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牡丹”,非国色乃妖艳者也

“牡丹”,非国色乃妖艳者也

作者: 夔白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14:20 被阅读0次

近日来,恰巧读到林语堂的一篇作品,名为《红牡丹》。

该作品讲的是,一位美貌绝伦的少妇梁牡丹在丈夫费廷炎死后,为追求理想的爱情,打破封建藩篱,先后与青梅竹马兼情人的金竹、官居翰林的堂兄梦嘉、市井村野之徒傅南涛以及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安德年等人之间产生爱恨纠葛的故事。

牡丹的美好和与生俱来的反叛精神无疑是一切故事的开端,也是该小说最核心的地方。

首先,牡丹的“美貌”是无可争辩的。

小中第一章以费廷炎的丧礼展开,女主人公还没出场,侧面描写便引人遐想:“费廷炎的同事,有好多是出于好奇心而来,要来看看这位青春的寡妇,因为主任秘书的这位妻子貌美多姿,已然闻之久矣。”此处,颇与《红楼梦》中“黛玉进贾府”一章中王熙凤的出场描写“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起笑先闻”有几分相似。

接着是正面描写,“她那犹如皎洁秋月的脸,眼毛黑而长,鼻子挺直,浓郁美好的双唇,端正的下巴”,“牡丹的脸上有一种梦幻般的神情,她两个眸子突然一闪亮,真令人意荡情迷,毕生难忘。”文中多次写到牡丹的美丽动人,甚至还将她写做“像一株发出含毒香味的花朵,只要她让任何男人毁灭,她都能做到”,可谓是极写其美了。

除此之外,“她聪明有见地””,“她天生气质强烈而敏感,高尚而不同于流俗,热切追求理想,世俗传统的善良,常人所认为的美德,她全不措意。”

牡丹有才气。她知晓孔子之学,并能融会贯通,化为己用,以致见解独到,颇有个性。她以孔子的“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来反驳世俗说教。她写的书信虽直白浅露,却是真情流溢,字句斟酌,措辞合意,皆文采飞扬,且书法清秀,惹人喜爱。

她又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牡丹对那些轿夫很平易自然。”而且,跟市井之人也是自来熟,颇受欢迎。

但是,她又具有反叛精神。

她反传统,反封建礼教,似乎注定不会是一个贤妻良母。“所谓寡妇要遵守的道德已经由圣人分成两类:一时终身守寡,做节妇;一是抗命不再嫁,一死做烈妇。对着两种想法,牡丹是一笑置之。”况且,她自己也承认,“我乃一叛徒,我一向犯上任性,反复无常。”

“她朝三暮四,她总喜欢改变头发的样式”,这种“朝三暮四”是牡丹骨子里的,不仅表现在她对发式的要求上,还表现在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上。牡丹的爱情观不同于常人,她的热情总是转瞬即逝,对一个人的爱也能很快转移,且决绝不留情面,这有时让人觉得她是个“冷血无情的疯子”。

但是,事实却又并非如此,金竹重病后,牡丹的担心和焦虑以及最后的扶棺痛哭却又证明牡丹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无可否认,她对金竹的爱是真爱,只不过这种爱容易被一时的激情和欲望淹没,而当热情褪去时,它又重新涌回牡丹的内心,甚至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以致在金竹死后,牡丹一度精神错乱,几近疯癫。

这样看来,她先前的“不留情面”并非冷血无情,而是背叛爱情后的羞愧逃离,是最后一点尊严的苟延残喘,甚至还有一丝朦胧的幻想,幻想自己能在对方生活中打上一个深痛的烙印,好让他魂牵梦萦,以证明自己的魅力还在。

美好与反叛共同造就了这个“独一无二”的牡丹,也使该小说的主题更为深刻。

贯穿整部作品,牡丹所一直追求的爱情到底是激情和肉欲,还是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恐怕两者都有。在牡丹看来,理想中的爱情是肉体和心灵上的饱满和统一,但是,当二者无法统一于同一个人的身上时,她便试图在另一个人身上获得满足。这正是她不断“猎取目标”的原因。但是,牡丹骨子里是自恃清高的,她追求爱情的神圣,因此当她获得一个新的爱情时,便会不留情面地抛弃原来的爱情。

就小说的结尾来看,牡丹最终选择了原始的爱情,即肉体与青春活力的召唤。又或者说,理想终究要屈服于现实,牡丹永远也不可能找到理想中的完美爱人,或许,在傅南涛后面还会有下一个男人让她为之疯狂、迷恋,又或者不会……

不过,以上只是笔者的拙见,就整部小说来讲,林语堂先生主要赞颂的应当是女性自由意识和反叛精神的觉醒吧。

相关文章

  • “牡丹”,非国色乃妖艳者也

    近日来,恰巧读到林语堂的一篇作品,名为《红牡丹》。 该作品讲的是,一位美貌绝伦的少妇梁牡丹在丈夫费廷炎死后,为追求...

  • 五绝.寄牡丹书~西凉举子

    都云真国色,竞曰乃天香。 牡丹天下秀,绝胜在洛阳。

  • 百草传奇 || 芍药姐妹的故事

    文/2323 “当年国色天香选举大赛,你们芍药家族的先祖们输给了牡丹,如今世人皆以为牡丹乃雍容华贵之真国色,芍药却...

  • 枯枝牡丹

    不罗素了,直接上图,希望大家能喜欢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国色天香

  • 牡丹三首

    我爱牡丹非富贵, 性如荷花不染泥, 秋菊冬梅难相比, 同来自然灿国色! 国色牡丹花中王, 唯有盛开香四方。 一花击...

  • 寂·默

    以牡丹来看,正当“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乃国色之美,它所驾驭的是那高贵,是那博人眼球的。自始至终,众人都...

  • 赏牡丹

    刘禹锡 唐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

  • 工笔、速写

    [ 画者一一吉中] 国色天乡牡丹红 端庄浓艳倾国城

  • 牡丹

    咏牡丹 ---轻舟 牡丹真国色 ...

  • 【读书笔记】刑罚卷第四(39)

    1.原文: 人刑者非人也,罚人者非罚也。 非人乃贱,非罚乃贵。 贱者鱼肉,贵者生死。 人之取舍,无乃得此乎?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牡丹”,非国色乃妖艳者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qs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