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近……二十年?没有认真阅读过经典作品了,特别是近年来,脑子里充斥的更多的是网络垃圾。
诚然现在是网文的天下,未来也很可能是网文主导写作潮流。
但无可否认,经典作品给人的感觉是快餐文学无法企及的,它可能无法让你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但它们触及的往往是你的心灵,一个偏向走肾,一个偏向走心。
有朋友可能要怼我了:你个逻辑残缺的货,网文不等同于快餐文学。
嗯嗯,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
网文也有非常优秀的,但大海捞针沙里掏金,要找到一部优秀作品几乎眼都要看瞎,我已经是半瞎了,就别为难自己了,公认的经典既然有无数前人帮忙遴选过,我再从中选择想必会轻松许多。
近几个月来,通过和一些朋友的交流,看过一些同道好友的作品,我感觉自己对于写作一道的理解和所知真真还停留在远古时代。我可以对流行明星一无所知,却不能忍受自己对于文学一道的无知,尤其是我自诩是文学爱好者的前提下,这让我感到羞耻而惊慌。
特别是,当你看到别人比你有天赋,别人比你有底蕴,别人却还比你更勤奋努力的时候!
私以为,当你抱怨自己拿起笔来头脑空空,而为了做出努力过的假象,硬是憋出一篇流水账以做自我安慰,这时候就该反省,写作训练不是光用手写几个字。必须练习对生活有更细致的观察,更敏锐的感受,更深刻的思考。而这些除了生活教给你的经验,还可以从经典中获得宝贵的启示——尤其是对于拓宽自身的视野和见识,引发深层思考,以及语感的获得,这都是一条十分坚实的路。
所以我选择先输入,加深底蕴,再输出。写不出小说不要紧,可以写随笔,写分析,写阅读笔记,在阅读中发现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光芒所在。
(刚写着写着回群里瞄了一眼,发现正在讨论关于名著的解析方向是否有一个标准,以及我们在学校被教授的解析是否符合正解,这里我的观点是:名著也不一定就是只有一个分析,正是因为每个人看到的东西不一样,它才成为名著。然后有小伙伴对于作品脱离作者以后,给出一个专业的名词:作者已死理论。而也有小伙伴认为无论什么名著,细节可能有不同理解,大的理解应该是有一个正解的。这里不做无意义的辩驳,但目前我个人还是那个想法,当然不排除未来有事实证明来打我的脸时我会改变想法,只一条,光是出于某个哪怕权威的言论,我是不肯承认的哈哈哈。)
好了,刚在写的思路已经劈叉了,我这随笔随得有点厉害。重新归拢来,说说为什么以前小半辈子没做过阅读笔记,现在想起来要做了呢?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记性越来越糟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