用“仪式感”的概念,这一句“晚安”,将接下来的时间和之前的时间区分开,说完这句“晚安”,似乎白天一切的社会身份都可以从自己身上剥离,不再是需要对工作负责的社会人,不再是女儿,不再是母亲,甚至不再是妻子、女朋友(阅读本文的男生们请自行替换成你们所需要的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这时候的我,可以只是自己,精神完全放松,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更可以什么也不做,只是期待潜意识能够带来一个可以让自己一觉醒来时嘴角上扬的美梦。
——《惜福阅历》上1月13日的问题是“一天之中,那些片刻时光对你来说是一种放松”,如果要我来回答,那么,就是说完晚安,到放下手机闭上眼睛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那一页的书摘是舒国治《理想的下午》中的一段话:“躺在床上,早已醒来,却无意起来。前一晚平放了八九个钟头的体态已然放够,前一晚眠寐中潜游万里的梦行也已停歇;然这身懒骨犹愿放着,梦尽后的游丝犹想飘着。”——这样的状态令人歆羡,但除非是在假期,否则,尤其对于有早读的学生和老师来说,实在太过奢侈。
但睡前说过晚安之后的这片刻闲暇,却是哪一天都可以享受的。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终于可以松松紧绷了一天的一身懒骨,坐到床上,然后躺平,在脊椎咔咔响的酸沉余韵中,能够体会到无与伦比的舒适。又走过一个平平无奇或是跌宕起伏的日子,回想一天,没有遗憾,甚至小有收获,便可以心无愧怍地闭上眼睛,或者看会儿小说,或者刷会儿抖音,都可以全身心投入,毫无挂碍地去享受——私以为,那是最好的放松。
说了“晚安”之后,我们就去睡了吗?那些睡着的我们,把大脑交给潜意识,做着最真是的自己;那些没有睡着的我们,则是把自己交给内心的小孩(荣格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孩子),任性做自己。——无论如何,那个“社会我”,那个需要给世界一个交代的我,已经睡去。
——当然,谁在学校宿舍的学生,是不一样的。无论他们有多想脱开那个作为学生的社会身份,在窗外走过的值班老师眼里,Ta都是一个学生。所以,如果是在学校宿舍,熄灯了,说了晚安,那便乖乖的,真的,睡吧。050��1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