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a70e20c5ba1d6f39.jpg)
昨日午睡起来,本来是我和布衣一人一室安静闲读的,布衣忽然跑过来跟我讲诸葛亮的北伐,讲完趴在床上,说午睡未足,还想睡。
那就接着睡吧!长身体的时候。开了空调,他在一晌酣眠,我坐在地板上,读了这本《日记四种》。窗外一阵阴,一阵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3e0747a8c216bdda.jpg)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23岁中进士五十岁之前还算仕途平坦,哲宗亲政后,50岁的他的生活充满了流放。
哲宗十岁继位,高太后听政,他掌握政权后,改元祐九年为绍圣元年,清理稳健派,黄在被清理之列。
宋徽宗继位,他56岁,遇赦放还,他很开心,在路上写下: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对徽宗抱有了幻想。
可是幻想很快破灭,把持朝政的蔡京,后来的赵挺之(赵明诚的父亲,李清照的公公)都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打击,流放宜州,也就是偏远的广西,又不许他宿城中和寺院,只能栖身戍楼。
《宜州家乘》就是他流放宜州的时候写的一部日记。
“万死投荒,一身吊影”,老病垂暮,如何应对每一日的时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3ab86b8aff86ad9e.jpg)
六十岁的黄庭坚写过一篇《自题书卷后》,崇宁三年,余谪处宜州半岁矣。官司谓余不当居关城中,乃以是月甲戌抱被入宿于城南所僦舍喧寂斋。虽上雨傍风,无有盖障,市声喧,人以为不堪其忧耶?既设卧榻,焚香而坐,与西邻屠牛之机相直。为资深书此卷,实用三钱买鸡毛笔书。
我本来出生在农耕之家,如果不考中进士,家中的房子也是上面漏雨,旁边进风,又怎么会不堪其忧?差不多,不必伤感。
他的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字与米芾,苏轼,蔡襄并称“宋四家”,想来虽是出入起居,琐碎的生活日常,日记的原件也都是颇有可观处。
收录的我们只能看到文字,看到他的日常晦明阴晴,交游,吃到的食物,喝酒,对棋,赠香,夜雨昼晴,星月粲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28af90dfa9cd5548.jpg)
《入蜀记》是陆游的。
陆游不只是一书生,他还是马背上的狂生,一向有“何时拥马横戈去,聊为君王护北平”的强烈愿望,他曾经北山刺虎,血溅貂裘,也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诗情。
所以,他八十四岁还能“放翁小艇轻如叶,只载蓑衣不载家。清晓长歌何处去?武陵溪上看桃花”。
他在《老学庵笔记》里记他的舅舅亦长寿康宁。其实,他的一生在前半段婚姻仕途皆不顺利,后来三年夔州通判后,做王炎幕府,又入范成大幕府,55岁到86岁都赋闲在家。
《入蜀记》是他奔赴夔州上任,沿途所记山川风土。
因为他学养深厚,有诗人的情怀,所以记录文字都粲然可爱,逸笔草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8b4d233980f0fadb.jpg)
《游居柿录》是袁小修记录,四篇日记里我最喜欢的。
小修是公安三袁之一,袁宗道,字伯修,老二袁宏道,字中郎,老三袁中道,字小修。
小修是三兄弟中最狂放不羁的一位,迷佛恋道,爱庄子,喜豪杰,亦狂亦侠。
大哥27岁会试第一,二哥25岁中进士,只有他46岁才登进士第,了了读书债。
功名不遇,让他嗜酒纵饮,痛饮达旦。他给钱谦益写信:自念平生,无一事不被酒误。学道无成,读书不多,名行不立。
这样一个恣情任性的人,大多敏感,写的日记当然是好看的。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e3fec0406534b594.jpg)
《甲行日注》是叶绍元在明亡以后写的一部日记。
叶是明末江苏吴江人,其妻沈宜修,三个女儿,五个儿子都富于文思才情,一家唱和,编辑《午梦堂集》十卷,在吴中为佳话。
明亡后,他出家做了和尚,释名木拂,自号粟庵。他的日记里,虽是清词丽句,可是到处可见黍离麦秀之思和亡国的沉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