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六大技巧,轻松点燃孩子写作业的热情
一、用你的阅读陪伴孩子写作业
家长在陪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做点儿正事儿:做家务,打扫卫生,看书等,要和孩子保持距离,做到不干扰到孩子,不分散他的注意力,为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做到高效陪伴孩子。
二、坦然接受孩子的“不会”
不是所有的知识孩子们都可以顺利地掌握,而且掌握的速度、程度都要因人而异。
因为孩子对某些知识掌握得不好,父母会表现出非常不理解。其实战位不同,看到的世界就不同,父母并没有蹲下身来看孩子的世界。
在陪伴孩子做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不会做,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问问孩子是怎么想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表面下掩藏的才是实质问题。让孩子自己说说是怎么想的,父母才可以了解到孩子到底哪里有问题。
第二,允许孩子作业中有不会的题。作业就是查缺补漏,对和错是一种状态,不会也是一种状态,让孩子把自己真实的状态展现出来,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第三,要蹲下身子看待孩子。家长觉得简单的事情。对于刚刚接触这一知识的孩子来说,却很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孩子需要理解,需要来自亲人的理解。
第四,要科学的解决问题。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性,要借助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标准等专业的知识提高自己辅导孩子的水平。
三、教会孩子解题思维而不是追求结果正确
我们应该怎么给孩子辅导作业呢?
第一,要让孩子张口。
老师讲了什么,只有孩子知道,老师讲了什么才是家长辅导的依据。
第二,练习要有效。
有效的练习,是建立在学校学习基础上的,知识的获得需要质的提升,也需要量的积累。
第三,重视规律的总结。生活中的很多发明创造并不代表特殊现象,而是代表一般规律,学习中也存在着规律,老师就是利用各种规律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这是学习的基本方法。规律的剖解不是靠父母,而是靠孩子自己。
总之,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把讲会一道题当做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从心理上明白这个道理,会让自己的情绪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不要让“陪伴强迫症”挤压孩子的独立空间
首先,孩子健康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要通过各种事物去感受生活是什么,而不是单纯地把学习当成其成长的唯一目标。其次,孩子每天经历的事情一定会有重点,面面俱到未必是好事,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完成他必须承担的任务。同时父母也有义务帮助孩子梳理出重点,要让他的生活丰富而不是沉重。
第三,要给予孩子自己的时间、空间,要让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要让他慢慢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更多更有趣的事情。
五、做一个“先为自己戴上氧气罩”的父母
我好了,全家都好了。
父母真的要先照顾好自己,才能有更多的精力照顾孩子。
和孩子做好约定,约定的内容必须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认可的才能体现约定的公平性。约定的内容一定要具体,要有量化的标准,不能言语模糊,要尽可能地把孩子作业中遇到的项目设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六、为孩子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第一,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
第二,要尽量保持安静。
只有静下来,注意力才会集中,才有利于思考,头脑运转才会更快,思路也更为敏捷,也更容易获得学习的灵感,提高学习的效率。只有做到内外兼静,学习者才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不受干扰,保证学习的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