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女儿突然问我:“妈妈,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有什么用呢?”
我忽然意识到这真是一个好问题,这说明她在思考课堂学习的目的和作用了,而这个问题将是我让她明白抽象和具体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同时也将让她明白能力是如何获得的,也更加明白学习真正的意义所在。
我先是对她的这个问题做了肯定,说这是个很好地问题,因为终于可以给妈妈一个机会来阐释一些内容了。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思路和解释过程如下:
我们总强调能力很重要,那么比较重要的能力有哪些呢?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总结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融汇贯通的能力等。那么到底如何判断一个人每种能力的大小呢?这个不像数学题一样有个具体的算法,这只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体现。
比如说,我之前讲过的两个人同时出去打听关于购买土豆的案例,一个人就是领导让问什么就问什么,而另一个人则是把可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问的很清楚,这就是能力的差别。或许,那个人回想如果提前有人告诉我都问什么,我也能问出来。然而,现实就是没人会提前告诉你,但如果你自己养成了好习惯,那么任何事情你都会办的很周全,就是别人强,而这就是能力的差别。
那么能力和学习课本上的文章有什么关系呢?学习课本上的文章能培养我们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
以小学六年级课本上的文章来说,不管是文章的长度,还是文章的写作手法或技巧都已经是相当成熟了,所以学习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力提升的过程。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谋篇布局很重要。不论是写人,还是记事,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是睹物思人等等,都需要先有一个总体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来决定用顺叙,还是倒叙,或者是插叙来写,还有决定哪些重点写,哪些略写,什么部分用什么修辞手法,甚至细致到如何遣词造句等等。
老师带领着学习任何一篇文章,其实都是在无形中教孩子们如何抽丝剥茧,看透、吃透文章的方方面面。比如,把一大篇文章分成几个大部分,这锻炼的就是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你只有理解了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才能分好大段。再比如,能够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得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锻炼的就是分析和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再比如,学完了一篇文章,你再想想同样的写作方法都可以用来写哪些类型的文章,那么这就是举一反三了。
如果每一篇文章的学习,我们都能有意识地这样去做,去总结,那么我相信收获肯定是很丰富的,日积月累,能力的提升也将是很明显的。反之,为了考试而去听课,去记忆,那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对于自身的提高和成长没有任何帮助。
我们再来看看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以数学为例,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实则不然。在平时的解决问题类别中,有些时候不会做的题,其实不是真的不会,而是没有读懂题意,不理解短短几个字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就搞不懂到底用什么公式来解题。因此,只有在平时就注意锻炼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是通过一句话来解析出这句话隐含的其他意思,久而久之理解能力就会很强。只要理解了题目表达的意思,用什么公式来解题那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待我们每天的学习,不要只是机械地上课记笔记,这样能力的提升才是有可能的,而这也是每天上学的真正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