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当人们在看演唱会时,通常会被演唱会的气氛带动,听到自己熟悉的歌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大声唱出来,把整个现场推向高潮。这部分人中有一些人比较内向,平时是不怎么好意思高声唱歌的,但是在这种气氛下,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内心的一些顾虑都抛开了,个人意识变得淡薄,所以也跟随着大部分人唱了起来。其实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去个性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4420/c41489c598eb81aa.jpeg)
"去个性化"这一现象有时候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自我控制能力变低,就会感觉什么事情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可能会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 再比如群体犯罪的现象。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暴力血腥的,但在一个群体中,人心中的一些恶念就会释放,做出一些过火的事情,危害社会。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4420/06ff338af614198e.jpg)
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
一个小伙子站在高楼顶上欲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劝说。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快跳啊!",其他人也跟着瞎起哄。最后在众人"怂恿"下,小伙子一跃而下,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的行为是冷漠的,而造成这种的原因就是去个性化所致。在这种情境中,楼下的那些"看客"们每个人都不是自己了,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中,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心理学家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匿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而被辨认出来。这样,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体参加了这一 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4420/59b10cfc98b351c6.jpg)
“去个性化”心理是群体中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既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也能够产生积极效应,为我所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监督的管理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04420/45135bda1b1c6b3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