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心理

作者: 不加糖的山佳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22:59 被阅读0次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当人们在看演唱会时,通常会被演唱会的气氛带动,听到自己熟悉的歌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大声唱出来,把整个现场推向高潮。这部分人中有一些人比较内向,平时是不怎么好意思高声唱歌的,但是在这种气氛下,人把自己埋没于团体之中,内心的一些顾虑都抛开了,个人意识变得淡薄,所以也跟随着大部分人唱了起来。其实这种情况就是一种"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这一现象有时候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当人的自我意识过于淡薄时,自我控制能力变低,就会感觉什么事情都不是自己做的。比如狂热的足球迷,自我意识过于淡薄可能会发展成危害社会的"足球流氓" 再比如群体犯罪的现象。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暴力血腥的,但在一个群体中,人心中的一些恶念就会释放,做出一些过火的事情,危害社会。

"去个性化"心理

某媒体曾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

一个小伙子站在高楼顶上欲跳楼自杀,救护车,消防车呼啸而至。警察在为挽救生命苦苦劝说。高楼下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中突然有人喊:"快跳啊!",其他人也跟着瞎起哄。最后在众人"怂恿"下,小伙子一跃而下,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

在这个故事中,人们的行为是冷漠的,而造成这种的原因就是去个性化所致。在这种情境中,楼下的那些"看客"们每个人都不是自己了,而是一个"匿名"的,和他人无差别的人。在去个性化中,人们会表现出平常受抑制的行为,而且对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会引发自我控制机制的线索也不加反应。 心理学家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人觉得他对于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他隐匿在群体中,而不易作为特定的个体而被辨认出来。这样,有的成员甚至觉得他们的行动是允许的或在道德上是正确的,因为集体作为一个统-体参加了这一 行动。

"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心理是群体中成员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既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也能够产生积极效应,为我所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自我监督的管理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去个性化"心理

相关文章

  • "去个性化"心理

    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

  • (网商必会)女人10种网购心理+应对措施

    心理1:相信我,每个女人都希望得到个性化服务 心理解析:无论网购还是线下消费,这是个共性,她们希望得到个性化服务,...

  • [实用心理学]去个性化原理

    【心理学上的“去个性化”原理就是说,当个人处于群体或某种氛围之中时,个人的意识就会变得非常淡薄,而一旦一个人的个人...

  • 蘇小白 │ 76「跟李松蔚学心理咨询」- 17.高级阶段的行动提

    关键词:心理咨询,自我暴露,个性化 17 | 实践:高级阶段的行动提醒清单 让咨询更加“个性化” 可以用自己的经历...

  • (三)青春期的“个性化”解读

    青春期孩子有着明显的个性化特征,着和他们的只是、经历、心理、生理发展分不开,形成了多样但又相对集中的个性化特征。 ...

  • 认识情绪

    我们平时看到的心理现象有,包括一个具体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和意志;心理特征,每个人的心理特征都是个性化的,跟...

  • 记录

    :那我们说鼓励咨询整个这套体系是基于个体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的。那咋的了,心理学中,我们说。是先天加后天加个性化的决...

  •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对一个性化辅导!

    如今,人们常说的一对一辅导全称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是由专门的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

  • 【171/1000】什么是个性化、社会化、体系化?

    标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空间|个性化、社会化与体系化 01 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中都会面临一对矛盾:个性化和社会...

  • 去个性化标签的时代

    今天想聊一个关于当代年轻人特点的由来以及去向的话题,个人观点。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思维已经内化为人的思维,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个性化"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bap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