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下英子
断舍离认为“正因为放手,人生的新陈代谢才能加速”,但是大多数时候“放手”往往变成“延后”。我们对于放手的恐惧感,比自己所想的还要强烈。请想象一下小孩子不得不放手自己心爱玩具时的景象。
消除心中的淤积,让心灵流动
一般的收纳方法和断舍离的不同之处在于“ one In,one out和one out. one in之间的不同。“ one In, one out”是指得到个物品,就要舍弃另一个物品。这是收纳方法中很常见的词汇,但是有了替代品就舍弃现有的物品,最终物品的总量并没有改变,还是维持现状。与之相对,断舍离提倡的是“one out,one in'”“消除了心中的淤积之后,再接纳新的物品”。
消除了心中的淤积,之后就要让心灵自由流动。但是消除淤积的行为本身伴随着恐惧感:虽然可以舍弃,但是舍弃以后不一定买得到替代品。因此我们总是执着于物品,以及被物品象征的人和事物—“要是再也买不到的话,我是不会放手的”——在心底反复纠缠不休。
如果对人生的停滞感到厌烦,并且希望人生的新陈代谢进步加速,就应该把舍弃和放手摆在第一位。14
随着季节转变,我们常常觉得“没有什么衣物可穿”。其实严格来说应该是:“没有想穿的衣物,但是不想穿的衣物却塞满了衣柜。”不想穿的衣物堆积如山,其首要理由就是因为心中觉得扔了“浪费”。
为什么会觉得“浪费”?这是因为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买衣物时的价格(当时的商品价格)。现在不穿就等于使用频度为零,那么商品价值也变为零。但总觉得买得挺贵,也没有什么破损,将来还可以再穿,于是舍不得扔掉。思考的对象可以来往于过去和未来之间,但是最重要的时间轴应该一直保持在“现在”。那么因为思考而犹豫不决的能量就能全部集中于现在”,这样我们才能保持心情愉快、充满活力的状态。现在不怎么穿的衣物,现在不想穿的衣物就应该处理掉,我们只应该着眼于“现在”应该怎么做。48
我的理解是
吃进去的食物会变成身体的一部分听到的声音会变成心的一部分
穿在身上的衣物会变成品位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不在意衣物的人,不论男女,对自己的人生都不怎么在意。
所以说享受你的穿着,就是享受人生。50
为了让自己从不安的执念中解脱出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些小训练。
这非常简单。那就是以感恩的心情将金钱支付给对方。例如在便利商店或者快餐店里即使只买了少许的物品,也要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着说声“谢谢”。
不论对方有怎样的反应(也有可能有几分惊讶),都要这样做。这时候的“自尊心”非常重要。进行消费也就意味着对社会做出贡献,就算现在并不富裕,但每天通过消费支付现金,这样的自我也是一种出色的存在。我们应该以这样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我们因为购买商品而心情愉悦,商家也因为利益而得以存续。通过金钱的力量推动社会,让社会良性循环—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进行消费活动。这样的话,类似“又有新的账单!”以及“又花了不少钱!”的想法就会消失。
如果能够“以平和的心情进行支付”,那么以平和心情支付的金钱一定还会回到你的身边。
当你认为“能够支付金钱,能够对社会做贡献的自己也很出色”的时候,类似“我不够富裕、没有足够的钱、因为钱而对未来充满不安”的消极自我印象就会发生改变。不要关注拥有金钱的多少,而要关注通过使用金钱而获取的幸福,以及通过金钱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自信。这样一来,就能建立起和金钱的良好关系。
当然如果谈到贡献,仅仅支付金钱并不意味着对他人的贡献。
例如佛教中有“无财之七施”的观点:温柔的目光,温柔的语言,行动起来帮助他人、关心他人和气微笑待人,让座,让自己的家变成适合居住的空间。
能够对他人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自己,活在这一刻,就是种出色。这一刻的自己是否怀抱感恩之心?抑或自己是否注意到了上述这一疑问?当视线从金钱的不足和不安上转移的时刻,或许对金钱的烦恼就会发生“质变”。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