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进废退这个词儿

用进废退这个词儿

作者: 爱笑的小小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9-21 07:02 被阅读0次

    用进废退这个词,真是任何地方都适用,而且不会有半点偏差。

    用进废退这个词儿

    暑假期间发现自己的记路能力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之后,就深切的感受到用进废退这个词的精准。

    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个路痴,常常走错路认错路。我也认为自己在认路方面,会一直这样“痴”下去。

    今年暑假在北京,我第二次独自前往一个朋友家的时候,进了她租住的小区里,不看楼栋号直接走到她家楼底下时,才发现去年走过一遍的路,在今年,我竟然还记得。

    这种路走了一遍就记住了的能力,是曾经作为“路痴”的自己以为不会出现在自己身上的能力。

    想想自己,高中之前长期生活在出生长大的乡里,来回走动的就那么几条路,高中去了县城读书,也还是学校门口的那么几条路。直到到了大学,去了新的城市上学,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里,行动半径逐渐扩大,之前记路多简单方式自然也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出现的就是记不住路的”路痴“状。

    后来工作需要,再后来生活需要,活动半径以居住的城市为圆心,以每次出差的目的地和每次旅行的目的地为半径无限扩大,逐一让我的记路能力也变的比之前要强大。

    认路能力因为频繁出行的需要,于无意间增强。

    这几天对用进废退的感受,是发生在身体上。

    从有锻炼意识开始,每年会偶尔锻炼一下。这种偶尔,计算一下大概是一年会有那么一个月的日子里,我每天有抽出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活动活动僵化的身体。

    今年,身体各方面陆续出现的问题后,也意识到锻炼这件事情,不能再用往年的态度来面对了。

    为此,买了新的瑜伽垫,交了对赌押金加入了一个塑身营,在锻炼这件事情上,给自己划下一个100天的计划。

    我参加的这一期塑身营开营时间是9月15日,开营第一天,晚上运动完后,第二天只是有稍微的酸胀感;第二天运动完后,酸胀感在第三天达到了高峰,只要弯曲下膝盖,双腿的大腿内侧就酸胀到想哭,弯腰也变得困难。第三天动不了,给自己放假一天,第四天,确定自己的身体是可以运动的,就接着完成了第四天到锻炼内容。

    锻炼结束后酸胀感自然是增加了,但和第三天比还是要好多了。第五天早晨起来,发现自己的四肢和腰腹,酸胀感不但没增加,反而减轻了不少。

    这个时候,对面在这5天里,身体的不同变化,我想到的词儿依旧是用进废退——还有什么词儿能比“用进废退”能更准确的描述,身体从不锻炼到刚开始锻炼的不适,再从不适到逐渐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的体验呢?

    运动这几天,通过手环能看到,自己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改善。通过手环记录运动的这个时段自己的心率变化,测算自己的卡路里消耗,发现每天运动消耗的卡路里是不少的。

    道理的字面意思,轻易就能获得,道理的内在含义,往往需要一定的思考和经历,才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这大概也就是知道和做到之间的距离吧。没有某个瞬间的顿悟,道理依旧是那个用来说的道理,顿悟之后,道理才有可能变成指导自己前行的行动标准。

    就像最近在第二次阅读《把时间当走朋友》。距离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刚好过去三年了。今年阅读的时候,不觉得自己读的是一本读过的书,像是一本全然没有读过的。虽然曾经做过笔记的那么几个句子,是熟悉的,可全书更多的内容,像是从来不曾阅读过。

    我突然想到,曾经年阅读量很小的自己,在看到《把时间当做朋友》时,大脑对所读内容的思考能力是薄弱的,这几年,每年的阅读量是曾经的10倍,做的读书笔记也比之前多,大脑在这几年得到的锻炼,较之以往,是成倍成倍的增加的。

    我的认知和心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样再来阅读《把时间当做朋友》,能吸引我注意的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应该也是量变逐渐往质变的一些体现。

    当然,等我第三次阅读的时候,我不知道会被哪些部分吸引,这是现在无法确定的,但我能确定的是,依旧有一些我在第一遍和第二遍都没有注意到的内容,会在第三次阅读的时候,注意到,并且醍醐灌顶般发出“原来这样”。的感悟。

    这也是用进废退在大脑的塑造上所展现出来的精准。

    从记路到锻炼,从锻炼到阅读,用进废退都能没有违和感。

    这也说明,世上万事,靠努力的部分,大都可用“用进废退”来描述最终结果是如何得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进废退这个词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ps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