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华语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又名《大圣娶亲》)
原来,白晶晶也好,紫霞也好,终究是至尊宝生命中的过客,而所谓厌恶取西经的叛逆,与白晶晶和紫霞的相遇与纠葛。
最后,当他死过一次可以看清这个世界时,才明白,这些不过是自己年轻时候的轻狂,而在真正的责任到来之后,自己其实是没得选择的。再如何叛逆与放浪,最后还是要回归社会所给的责任,或许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吧。
自由自在爱的时候,只知放荡,不懂岁月,等到遇见真爱时,确实所遇非时,空留遗憾,而人世中的事情恒常如此,年轻的时候有自由,不知道所做事情的责任,整天想着叛逆,踌躇满志,不懂天高地厚去行走,去爱去恨,却并不懂爱的意义,而等到自己成年以后,好不容易明白了自己所应肩负的责任,却发现,在走向责任的过程中,自己要放弃的其实是另一些人生中最为珍贵的东西。
【不带金箍如何救你,戴上金箍如何爱你】
从一个不愿戴上金箍的叛逆者,成为一个化解人世间仇恨的救赎者,孙悟空来到世间走一遭,有赤条条的离开,承担了自己的责任,而这其实正是一种【长大成人】呢。
当看到唐僧对他说,等你明白什么叫舍身取义,你就会和我一起来唱这首歌了。
初看时,只是笑得不行,难以留意到这句话里的深意,可回头一看,悟空后来的转变,正是因为它明白了【舍身取义】的道理吧。
《西游记》的故事,在当时也是足够前锋和前卫的,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猴子,竟然可以大闹天宫,把玉皇大帝弄得焦头烂额。但是,一个最强的孩子的叛逆,是对抗不了整个世界的。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受风吹雨打,终于找到一个机会,接受这个社会,并承担自己的责任,与自己所对抗的这个世界和解。
其实,「社会」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一直有一种不可置疑的地位,以致于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里,妥协是一种成长成人的常态。所以,我们少有少年时踌躇满志,年老时达成所愿满足终老的故事,而更多的是年少时候的轻狂被自己意识到,闯祸后与世界和解的故事。
等价交换也是核心原则,获得一些,必然要牺牲一些,不会有什么改变悲剧结局的可以两全的神迹,所以,紫霞必须要死,因为孙悟空必须去取经。
影片的主题是一个叛逆的前卫形式,最后却讲了一个传统的悲剧故事,也算是一种与社会的和解呢。 这种情绪体验是如此普遍,以致于人人都能有所感怀,于是大话西游成为了迄今为止,华语喜剧电影的最高峰。
年少轻狂的时候,只知道挥霍,不懂得珍惜,等到责任来临的时候,才明白自己已经没有了选择,这种长大成人的遗憾,或许是所有人都曾经有过的经历呢。
这令人绝望的教育体制《超脱》
【学生问亨利】是不是真的不在乎别人的出言不逊。可能是自己已经习惯了,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自我意识进行行动,所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上这样的人。
【亨利】为了防止愚蠢的想法渗入进我们的思想中,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来提高...我们的自我意识,我们的信仰体系,防御、守护...
【心理老师】你只能和80%的美国劳动力竞争一份薪水低微的工作,直到被电脑取代;你唯一的才能就是让男人们上你。你的人生会成为痛苦的嘉年华,当你无法忍受,甚至一天,一个小时也无法再忍受时,情况只会变得越来越糟。要无心太容易了,在乎才需要勇气,你们都不配。
【梅雷思】如今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她就快坚持不下去了。
【亨利】我们都是一样的,大家的生活都有乱七八糟的事,人生就是这样,事情会慢慢好转的。
【亨利】有人觉得我们能改变一些事情,有时当我们醒来,才知道我们也力不能及。
爱伦·坡《厄舍府》不只是一个破败的城堡,它还代表着存在的价值。
「在那年秋季枯燥,灰暗而冥寂的,某个长日里,沉重的云层地悬于天穹之上。我独自一人策马前行,穿过这片阴沉的,异域般的乡间土地,最终,当夜幕缓缓降临的时候,厄舍府清冷的景色展现在我眼前,我未曾目睹过它往日的模样,但仅凭方才的一瞥,某种暗难以忍受的阴郁便沉浸拉我的内心,我望着府邸周围稀疏的景物,围墙荒芜,白色的树干散发着死亡的讯息,我的灵魂都沉浸在绝望之中,我的心在冷却,下沉,显出疲软的病态。」
托尼·凯耶导演,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
影片通过讲述艾德里安饰演的教师来到一所非常差的学校代课,目睹了学校令人悲哀的现状,并试图帮助了一个失足少女的故事。
实际上非常深刻地表现了对当代美国教育制度的反思,以及在这种整体的制度与文化之下,想要做些什么改变的无力感,还有对未来的担忧。
与此同时,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疏离感,人与自己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面对必须要用欺骗自己的方式来相信明知是谎言的事件时候的无助与痛苦,甚至还有面对人生中种种难过的事情时,每个人的麻木与挣扎。
晃动的镜头与昏暗的光增加了人眼辨识镜头所需要耗费的精力,一旦当人们 看到这样的镜头时,就比较容易被带入。所以,这就是影片看了以后,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难以忘记的原因。
整个社会给了青少年过多的自由,因为一般人在自由下,是很难看到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的,所以他一定会选择眼前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比如随意地骂脏话,不去学习,放纵自己的欲望。这都是眼下可以让自己舒服的事情,但长远看来却对人生非常有害。
在痛苦面前,他已经没有力量去选择面对,他选择了抽离。把对方辱骂的对象和自己分离开,这样对方就无法真正地伤害到自己,这样,他就从痛苦中分离或者超脱了。
在这种似乎无解的环境中,大家都在难以忍受的绝望之下,分离般的超脱态度,是当事人能想到的唯一的解决办法。
其实对于很多青少年来说,可能过度的自由并不是好事,他们需要一定程度的管教,干预,帮助。当然,最重要的是明确告诉他们对错的,有原则的爱。
捡肥皂的雅人叔能成为人生赢家吗?《盗钥匙的方法》
有所为不会实现的爱情,但没有不会成真的梦想。
大多数人都是散漫、缺乏热情的,习惯了被动的接受,而不愿主动为了目标付出时间和精力。
成功的方法就是身体健康、努力上进,对任何事情都会认真对待,努力认真的去生活。
越喝越困?告诉你喝咖啡的正确姿势!
如果一件事情做了不会带来太大坏处,而不做有可能会遗憾的话,我一般会选择去做。因为有些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可能会后悔。
很多时候,当我们自己没有力量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是不被环境改变。
华语喜剧经典《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
你没有变成孙悟空托世,是因为你还没有碰到给你三颗痣的人。
周星驰的导演风格则更加倾向于稳重连续的叙事,并在其中铺垫与渲染情感,而这样做的话,电影的修行可能会有所降低,但主题性会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周星驰的电影,让人觉得似乎没有他做演员时那么搞笑,却让观众更加感动的原因。
这部影片里面说的是,一个人接受责任和放弃所爱的故事。
自由自在爱的时候,只知放荡,不懂岁月,等到遇见真爱时,却是所遇非时,空留遗憾,而人世中的事情恒常如此,谁不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呢?白晶晶和紫霞,也不是单指爱情或者爱人。
我想,能够说出许多人自己都以为自己忘了,却掩埋在心中的叹息,以致于童年看是只想笑,成年看时却想落泪,或许这才是这部电影具有如此长远而持久的影响力的根本原因吧。
《美国队长》漫威电影系列
不会被力量吞噬
如果当时你跑了,那么以后遇见这类事,你都会逃跑;但你要是当时站了出来,事情总会出现转机。
从影片综合素质来看,《美国队长》叙事连贯,故事完整,虽然不如《钢铁侠》那样在超级英雄故事里有创新感,但能把美国队长这样的一个主流几乎没有缺点的伟光正人物刻画得如此鲜明而不刻板,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诺兰经典《蝙蝠侠:侠影之谜》(系列第一部)
恐惧的化身、愤怒的力量。
人物内心、人际关系,社会才三个层面交相辉映。
《十二国记:月之影 影之海》
别人的好坏转机无权决定,但这不是转机变坏的理由。这就是剑鞘
迷失正道,就会生病。
开始的阳子是一个虚伪,委曲求全,过度看别人颜色的人;但是当她经历过坎坷之后,她终于决定成为一个具有主见的, 不看别人脸色,不是为了别人高兴,而是城市遵循自己意愿的人。
作品的最大魅力,来自于它神奇的世界观,和把这种世界观融入到故事中间的不急不慢的行文功力,一开始觉得枯燥,但一旦进入这个世界,就会流连忘返。其中王、麒麟和天,以及得道与失道的设定,应该是受到过去儒家学说中天人感应的影响。
《十二国记:风之海迷宫之岸》(此系列Part 2)
人受到了侮辱、挫败感,自身消化不了,就会转而对别人释放,形成刁难、针对、距离等等。
泰麒说火很漂亮,能带来温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靠近的时候就会退缩。
晓宗手,他一定能成为出色的台辅,选出戴国之王。信任、认可
整个故事是一个关于爱和自信的故事。
泰麒从出生起流落他乡,被奶奶嫌弃,被家人不喜欢,但他在觉得自己无家可归的之时,忠诚的女妖汕子和照顾她的女仙们给力他无微不至的爱,在这样的爱中,他慢慢的成长,也终于了解到了自己的使命,但是因为从小周围人对自己的怀疑,他对自己也充满了怀疑,包括如何变身,包括封印使令,包括选王。
正因为前期剧情里面他是如此自卑,他在封印饕餮的时候,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他的坚决才是那么感人。与此同时,故事也讲述了女妖,女仙,麒麟,蓬山等世界观设定,讲述了王和麒麟之间的羁绊,还有麒麟的成长与选王的过程,想象奇特但又自洽,让人对这个神奇的世界心生向往。
《十二国记:风之万里黎明之空》(此系列Part 3)
不偏不倚,给不出实质性的建议。
作为君王是不能迷茫的,要将迷茫变成思考,迷茫的君主,百姓是无法信赖的。
或许,每个人能待的地方,只有那么几个,人没有那么多选择。
没有什么不用负责就能得到的东西。
:“自己只是在炫耀自己的不行,却没有想过拥有幸福。”
庆王刚刚上任,被朝中大臣牛耳,没有自己的判断。
某种程度上,十二国记所讲述的故事,其实是如何度过青春期进入成年人的心路历程。如果说《月之影影之海》里面,阳子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和别人的反应无关,并决定为自己的行为与判断负责任,走出成年的第一步,拥有自我。那么《风之万里黎明之空》就是讲述的就是一个拥有自我的人,在一个社会里,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决定扛起这个责任的故事。
想要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和平共处的国家。
今后庆国的人民不需要对任何人下跪磕头,即使被欺压也绝不屈服,即使遭受灾难也绝不气馁,遇到不公正时能毫不畏惧的将其纠正。
人何谓成熟?
1、人格不能依附于他人,做事有自己的主见;
2、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自己的决定和别人的反应无关,并决定为自己的行为和判断负责,走出成年的我一步,拥有自我。
拥有自我的人,在一个社会里,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决定扛起这个责任的故事。
明明约定好事情,接受了委托,却可以出口就反悔,仿佛自己从来不容承担任何责任。
这件事情我正在做,只是这是私人的,而不是团队的了。
《十二国记:东之海神西之沧海》(系列完结篇)(系列Part 4)
斡由只是一个虚伪假善的人,斡由不能容忍自己会犯下错误,因此每次都会将错误推给别人。
他们总是强调着空洞的正义,所以似乎从来不会犯错,也无从反驳,在他们身边生活的人,压力会非常大,但是当离开一段时间以后回想,会发现自己当时并没有做错。
不作为,只是顺应而为,那就会发展为无法改变任何东西;但如果作为,就一定要有牺牲、选择、取舍。
或许,斡由之于内心自信且自省的延王来说,正是一个提醒,告诉自己每一个作为,既然都是有所牺牲的,那么自己的作为一定要具有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为了自己而行,这也是身为王的一种应有的觉悟吧。
至此,动画十二国记的内容已经介绍完了,其实小说还有很多部,比如《图南之翼》就是我非常喜欢的,珠晶给人印象太深了,行文非常勾人,简直停不下来。只是,不知道小野主上何时续写阳子的主线故事呢?
《人民的名义》(Part 1)两个亿的现金
其实,只要片子拍得好,国人并不反感主旋律。去年公安部投资的《湄公河行动》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或者换句话来说,并不是大家不想看到主旋律片,恰恰是大家太需要真正好看的,能够打中大家心中哀鸣的主旋律片。
《人民的名义》(Part 2)侯亮平赴任
需要的是硬实力!
人类是社会性的团体,而群体中常常就具有政治行为,政治行为是一个组织中并没有要求人来做,但却做了以后对结果和利益有实际影响的事情。
在约翰P科特的《权力与影响力》中提到,许多人会在这些政治行为面前持两种极端的观点:天真或者玩世不恭。天真派选择了不相信有这样的政治性行为,但玩世不恭者却常常过分负面评价了这些行为,认为这些行为全都是肮脏的。但是实际上,因为在多人组织中利益的多样性是如此大,政治行为其实是不可避免的。
《人民的名义》(Part 3)蔡成功的举报
让自己做到不为钱、不为利,才能正正经经、光明正大地做事。
因为你不跟大家一样,你就混不下去。
你太无情了,你会孤独一辈子。
侯亮平依据蔡成功的举报,抓捕了市委书记李达康刚离婚的妻子欧阳菁,但是当仔细调查之后,却发现蔡成功背后真正的大坑,案件的进展又被阻挡了。至此,侯亮平查了半天,相关的人都见了一面,却发现山水集团似乎没什么漏洞,真的如此吗?高小琴这么简单吗?李达康有个受贿的妻子,他本人是清白的吗?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人民的名义》(Part 4)英语达人陈清泉与胸怀宇宙的孙连成
占着位置不作为,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对那些努力想要做出一些事情的人来说,更是非常的不公平。
太想要做一些事情,以致于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底线,但一旦底线失守,从此以后就再也要不回来了,只能跟着把自己拉下去的人一路走到黑。
祈同伟则是另一个个极端的代表,他太想要做一些事情,以致于在一些关键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底线。但一旦底线失守,从此以后就要不回来了,只能跟着把自己拉下去的人一走到黑。然后,自己所在的位置也就绑架了自己当初的理想。想要实现理想,必须要获得权力,但如果要获得权力,又可能需要牺牲底线,一旦牺牲底线,自己理想也被绑架了。
《人民的名义》(Part 5)侯亮平被抓
气自己看错了人。
这段剧情看起来似乎是反派占了优势,他们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安在侯亮平身上,但总体感觉是反派的手段有些弱,给正面人物的危机感不太够。不过,当看到这里面的赵瑞龙他们竟然可以用结束一个人的生命来解决问题时,也真的有“权力没有约束就无法无天”的感慨。
《人民的名义》完结篇(Part 6)一切的终结
腐败是伴随权力而生,流程化减少了个人的意志能决定的那部分权力,而减少了权力自然就减少了腐败。
信息公开让大家监督,可以组织滥用权力。
有人认为影片结局仍然太过理想,但本剧已经在题材上,有了一个突破的事实上的进步,显然是应该肯定的。在我看来,这部片子比较还原的讲述了我国权力机关的架构与运作原理,对于大众理解政治,进而做到参政议政,是一个非常好的科普。
《禁闭岛》莱昂纳多与马丁斯科塞斯
人应该当一只活着的野兽,还是死去的好人呢?
我们会惊讶于一个受伤的灵魂,是如此地想方设法地维护自己的善恶观,以致于处心积虑想象出一个如此庞大的故事,而目的只是去掩盖掉那些自己所不能接受的罪恶,维护那些自己所爱的人。
影片最后定格在灯塔上,在心灵的岛屿中,人们是如此强烈的追求着希望,就算欺骗自己也好,变疯狂也行,自我牺牲也罢,人类的心灵天然就有这样的性质,它会尽一切所能去给自己存留希望。而这似乎对应了莱蒂斯之前的发疯,也对应了他之后所说,人应该当一只活着的野兽,还是死去的好人呢?
《射雕英雄传》(P1)风雪夜的惊变与二十年的赌约
微剧场第一部分是整个《射雕英雄传》故事的开头,主要讲述了杨铁心和郭啸天巧遇丘处机,随后两家遭遇悲惨命运却终究留下了母亲与孩子,只是因为阴差阳错,丘处机与江南七怪达成了一场盛大赌局的故事。
《射雕英雄传》(P2)一箭双雕的金刀驸马
资质平庸 and 勤能补拙
其实你的资质一点也不差,只不过你所学的武功太多太杂,而且没有舍长补短。教而不明其方,学也不得其法。
平时被压抑的角色,在展示才能的时候会特别激动人心。
《射雕英雄传》(P3)黄蓉初见靖哥哥
玉不琢不成器,试试一个人上路吧。
黄蓉鬼怪精灵,跟惦记自己的人在一起。
郭靖,老实忠厚对人诚恳,遇到人就献出全部心肠,行路做事都有一颗赤子之心。
生活中遇到可信赖的人概率并不高,所以生活中的人们,常常彼此试探,彼此博弈,最后心也隔绝,赤子之心也就消磨了。
人们喜爱郭靖,是因为他身上憨厚的性格,让他有一种不做错事的勇气,但同时,人们希望他交到好运,行事总有贵人相助,心中所盼总能成就。
在聪明人中成长的黄蓉,生活中总有许多套路,何时遇见一颗如此不加掩饰,而又拙劣的关切之心呢?
《射雕英雄传》(P4)黄蓉智斗赵王府
射雕英雄传的写作结构是故事开场的线索在前段就收掉,是不太符合常规的。因为一般来说故事开篇埋藏下的线索,会让读者或者观众有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线索的预期,中前期就收,可能会降低一定的结构性。不过这么写了,故事后面也就有更多的自由度展开,对于一个建立丰富多彩的金庸武侠世界观的故事,可以说是合理之选。
《射雕英雄传》(P6)裘千仞大闹归魂庄,段天德死前吐真言
如果你真的喜欢我,就该尊重我,将来洞房花烛,自然会如你所愿。
黄药师是一个有点邪气,但却具有人格魅力,以至于徒弟们都非常服他的人物。对徒弟做得过份,但事后又后悔,总体来说,金庸把他概括为“邪”,并和西毒的“毒”形成对比。而师傅对于弟子的权威性,在《射雕英雄传》写作的那个时代,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德观念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明白的。
某种程度上,一个人的心理预期决定了自己的幸福程度。
木鱼微剧场解说《射雕英雄传》P7 明月夜杨康认贼作父
洪七公,得饶人处且饶人。
不开心的事情还是不要说了,我不想听。
生命有限,开心的时间都不够,哪够分给悲伤。
杨康在见到完颜洪烈的那段,电视剧里面和小说里面的刻画是不太一样的。在小说原著中,杨康几乎没有犹豫,直接放走了完颜洪烈。但是在电视剧里面,杨康是流露出了一些内心的挣扎,而这应该是电视剧主创们想要表现的。
电视剧里面的杨康,总是在看似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状态下走向错误的道路。而且似乎在一些事情上自己骗自己来自圆其说。
《射雕英雄传》(P8)黄药师出题选佳婿
“我从没奢求你做什么大事,只希望你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周伯通:千万别碰女人,尤其不要教她们点穴。
这段是老顽童周伯通戏份最多的故事,他的性格还蛮有意思的,虽然常常意志力不够强做一些不太适合的事情,但是他内心却还是有道德标准的,比如忍不住学了九阴真经,却决定封印自己的右手,忍不住和欧阳锋打了赌,输了之后宁可跳进海里喂鱼也不说出九阴真经。某种程度上,这个人物刻画的似乎比起五绝更让人印象深刻。
《射雕英雄传》(P9)欧阳锋恩将仇报,小毒物调戏黄蓉
从编剧的角度来看,几人分组,分别流落到荒岛,是一个特别常用的剧情,因为荒岛有一个特点,就是人物与主要世界的社会关系都暂时切断,而且角色需要为了生存而考虑。所以,就算是平时互为死敌,在荒岛上也很容易彼此有合作或者共生的可能,而这对人物刻画非常有帮助。
《射雕英雄传》(P10)完颜洪烈皇宫夺宝,郭靖黄蓉密室疗伤
只爱吃喝玩乐。
不该因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就自怨自艾,忘记心中的光火。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或许就是他们一生最高的追求了,可叹···
这段剧情的前半,其实是具有相当喜剧味道的故事,比如那个每次都被扔到海里,却不依不饶的灵智上人。喜剧人物的刻画中,有一项特别有用的技巧,就是特别执着,然后每次都犯相同的错误,但却不宜收到实质性的伤害。因为执着和率犯错误,是一种愚蠢的表现,从而容易让观众笑。
《射雕英雄传》(P11)欧阳克枪下身死,黄药师人前收徒
人家没有摇头,就是愿意。
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是很明显的剧本体。人物上上下下,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的更换着人物和人物关系,于是导致虽然物理场景不变,但人物所构成的戏剧意义上的场景却发生了变化,这个和十二怒汉里面所用到的法式空间原理是很类似的。
《射雕英雄传》(P12)轩辕台丐帮二人决胜,铁掌峰山洞一夜夫妻
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丐帮君山大会的纷争,随后在铁掌帮黄蓉受伤,而杨康穆念慈两人洞中成长,杨过注册帐号成功的故事。杨康在这段里面,不停地用更大的谎言来圆过去的小谎言,一步一步走上了不归路,其实他对穆念慈确实是有感情,但他最后没有选择合适的道路。
《射雕英雄传》(P13)段王爷舍命救黄蓉,周伯通年轻犯的错
瑛姑:见死不救本就是人之常情,你以为你是谁,他为什么要救你?
这段故事里,就算以当代人的眼光来看,一灯大师都是非常宽容的,一个帝王原谅了瑛姑和周伯通的私通,真的是不容易的事情。只是后来在瑛姑的孩子受伤,他终究还是因为看见那张锦帕而没有救那个孩子。不过后来段王爷应该是后悔的,他一直怀着愧疚,从此遁入了空门。
《射雕英雄传》(P14)五怪身死桃花岛,东邪现身烟雨楼
说起来,黄药师的桃花岛是一个距离大陆还挺远的地方,但柯镇恶作为一个瞎子竟然独自一人划着船,越过茫茫大海从岛上回来,这也真的是有非常高的直觉和幸运才能做到了。总体来说,这段还是讲责任和渴望的矛盾,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的责任,和儿女情长白头偕老的渴望比起来,最终郭靖还是选择了责任。嘉兴烟雨楼之约将至,五绝也都一一登场,故事也似乎要走向结局了。江南五怪到底被谁所杀?桃花岛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射雕英雄传》(P15)名侦探黄蓉巧破疑案,铁枪庙杨康自取灭亡
我的伴侣,一定是我爱的和爱我的,然不可耽误。
福尔摩斯:排除了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推理不管多难以置信,都是事实。
观看戏剧时,观众移情于角色,并不是在于他优点和缺点各占多少,而是他在关键时候的行为是否体现出人性。所以,像金庸这样给一个反面角色加一些人性方面的优点,比如一个坏人也会有对爱情的执着,就足够产生移情了,而这也是刻画让人印象深刻人物的好用技巧呢。
《射雕英雄传》完结篇(P16)华山论剑分成败,漠北求道问英雄
“我知道你一定会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出现的。”
我醒悟到:我是人,并不是无能的,我也很脆弱。
黄蓉:我每天都能看见你,是你看不见我而已。
郭靖:你躲起来我怎么看得见你呢
郭靖母亲:人生百年,不过转瞬,生死又有什么大不了,最要紧的是一生行事无愧于心。
郭靖问丘处机道:我自幼习武,一心以为学成之后可以济世扶危,惩奸除恶,谁知到头来,却连最亲的人都保护不了。丘道长,你能不能告诉我,学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丘处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福是祸全在人为,天下间所有文才武略,坚兵利器,到底是造福人群还是为祸人间,就要看那人的心术到底如何。郭靖说不对,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位前辈,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武功最高的人,可段王还是出家为僧,而欧阳锋就整日未来九阴真经奔波,武功根本没有为他们带来快乐和开心,就算东征西讨,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又怎样,还不是弄得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如果没有武功,就不会有这一切, 武功真实害人不浅。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武功了。
丘处机:请教周伯通。或许这周伯通的原型,就是蔡澜吧
黄蓉的核心:我娘一生下我就去世了,我爹只知道练功也不管我,现在连你也不管我,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人疼我了。
郭靖 :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黄蓉: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问心无愧,忠于国家,重情重义,就像靖哥哥你一样。
郭靖:我从没想过要做什么大英雄,我只希望有生之年,能跟随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快快乐乐的过日子。
随心所动!
想那么多那么乱并没有用,很多时候,人活着需要依靠直觉而不是道理。
难得作为比现实自由潇洒得多的武侠世界里的侠客,不求万事完美,但求无愧于心吧。
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因为成年人无法相信儿时的童话,内心却又想要有一个空间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释放自己压抑的情感,又或者是在压力中简单的找一个地方休息一下。于是,在严肃文学和地摊文学之间,就出现了一片小空间,剧情跌宕起伏,时而深深代入,不似地摊般庸俗,又不似名著难啃,这就是武侠。
一部少有人看懂的电影《山河故人》
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是要分开的。
我做什么都无所谓,只是想告诉你,我想离开,也不确定到底要做什么,也许就只是单纯的过一段时间,我的意思是,现在我对生命都没兴趣。
我还是能确定自己对什么感兴趣的,只是不能遵循自己的心而已。
我想干什么干什么,我想尝试自由,我不需要你的同意。
根本没有前世,只不过是生活在不停重复罢了。
你知道牵挂,是爱最疼痛的部分。我想,或许疼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爱。
太美太美影片从最小的山西汾阳的故事开始,却最终让人看见了如此博大的文明兴衰,实在是极其感慨,其实,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山河故人》的原因。
只见故人老去,又见山河变化。在时间的面前,别说故人,山河都不是永恒的。我们所看见的这个瞬间,只不过是历史的照片而已,这张照片乍看起来,似乎静止,但实际上它转瞬即逝,再也回不来。而面对这种遗失的措手不及,乃是生命最深沉的遗憾、幸运与悲哀。
《两杆大烟枪》
抢只能装样子,高手都是用刀子的。
影片非常搞笑,愚蠢的黑帮人物和台词固然是亮点,但到最后,搞笑的已经不是台词,而是那种意料之外巧合的剧情进展,可以说是非常接近喜剧本质的作品。既然巧合可以解决一切,努力还有什么用呢?正因为如此,这类作品的主题一般基于作者对于世界这样的相信,即:世界即由偶然与巧合构成。
《白色巨塔》(P1)浪速医大的明争暗斗
人有钱了,就会开始追求名望。
:努力付出是比摸鱼度日好, 但付出就有回报这种事根本不存在,只有钱是不同的,有钱的话就能搞定。
为一个病例致力研究,这才是医学的基本态度。
以现在的眼光乍一看来,这部03年的日剧,打光已经不是那么讲究,色彩好像也有些老旧,布景也没有那么精致,节奏似乎平平无奇。但如果因为这样想而中途放弃,就很可能会错过一部足以堪称伟大的日剧
《白色巨塔》(P2)医生的使命与外科教授竞选
【里见】到底是为那些即将死去的人送上最后一份关怀,还是为本可以活着的人在做些努力呢?坚持一些事情,就会失去另一些,这种事,到底应该怎么办?
【大河内教授】医疗没有所谓的绝对,所以医生就不该为此烦恼,关乎生命的工作,没有固定答案,只能不停尝试,你的理念···我赞同。
生命、人本就如此,所以不该为此烦恼,只有不停地尝试!
靠技术赚钱,领薪水而工作。我这辈子,真要贡献在这样的事情上吗?
不能开诚布公的交心。
【里见】看着迷糊的同期,问他为什么总是烦恼?明明有精湛的医技,拯救了那么多生命,还不够吗?
【财前】当不上教授就没有意义。而不是职业、事情本身给他带来意义。你又是为什么做这件事呢?
最后裁决的,是理念,不是经验、不只是能力,而是心存的善良和信念。
【财前说】单纯地为了患者和医学付出自己的全部所学。
财前和里见理念不同,却又似乎始终互相对视着,但他们的目标却有一丝相通之处,那就是,一直在追求他们心中的理想医学。财前矛盾但又坚定的内心,以及他世俗但又理想的人格被刻画得很火,而这种态度,和每个在生活中努力但又没有放弃梦想的人都有类似,这也是观众或多或少能在财前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的原因之一吧。
《白色巨塔》(P3)白骨累累,堆积成塔
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就能创造价值,这样才不至于老赖糊涂,实现不了理想、坚持不了心中的坚持。
【财前】他为老师劳心劳力这么多年,结果在最后被一脚踢开。
你最近自信心过剩,要冷静一下。这会带来很多隐患。
如果现在是颠覆的话,表示以后都不会比现在更好,在没有比这个更可怕的事情了。
:想展现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一种小孩子的特别炫耀。
面对命运,人能否真正做些什么,还是只能随风漂浮呢?
这段对东教授的刻画很有意思,他最后输在了自己的天真之上,不过,也正是这份天真,让东教授这个角色变得丰满了一些。而奥斯维辛那段是故事的一个泪点,一个人的内心和历史发生了交错,而内心一直秉持且相信的正义,其实早就已经不是那么绝对。那么面对命运,人能否真正做些什么,还是只能随风漂浮呢?
《白色巨塔》(P4) 结果主义与过程正义
名誉、声望,不会因低头而丢失,反而是一种负责的彰显。
《白色巨塔》有一个非常真实的地方,就是两个主角虽然分别理想化的代表着结果主义与过程正义,但他们都有着现实化的行走在自己道路上的挣扎,他们也会犹豫和彷徨。这种彷徨总是在看剧的时候唤醒着观众自己生活中那些苟且艰难时刻的记忆,真的是让人心头一紧继而感慨万千。
《白色巨塔》(P5)遥不可及的理想
其实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大河内教授】我认为身为医生,最重要的责任是尊重患者。
如果放任下去,财前可能会犯更大的错。没有神圣的操守、负责。
里见认同的是做任何一件眼前的事情都可以帮到别人,但财前却觉得需要有极大的地位和大量的资源,然后集中力量来从上而下地改变。
只是财前还有一点执著是里见没有的,那就是在他的心中,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的可能性,也就是,只有做对和做错,却没有不可能,正因为如此,财前在人生中展现出来一种自我牺牲般的狂热努力。与此同时,却又表现出一种苛刻自我要求的完美主义倾向,而正是这两者,让他不堪重负。
在财前的心中,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无法达到理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只有做对和做错,却没有不可能。因此,财前在人生中展现出来一种自我牺牲般的狂热努力,与此同时,却又表现出一种苛刻自我要求的完美主义倾向,而正是这两者,让他不堪重负。
《白色巨塔》(完结篇)(P6)悲剧英雄的落幕
佐佐木不是因为财前能力不够而死,而是因为不认真才死。表现出来的不认真态度
妈妈说,我不希望五郎多有成就,只要他身体健康就好。可那孩子,有自己想要达到的心愿。
我明白,这不是言语的问题,孩子的内心深处,少不了父母的深刻印象,这句话在心理的认知下,是不负责任的。
理想?
白色巨塔,可以指医学上那个战胜癌症的巅峰目标,但同时,也是泛指人类内心所追求的那个美好理想,财前一生为了这个美好理想妥协苟且,似乎距离它就只剩一步,却在最后一刻功败垂成,里见医生似乎距离它很远,但是他却一步一步切实地往前走着,只是,不知道何时能够到达那里,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到达那里。
一直以来不断往前奔走的理想化人格,这个人格象征着所有那些逝去的人们共同网上攀登的向上的意志,他不会妥协,他不会软弱,他会爱所有的病人,他会在纠结之后选择最正确的道路。
在故事的最后,财前的尸体被送到解剖室,两侧的医生面向他而致意敬礼。这个曾经在手术室里面叱咤风云带领大家的财前教授,因为他的死去和对白色巨塔执着的精神,终于成为了千千万万悲剧英雄的一员。他的一生有许多罪恶与错误,但正如同最后岳父轻轻说的那句谢谢一般,他的一生值得我们警醒和引以为戒,但他的努力值得被感谢。
《Legal High/胜者即是正义》(P13)白色巨塔下的医疗纠纷案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种一无所有的人才是最棘手的。
承认过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因为没有人照顾他,他只能吃一些垃圾食品度日,房间里也乱的不成样子。
齐宣王见到大殿前有一头待宰用来献祭的牛,他不忍心,说不要杀他吧。下人就问,那不祭祀了吗?然后齐宣王说,怎么能不祭祀呢?用羊来代替牛吧。孟子知道后问他,既然是可怜牛无辜而被杀,那么杀一只同样无辜的羊又什么区别呢?宣王回答不出来。孟子说没有关系,大王的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现,这样就可以了。因为您当时只是亲眼见到了牛而没有见到羊。
君子正是这样,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孟子知道,这种不忍心却又必须要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种伪善,但是他并没有批判这些伪善,他告诉齐宣王远庖厨,其实就是知道这个道德问题根本无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去想它。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4分钟了解墨菲定律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常常会记住那些不好的事,但却很容易忘掉那些比较顺利的事。正因为我们只记住了那些倒霉的事情,才常常觉得事情总是会往坏处发展。
积累足够的感情再告白,如果积累不起来就算了吧。
事实上,不敢说话,本质上是害怕被讨厌。
你能不能承担这个后果,以及是不是真的有决心要帮助他。也就是说,自己和他交朋友,走进他的生活,并真心地为他做一些事情。
《黑猫警长》
迪斯尼的人物形象例如米老鼠,可以流传到现在接近100年,而我们的呢?虽然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但真的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真正理解尊重这些角色与形象的企划,把这些经典而又美好的记忆,用商业的形式真正推广开来呢?那应该是之前做这些项目的动画人最大的心愿了吧。
《仁显王后的男人》(Part 1)
我看过的韩剧不多,《仁显王后的男人》是带给我极深印象的一部。却发现这个剧同时具有不拖沓的节奏,相当高的剧情密度,良好的剪辑。呆呆地努力着的熙珍,聪明还专情的金大人,甚至还有有情有义的尹月,都让人难以忘怀。
《仁显王后的男人》(Part 2
对于女性来说,她要的不是一辆车,而是一个男性愿意付出这么多来追求自己,由此所获得的被爱的安全感。
金大人真的是一个足够理想的对象,聪明,专情,为别人考虑,而且不光是口头的付出,他卖掉家传宝而买了一辆车送给熙珍。最后一条,其实并不是单纯的物质至上,因为对于一般的女性来说,她要的并不是那辆车,而是一个男性愿意付出这么多来追求自己,由此所获得的被爱的安全感。从这里看,主创们真的是相当理解女性的内心。
《仁显王后的男人》(Part 3)
有些细节比如提到“仁显”是王后死后才有的称号,这些点都是编剧确实用心的明证。与此同时,这段剧情也通过灵符被切断而失灵,从而给男女主角的爱情,引入了真正的关键性的阻力:时空的距离。片中真正能够阻挡男女之间的并不是男二韩东民或者女二尹月,甚至不是两人相差巨大的生活习惯和知识,而是两人真正相隔300年的时空。
《仁显王后的男人》(完结篇)(Part 4)
一无所有,无家可归。
观众心中的天平,在戏剧中会遵循等价交换率,也就是说,如果角色付出实在太多,那么他们会希望角色达成愿望。金鹏道和崔熙珍可谓天造之和,两人的真爱,克服了命运的因果,最后在一起,确实让人神往。至此,这部韩剧已经完结,有笑也有泪,有权谋也有真情,这个缠绵悱恻的高智商穿越时空的故事,也将留在所有观众的记忆之中。
《风语咒 The Wind Guardians》
我有属于我自己的侠岚印。
【女版】快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儿,他是个瞎子,但他每天都很快乐,没有一个人因为它瞎而看不起他。每到春天,他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树下,感受着风,感受着万物生长,感受着爱。最终,他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了侠岚,守护者世间。
【男版】快乐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儿,他是个瞎子,但他每天都很快乐,他周围的朋友,每天都跟他一起玩,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孩子,没有一个人因为它瞎而看不起他。他家住在一个长着一个大槐树的院子里,每到春天,他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树下,感受着风,感受着万物生长,感受着爱。后来他长大了,于是他辞别父母,来到了玖宫岭,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要跟他父亲一样,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侠岚。他紧握着手中的侠岚印记,通过了玖宫岭严格的选拔考试,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侠岚,从此守护者正义。
《洛神》(Part 1)邺城有佳人
谈笑风生
蔡少芬在剧中将甄宓塑造成为一位顺从若兰草,坚定如磐石的中国传统女性美的代表,不管是念白甚至是举手投足,以大多数现代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塑造了这位古典美人。全剧看下来,会觉得她所塑造的这个甄宓的角色,真的很有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神韵。
我上传前检查时,突然发现有一处错误,曹植美女篇第四句应为“落叶何翩翩”,其实仔细想肯定如此,“落叶”当与前一句“柔条”相对。所以错误的并不是道具,而是原台词。我的台本根据原台词撰写,台词和注解都有误。这个错误等我之后方便时会改正,还请见谅。
《洛神》(Part 2)曹操的约定
为他人着想,用行动。
一向骄纵,如果不在小事上对他小惩大诫,此后一定会生出更大的麻烦。
司马懿:目前曹操门下都是当今的一流谋士,自己即使为曹操效命,也无法显示出过人之处。
从这个言情故事里面去考证历史的话,真的是有点弄错了方向。一个传说故事的起源,是来自于历史人物或者某些事件的灵感,但传说故事的价值,却是在于听到故事的人对于角色与事件的共情,或喜或悲地经历那些不同一般的人生,而不是用来教化或者学习,毕竟,故事最早是起源于娱乐,并发展为艺术。
《洛神》(Part 3)世子之争
如今恰逢乱世,曹家需要的是一个机变多谋的开国君主,而曹植生性纯良,无法抵御外敌。
服侍、照顾
故事描述了一个传统价值观中的完美女性,能够为了丈夫与家庭奉献一切,与此同时又有自己的主见与判断。但其实她虽知道在这种价值观下,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会去践行这种价值观,但她心中仍然保持有独立的人格,比如她在曹丕的剑放在咽喉上时,她说,都说美人误国,谁说不是你们误了美人一生,比如她深知道自己无法与她所爱的曹植一起,也愿意和他私奔,这种个性让无论是传统观念的观众与现代观念的观众都能接受,确实是非常好的刻画。
《洛神》(Part 4)世子曹丕
因失败、不顺而有了锐气,于是他人便想乘机谋事。
蠢妇?
我就勇敢地去想去做,错了、失败了改过便是,即使蠢也不愿藏起来,而是发现从而改进。
《洛神》这个故事里,浪漫、现实与历史演义的比例刚刚好,让人感觉不累,也不会觉得过度单纯。崔芣的死真的让人很感慨,前面觉得她非常可恨,但当看到她成为母亲并发现她如此深爱自己的儿子,而且好不容易和甄宓和解,却被曹操赐死,又让人觉得很可怜。曹操历史上赐死崔氏确有此事,一般认为这是曹操对于曹植的打击,可能是为了巩固曹丕的地位。
《洛神》(完结篇)(Part 5)七步诗与洛神赋
没有他就会弱,这就是竞争力。
古典的悲剧范式,即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原则做出了所有的努力,却因为社会和命运,最终失去生命。
有人考证出曹叡的身世之谜。所以洛神这个故事,并不符合史实。但是对于一个戏剧来说,史实真的有那么重要么?《三国演义》虚中有实,却更加流传。难道不是因为这些传奇故事中,选择忽略了考证的小写的真实,而讲述了人性中的大写的真实,从而取得所有人的认同么?但在感性的那个部分,内心中的深处,始终有这个美丽凄婉的故事。存着七步诗前的含泪一笑,存着那个洗干净的毒酒杯,存着这个让人感慨的传说。
中秋节表白,可行不可行?
好好学习,找到与你类似价值观的人一同进步吧
【8.3分】《飞鹰艾迪》梦想是否定不了的
我内心其实知道,再怎么回复都是没有用的,只有继续做下去,等到足以有声音泛起一丝涟漪,之后才是多人看见的波澜,再到之后,才有可能迎来狂潮的荣耀时刻,这需要实力,也需要积累,也需要观众能接受的形式,而我还需要继续探索下去。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些人已经放弃了,但还有很多人挣扎着,努力着,在逆境或者顺境中,正如同此刻的你我,在梦想面前,如果那个人对你说不···如果所有的人都嘲笑你,对你说不···如果你自己也害怕了,怀疑了···加在一起的时候,你能不能坚持下去呢?
那个时候,有可能会想到这句鼓励我的话:
我是英国唯一的跳台滑雪运动员,我是英国跳台世界纪录的保持者,你竟然说我不能代表英国?
No
但是这个No否定不了这种追求梦想和努力往前的精神,这种精神有种让人落泪的感动。
《走向共和》(Part 1)
人思考一样东西,常常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模式的,比如农民可能会想皇帝用的是金锄头,生日过不好就会在国际上丢面子,而面子很重要这种逻辑,在中国人的圈子中是存在的,但在国际政治中,列强们到底是更看重面子,还是更看重实力呢?这真的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走向共和》(Part 2)
【李鸿章】身怀利器,杀心自起。一个当权者有了权力,第一要紧的不是运用权力,而是遏制自己的权力欲。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业小,后来子孙祸也小···
主要讲述的是醇亲王代天阅兵,北洋水师受到检阅,却因此激起了日本国内部的警惕之心,国会通过预算,吉野号被日本采购。但醇亲王作为皇帝的生父,虽然成功地举行了阅兵,却因为写的诗惹到了慈禧,被吓得一命呜呼。阅兵确实是成功,但那三个死在炸药边上的官兵,真是让人有说不出的叹息。
《走向共和》(Part 3)
万籁俱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他在写《民权初步》的时候,就根据他的理解,用5万字来教民众如何开会,包括如何召集会议,如何提出议案,议事,表决……可是,实际上他的苦心,根本很少或者从来没有被践行。其实,这些需要融于行为习惯中的规则,比起一人一票的少数服从多数,才难得多,也重要得多。
《走向共和》(Part 4)马关条约
守业比创业难
办事是小,尊严是大?
明白的热你不敢说拍被怼,而自以为明白的人还在那儿拼命振臂高呼,可最后受最大损失的还是整个集体,其实那些自以为明白而振臂高呼的人,有的真是自以为明白,尚可理解。可有的自己明明就是明白人,但故意选择了让别人觉得自己明白而对大家都认同的正确摇旗呐喊,反正最后自己是支持多数人意见的,批判不到自己身上。出了错,甩锅走人。这种明白人,就真是有点儿伪善。
《走向共和》(Part 5)袁世凯练兵
恩情事小,社稷(实力)事大,我看中了你的才能,只是担心你日后会生出谋逆之心。
甲午战争的失败,惊醒了许多人,他们都开始更多的思考国家何去何从的问题。有人在体制内的夹缝中缓缓打造着自己的势力,有人在帝国核心试图进行自上而下的革新,有人则在体制之外开始了自己的尝试。袁世凯、康有为、孙中山,在剧中所刻画的形象,
- 一个是极有能力但不注重道德,信奉结果的实用主义者;
- 一个是满腔热情,但经营欠缺,同时兼有旧时代知识分子忠君特质的热血中年;
- 还有一个是思维超前,敢为天下先,却因为超前太多,没人真正理解只当笑话看的,一个孤立无援的理想主义者。
《走向共和》(Part 6)戊戌变法
从故事看来,维新派政治经验和手段有限,没有拉拢中间派比如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从中斡旋,而清王朝本身因为慈禧和光绪一个有实无名,一个有名无实,权力架构相对复杂,所以这个被大家所寄予厚望的维新变法,就变成了烈士谭嗣同的鲜血,康有为和梁启超赴国外待将来再来的船票,和光绪在瀛台常常的悔恨。
《走向共和》(Part 7)八国联军
一边感慨国人的民族气节,一边感慨民众的教育程度。因为常常在剧中看到李鸿章等人内政外交的场面,有种这个国家里头脑清醒的热你很多的错觉,但实际上,剧中呈现的,仅仅是这个国家最顶层那群人中的纠葛,而且,就算是这群人中,具有先进知识的人也极少,而对于真正的民众,他们只能做到拿起血坛子往前冲。
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自大,真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无知。
有时候觉得,如果慈禧太后能够真正地巡游一遍欧洲,了解一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她一定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可是此时,大清的当权者仍然被无知的自大蒙蔽了眼睛,做出了看似正确实则愚蠢的决定。直到战败的事实把自己打醒,才明白自己和每日向自己跪拜的臣民相比,并没有太多不同,仍然会贪生怕死,企图苟且图存,全然忘了自己开战宣言的第一句就是不要苟且图存。
《走向共和》(Part 8)辛丑条约
女性的慈悲之心——老佛爷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可敬,可惜,可悲,或许这三个词是给他最好的评价。
《走向共和》(Part 9)同盟会成立
改革所遇到的一般性困境,改变本身是一场利益重分配,动的是既得利益者,所以如果没有专制首领本身用威望敦促改革,就无法顺利进行。
慈禧的那句,不论是日本天皇还是英国女王,总之只有一个君主,更是把光绪和慈禧背后的权力博弈说得很明了。加上孙中山先生的那句驱逐鞑虏,想到这个政权还有更加复杂的民族隐忧。如果我们想象某天慈禧说出比如五族共和这类话,一定会觉得画风太不对了。
《走向共和》(Part 10)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
大清变法失败有它特殊的原因,比如慈禧与光绪独特的关系导致慈禧不适合特别激进的改革,比如皇权的高度集中导致改革的受益群体基本上无法找到代言人或者中心人物,但从这一部分还可以看出来一个原因是,比起日本目标明确的“脱亚入欧”,大清改革的目标太不明确。
《走向共和》(Part 11)辛亥革命
:夜太黑了,道德操守不过是一丝烛光,太厚并不在乎什么整肃吏治,她看中的是谁和她同心同德。
玩女人,收钱财,这都不是事儿,只要政治正确,这才是真高。咱们从一开始,就败了。
孙中山搞了一辈子革命,一次都没成功,好不容易成功的武昌起义,却不是他所领导的。但是,如果没有孙中山所从事的那些革命作为人心中的铺垫,让大家知道,有人在做革命事业,而且异常地坚决,大家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尝试。这种黑暗中依稀可见的灯塔般的意志,看起来很微弱,但确实成为了给所有后人提供希望,指引前路的存在。
《走向共和》(Part 12)民国建立
一部法律本身是否有效,并不在于它叫做什么名字,而是在于相信它、认同它的人有多少,如果是一部不被人广泛认同,甚至都不被人广为所知的法律,实际上并没有效果。
政治和军事是两种单独的实力。
政治有用是在于它内化在多数人的行为习惯与文化当中,比如在之前大清所拥有的皇权,实际上是因为皇帝的至高无上被内化在全体中国人行为习惯与文化中。
而临时约法才刚刚写出来,别说民众,可能连某些官员都不一定读过,一般民众乡绅等也更加不可能遵守,而行为内化就更谈不上了。
《走向共和》(Part 13)二次革命
至此,孙中山再次成为通缉犯流亡海外,袁世凯手握军权成竹在胸。北洋派与国民党的对峙,最后似乎因为一场国民党党员都督们气节的集体崩坏,失败在最初的摇篮中。中华大地已经没有可以和袁大总统抗衡的力量了。
《走向共和》完结篇(Part 14)走向共和
几家欢喜几家愁
我等看来,一个擦去木板上尘封的灰尘,一个看着航海图研究航线,有什么高低之分吗?
人的能力有大有小,私心有强有弱,但只要在希望国家更好这个方向,所有的灵魂有着那微弱的合力,那这十三点六亿不可估量的规模,就会让这艘沉重的航船越来越快,越来越坚固与美丽,而船上的居民们,也越来越快乐与幸福。
【木鱼微剧场】几分钟看完《猩球崛起1+2》
公然挑衅部族领袖的行为很明显不可取,凯撒将科巴打倒在地,以示威慑,科巴向凯撒伸出手,再次表示臣服,但他阴谋了军火的事。
这是我应该注意的问题,尽管无心,但这种方式容易让人造成误解,那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行为。
我们不能站在自己的认知上看别人怎么理解自己,而是要占在对方的认知水平上想问题。
猩猩部落早期族群的故事,会提醒我们现代文明中一些默认与习以为常的行为基础,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需要漫长的演变。比如第二部中的猩猩不杀猩猩的口号,这种社会早期的理想主义总会随着社会成员关系复杂度的增加而瓦解,而凯撒的部落,在经历了这种必然过程后才会迎来渐渐的成熟。
网友评论
我是享受了他带来的迷人的东西,所以停下来了的,全部视频都看了,大部分看了两遍,精品看了很多很多遍,可越理解是越认可,对于其他的作品也就没什么兴趣了